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字

增加 5,118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中国字'''》,副标题:讲述中国人的思维和汉字的故事,孔亚平 著,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中国字'''》,副标题:讲述中国人的思维和汉字的故事,孔亚平 著,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范围涵盖党政、[[新闻]]、历史、[[文化]]<ref>[http://www.scio.gov.cn/zhzc/10/document/1461072/1461072.htm 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综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01-07</ref>、[[哲学]]、[[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人民日报出版社依托[[人民日报社]]人才、信息、选题资源优势,坚持出版治国理政[[图书]],坚持出版文化传承图书,坚持出版读者枕边图书。成立50多年来,编辑出版了大量高品位、高格调的优秀作品<ref>[https://www.idongde.com/q/D8f2950250824097.shtml 文学作品怎么分析?],懂得,2021-10-26</ref>。

==内容简介==

杜若、小雅、鹿鸣等同学在美丽、幽静的育贤书院跟随先生学习汉字知识。与其他书院不同的是,育贤书院的先生是用传统的经学思维来讲解典籍中重点[[汉字]]的体、象、用三个方面的知识。于是,在轻松有趣的课堂上,在老师与学生一问一答之间,同学们不仅学习了汉字的丰富含义,还能举一反三地理解古文的正确意思,从而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孔亚平,[[孔子]]第77代后裔,章黄学派弟子。广东省教育厅“书香校园”活动特聘专家,广东卫视《少年听你说》演讲培训指导老师。大型公益讲座“孔子的智慧”全国巡讲人,学生和家长听众超过200万人。

==前言/序言==

序言

古今学问传承之道,无非家传和师承。我年幼时学习古汉字的经历,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记忆深处的爷爷,性情和蔼,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教我学习古汉字。那些古朴拙雅、厚重沧桑的文字符号,一下子就将我拉到充满智慧的见解中去。我渐渐体会和触摸到汉字背后华夏文明丰富、系统、细腻且圆融的思维。从天文、地理、人道到民生、器物、历史,从饮食、男女、人情到[[祭祀]]、乐舞、风俗教化,看似轻松的文字解读,却在不经意间为我打开了智慧的源泉。

爷爷总反复叮咛:“作为孔家人,一定不要把‘家学’忘了,要传承下去。”只是年幼的我,还不能理解爷爷口中“孔家人”这一词语的真正意义,然而从爷爷期许的目光中,我读到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后来我才慢慢明白,我们的“家学”是一代一代孔家人传承的结果,这种传承不光是血脉的传承,更是文脉的传承。正如,梁漱溟先生称赞我的先祖:“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在孔子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又差不多都从孔子那里出来!”

文字是文明的载体,文明的精华凝结于不同时代的经典之中。许慎编纂《说文解字》为汉字立法,其落脚点是在系统地解读《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上。所以,在经典解读中阐释汉字的不同内蕴,在汉字意象的构建中探寻其背后的华夏思维和深层智慧,才是普及推广汉字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几千年民族文化的沃土谈论汉字,只能成为缘木求鱼的书呆子。可是,现在市面上真出现有“消费江湖派”,他们对文字的解释可谓是驴唇不对马嘴。这——激发了我要去推广传统文化,正本清源的心意。

我从来不反对外来文化,但前提是不要忘了自己的[[文化]]。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的下一代已经难以读懂古人的文字,理解不了古人的智慧,甚至扭曲、误解,对外国的文化却如数家珍,奉为时尚和流行,这让人非常心痛。回想当年孔子在曲阜杏坛弦歌讲学的情景,回想孔子周游列国,遭遇各种磨难仍不改其志,作为后辈的我们,更应该去传承这些宝贵学问。工作后,我尝试将自己的“家学”分享给广东的学生以及网络上的听众,想不到效果颇佳,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我们要学好传统文化,读懂文化典籍,根据我的经验,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是,熟悉文言,要大量阅读文言,进入文言的频率。二是,读懂文言,要正确理解文言中的重点词在传统文化中的含义。三是,古文是写给古人看的,要回到古人的思维去理解古文。四是,虽然今天的我们已经不需要再去记忆甲骨文字的笔画笔顺了,但是它们是文化源头,于今仍然有意义。

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同样,这本书也只是“述”而已,是往圣先贤的智慧结晶借由我再次表达出来而已——文化传承不易,只要开始行动了,这种文脉传承和精神传递就会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汉字、传播汉字,一起领略汉字大美,做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269,16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