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701
次編輯
變更
重新认识中华法系
,创建页面,内容为“《'''重新认识中华法系'''》,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031564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
《'''重新认识中华法系'''》,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031564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ref>[https://www.doc88.com/p-779474052279.html 出版社编辑工作流程 ],道客巴巴,2012-01-19</ref>。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高校[[教材]]和学术著作出版基地,人大出版社始终秉承“出教材学术精品,育人文社科英才”的出版理念,实施精品战略,建社60多年来已累计出书两万五千余种,出版了一大批具有[[文明]]传播、[[文化]]累积价值的优秀教材和学术[[著作]]<ref>[https://www.lunwen11.cn/article/16f2ef20d45984ed7dfcdc71.html 论文和著作的优势],爱改重在线,2022-12-18</ref>。
==内容简介==
《重新认识中华法系》综合百余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中华法系进行重新认识,认为中华法系是一套涵盖古代中国法律之制度、思想和文化的知识体系,历经夏、商、西周的“礼·刑”时代,春秋战国、秦的“法·律”时代,汉到清朝的“礼法”时代,至清末“西学东渐”方始解体;曾经对[[日本]]、朝鲜、安南等国的法制进程产生深远影响。这一体系以“仁”为文化基因,将仁所统率的诸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人伦道德,以及“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自然道德,有机融入法律的各种因子之中,形成法律与道德协同发力的运行机制,带领法制建设始终朝着天理、国法、人情相统一的理想目标且歌且行。挖掘中华法系的经验智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举措,必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充分的文化自信。
==作者介绍==
龙大轩,1965年生,[[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华法文化传播教育教师团队”负责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律讲堂》主讲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史学、法律文化学、民族习惯法学。主要著作有《道与中国法律传统》《道路与理念:中华法文化趣论》《汉代律家与律章句考》《乡土秩序与民间法律:羌族习惯法探析》等。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ref>[https://www.doc88.com/p-779474052279.html 出版社编辑工作流程 ],道客巴巴,2012-01-19</ref>。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高校[[教材]]和学术著作出版基地,人大出版社始终秉承“出教材学术精品,育人文社科英才”的出版理念,实施精品战略,建社60多年来已累计出书两万五千余种,出版了一大批具有[[文明]]传播、[[文化]]累积价值的优秀教材和学术[[著作]]<ref>[https://www.lunwen11.cn/article/16f2ef20d45984ed7dfcdc71.html 论文和著作的优势],爱改重在线,2022-12-18</ref>。
==内容简介==
《重新认识中华法系》综合百余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中华法系进行重新认识,认为中华法系是一套涵盖古代中国法律之制度、思想和文化的知识体系,历经夏、商、西周的“礼·刑”时代,春秋战国、秦的“法·律”时代,汉到清朝的“礼法”时代,至清末“西学东渐”方始解体;曾经对[[日本]]、朝鲜、安南等国的法制进程产生深远影响。这一体系以“仁”为文化基因,将仁所统率的诸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人伦道德,以及“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自然道德,有机融入法律的各种因子之中,形成法律与道德协同发力的运行机制,带领法制建设始终朝着天理、国法、人情相统一的理想目标且歌且行。挖掘中华法系的经验智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举措,必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充分的文化自信。
==作者介绍==
龙大轩,1965年生,[[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华法文化传播教育教师团队”负责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律讲堂》主讲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史学、法律文化学、民族习惯法学。主要著作有《道与中国法律传统》《道路与理念:中华法文化趣论》《汉代律家与律章句考》《乡土秩序与民间法律:羌族习惯法探析》等。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