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腸沾黏

增加 802 位元組, 8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3. 嘔吐:常發生在上段小腸阻塞,會嘔出墨綠色嘔吐物,如果發生上段的小腸阻塞,嘔吐情形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嚴重;假如發生在下段小腸或大腸(結腸)阻塞,則會在數天後從墨綠色嘔吐物逐漸轉變為黃褐色嘔吐物。
4. 排便、放屁(排氣)停止:腸道如果出現阻塞時,腸胃內的內容物無法順利抵達肛門排出,完全阻塞時病人也會無法放屁(排氣)   ==腸阻塞診斷方式==1. 理學檢查:醫師在詢問病史等因素後,可直接觸摸腹部觀察,如果腹部出現腫脹或腫塊,可再使用聽診器觀察是否有腹鳴的現象。 2. 腹部X光:腹部X光檢查的目的是在確認腸道阻塞的位置,X光片能呈現阻塞處以上的腸道充滿氣體與液體的陰影。 3. 電腦斷層(CT):電腦斷層攝影可用來判斷腸道阻塞的位置以及原因。 4. 腹部超音波:小孩腸阻塞的主要原因是腸套疊,小孩不容易正確描述身體情況,可使用腹波超音波觀察。 5. 雙對比鋇劑灌腸造影術:將鋇劑及空氣灌入大腸後,利用X光攝影檢查大腸腸道。優點是方便及不具侵犯性,並且在灌腸的過程,也可能排除腸道阻塞處 。<ref>[https://kb.commonhealth.com.tw/library/43.html?rec=ch-kb-i2i-1&from_id=health-84&from_index=1&from_area=area01#next-data-3-collapse 腸沾黏],康健知識庫</ref>
31,7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