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5
次編輯
變更
保罗·狄拉克
,'''保羅·埃德里安·莫里斯·狄拉克''',[[功績勳章|OM]],[[皇家學會#院士|FRS]]({{lang-en|'''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bd|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catIdx=D}})是[[英国]]一位[[理论物理学|理論物理學家]],也是[[量子力學]]的奠基者之一。曾經主持[[剑桥大学|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並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度過他人生的最後十四個年頭。
1933年,因為“發現了在原子理論裡很有用的新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狄拉克和薛丁格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ref name=nobel>{{cite web | url=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33/ | title=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33 | publisher=[[诺贝尔基金会|諾貝爾基金會]] | accessdate=2007-11-24}}</ref><ref>[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33/summary/ The Nobel pize in Physics 1933]</ref>,是當時史上最年輕獲獎的理論物理學家。
==參考文獻==
{{reflist}}
1933年,因為“發現了在原子理論裡很有用的新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狄拉克和薛丁格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ref name=nobel>{{cite web | url=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33/ | title=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33 | publisher=[[诺贝尔基金会|諾貝爾基金會]] | accessdate=2007-11-24}}</ref><ref>[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33/summary/ The Nobel pize in Physics 1933]</ref>,是當時史上最年輕獲獎的理論物理學家。
==參考文獻==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