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巴雷尼

增加 3,213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巴雷尼 | 圖像 = File:巴雷尼.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4122/20160812202654-15367785…”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巴雷尼
| 圖像 = [[File:巴雷尼.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4122/20160812202654-1536778534.jpg/300 原图链接]]]}}

[[罗伯特·巴雷尼]],奥地利人。1914年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巴雷尼是银行职员之子,1900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后继续攻读医学。1903年开始在维也纳大学耳科工作。在该校,他找到一些方法去应用内耳控制平衡感觉的知识。他用一些方法研究平衡障碍,例如在眼球运动后,又如用热液体和冷液体分别刺激两侧耳朵的方法。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巴雷尼为了研究脑损伤而自愿参加奥地利军队。俄国人俘虏了他(这当然不在他的计划之内)。在1915年做俘虏期间,他因对耳的工作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1916年后,他在乌普萨拉大学任教。
=人物简介=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大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巴雷尼检验 奥地利耳科医生巴雷尼在临床试验中发现,许多耳科病人在用水冲洗化脓的耳朵时,常常会发生眩晕、眼球急速转动的现象,医学上叫做“[[眼球震颤]]”。但是,眩晕、眼球震颤和耳朵灌水三者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经过反复实验,巴雷尼终于发现,用高于或低于体温的水来冲洗耳朵都会引起病人或正常人的眩晕和眼球震颤。由此得到启示,巴雷尼发明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测试前庭机能的“热检验”方法。由于“热检验”的推广,大大促进了前庭疾病的早期诊断,人们把这个热检验称为“[[巴雷尼检验]]”。<ref name="搜狐">{{cite web |url=https://www.sohu.com/a/291720133_681816 |title=第210天-战胜疾病的巴雷尼| accessdate=2019-01-27}}</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