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荷花

增加 46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荷入古人詩文==
荷之于中国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因此很早(至少先秦时期)就出现在诗文中。
 
自古以来人们赞頌荷莲的诗文有很多,《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中就收集了 400 多首.由此可见古人对荷莲是情有独钟。崇尚其纯洁高贵的气质,同时又取其寓意,象征连(莲)生贵子.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古人爱莲一是因其品行高洁.二是因其为多子植物.符合人们祈求子嗣繁衍的传统.后来人们又以其吉样寓意而衍生出各种离息,如"一品清廉"、"害得连科"、"并蒂同心"等<ref name="望野2004">{{cite book|author=望野|title=鉴宝|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XHM7AAAAMAAJ|year=2004|publisher=大象出版社|isbn=978-7-5347-3440-3}}</ref>。
战国·[[屈原]]《九歌-河伯》: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到了南北朝,因「蓮」與「憐」相通,以蓮喻愛情,詩人創作了 許多《採蓮曲》。如南朝樂府《西洲曲》:「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 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還有很有名的《江南》:「江南可 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 葉南,魚戲蓮葉北。」<ref name="彭揚華2018">{{cite book|author=彭揚華|title=詩人筆下的花草樹木|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yoOYDwAAQBAJ&pg=PT46|date=1 November 2018|publisher=品林|isbn=978-957-8500-28-0|pages=46–}}</ref>。
唐·[[李白]]《采莲曲》:梁朝就有《采莲曲》这个美丽的诗题了,及至唐代,采莲之俗更盛行于江南。名号“青莲居士”的李白,其《采莲曲》就曾经写道: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抉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人落花去,见此踟躕空断肠。
【翻译】水里边和陆地上的草木,值得喜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独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则唯独爱莲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污秽,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空、外部直,不生枝蔓,也不长旁枝,它的气味清香,越远越觉得它香:挺拔、洁净的立在那里,(只)可以远远的观赏它,但不能玩弄它。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喜欢菊的人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对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又有谁呢?(至于)对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唐人寫荷花還多半不脫南北朝憐呀愛呀的路子。後來有個詩畫家王 維,大家都知道。他家有個大園子,叫「輞川別業」,他經營出了 「輞川二十景」,自以為得意,書成二十景的書,毎幅書上題了詩 流傳至今。於是成就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這樣的詩情畫意成了後代文人經營園林的主要目標。這二十景中 有一景為「臨湖亭」,《輞川二十景及詩》曰.「輕舸迎仙客,悠悠 湖上來,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乘輕舟而入荷花塘,登觀荷 亭,亭中有酒可喝,四周有荷花可賞、飲酒賦詩,何等雅事。後來造 園,但凡有湖,多半留一角植荷蓮、臨湖建亭或建台以觀賞,是為定 式。 王維寫荷蓮突破了南朝只講憐呀愛呀的老路子,就寫山水景色<ref name="彭揚華2018">{{cite book|author=彭揚華|title=詩人筆下的花草樹木|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yoOYDwAAQBAJ&pg=PT46|date=1 November 2018|publisher=品林|isbn=978-957-8500-28-0|pages=46–}}</ref>。
==名画家笔下的荷花==
5,1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