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徐嘉

增加 1,88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徐嘉1.jpg|缩略图|徐嘉:字'''宾华''',一字'''遁庵''',[[江苏]][[山阳]](今[[淮安市]])人。晚清诗人、学者,著有《顾诗笺注》20卷、《味静斋诗文集》20卷、《丛笔》1卷、《杂诗》1卷、《拾沈录》两种、《夜存录》8卷等。图为徐嘉所著《顾诗笺注》影印首页。]]
'''徐嘉''',(1834年-1913年),字'''宾华''',一字'''遁庵''',[[江苏]][[山阳]](今[[淮安市]])人。晚清诗人、学者,著有《顾诗笺注》20卷、《味静斋诗文集》20卷、《丛笔》1卷、《杂诗》1卷、《拾沈录》两种、《夜存录》8卷等。<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ee71bcd733d4b14e852468fb.html 晚清淮安学者、诗人徐嘉_百度文库] 评分:4/5 3页 2012年2月23日 - 晚清淮安学者、诗人徐嘉 - 晚清淮安学者、 晚清淮安学者、诗人徐嘉 作者: 徐嘉(1834年——1913年)字宾华,一字遁庵,江南淮安府山阳县人,道光 十...</ref><ref>[http://www.oldha.net/show.asp?id=680&HPPROTID=7dac4446 徐嘉与《味静斋集》_名家集萃_壮丽东南第一州——名城淮安] 2015年12月23日 - 详细阅读:晚清学者诗人徐嘉味静斋文存二卷、文存续选二卷,一九三二年铅印本,山阳徐嘉撰。嘉字宾华。号遯庵。同治举人。为学私淑顾炎武。与其乡先辈潘...</ref>
==人物事迹==
清[[道光]]14年生于河下镇一个贫苦市民家庭。父淮,字汇川,“年十二丧父,贫甚”,“两世寡弱,日食甘薯……祖母佐以针黹(针线活)。”徐嘉七岁,从[[程祝三]]先生启蒙。父母的日夜辛劳换不来一家温饱,后将徐嘉寄食于舅父家,从舅读书。其《哭项锦堂舅氏》诗有句云:“忆少从寄食,奋勉忘无家。”继又入[[杨尧臣]]先生私塾从学,少年的徐嘉备尝生活的艰辛,读书十分刻苦。<ref>[https://www.docin.com/p-2086139733.html 晚清以来淮安(楚州)文化现象回顾与思考 - 豆丁网] 2018年2月22日 - 对于“潘、鲁、丁、高”以及徐嘉本书均 有专题述及,现对晚清淮安文化的保存、传播做出巨大成绩的段朝端、王锡祺和 “四大家族”作一简单介绍。 段朝端...</ref><ref>[http://www.docin.com/p-874637772.html 晚清民国成都二仙庵传戒研究--以1942年传戒为中心(可编辑)] - edu...2014年7月27日 - 教授 硕士学位论文晚清民国成都二仙庵传戒研究 年传戒为中心论文作者:王辉刚 ...“徐嘉:‘佛道戒律及其伦理意义,‘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年第...豆丁网</ref>
“嘉年十二、三因家贫废读,先生至流涕劝留读,不受束修,故得卒业。”(《[[宾华丛笔]]》)杨尧臣,字元凯,诸生,能诗,徐嘉得其指授,也善于写诗。徐嘉十余岁诗即写得很出色。[[禹柏华]](字笛仙)在《赠[[徐宾华]](时年十三)》诗中写道:“碧天如水月三更,闻汝新诗脱口成。”徐嘉在《宾华丛笔》中曾写道;“禹笛先生知余最早,每出城即过杨尧臣师塾,执余手慰诲殷切。”<ref>[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1669856fd0102xeoo.html 晚清名儒年谱(全二十册)电子版_七街读书_新浪博客] 2017年5月28日 - 晚清名儒年谱(全二十册)电子版 作者: 本社影印室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九册 裴光録年譜(裴蔭森)四卷(清)裴士騏等輯(清)徐嘉編一涇舟老人洪琴...</ref>
===人物生平===
1854年(成丰四年)徐嘉以府试第一入学,时年21。淮安府知府恒砺堂(廉)爱其文,为纳粟太学生(捐监生),使应顺天乡试。次年赴京,与[[尹耕云]]、[[裴荫森]]订交。顺天乡试不售,归里。此行成诗多首,收入《味静斋诗存》。
{{reflist}}
[[categoryCategory:中国古代人物]][[Category:清朝人物]][[Category:中国 古代 军政人物 ]][[category: 清朝诗人]]
128,87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