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46
次編輯
變更
襄邑
,创建页面,内容为“ '''襄邑'''秦至清代地名,今河南省睢县。夏商时属豫州,周属宋。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此建立霸业,死后葬于此地。"骆…”
'''襄邑'''秦至清代地名,今河南省睢县。夏商时属豫州,周属宋。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此建立霸业,死后葬于此地。"骆驼岭"即是宋襄公的望母台。秦统一实行郡县制后,在此设襄邑县,东汉时期属于[[兖州]]陈留国辖内,是当时的纺织中心,东汉末年曹操曾于此地征兵讨伐董卓。距开封东南150里,境内有惠济河流过,近年有"中原水城"之称,城中有湖,湖中有城。
介绍
东汉时期地名,为县级行政区,属于兖州陈留国辖内,是当时的纺织中心。东汉末年曹操曾于此地征兵讨伐董卓。
襄邑是河南省睢(suī)县,在开封(北宋京城)东南150里,惠济河从境内通过。睢县位于古都开封与商都商丘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间,同属中原历史文化脉系,同样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现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城内最著名的风景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家山。在睢县发掘出土的历史文物证明,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夏商时属豫州,周属宋。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此建立霸业,死后葬于此地。因此,秦统一实行郡县制后,在此设县,称之襄邑。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背景
上古的中原温暖、湿润得多,曾经是大象生活的地方,"豫"字就是人牵大象的象意字。那时的黄河流域,到处生长着中原特有的野桑和以野桑为食物的野蚕。大约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利用野蚕抽丝,织造最原始的绢帛。以后,又逐步把野蚕驯化,进行户内喂养,渐渐将野蚕驯养为家蚕,结茧缫丝、织成绸绢,由此出现了中原最原始的桑蚕丝绸业。襄邑之前的城邑设在今县城西25华里的承匡,历史上有孔子游匡一说。这里低洼湿润,十分有利于桑蚕生长,被称之为匡桑。也因其地势低洼潮湿却不宜建城,故于秦后东迁至宋襄公墓附近,设邑建县而有襄邑。
当时中国的九州中,六个州拥有大量的蚕织业,其中的豫州、青州、兖州的蚕织业最为发达。豫州主要就是襄邑、陈留;兖州是临淄。还包括河北、山西、陕西等部分地区,构成了当时中原繁荣、鼎盛的蚕桑丝织和纺织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丝织、纺织业中心。随着中原丝织业的蓬勃发展,其产品开始寻求外销渠道。实际上,早在春秋时,中国的丝织品就在欧洲销售了。到了汉代,在汉王朝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支撑下,最终开辟了闻名古今中外的国际化贸易文化大通道--"丝绸之路",所以,古代襄邑早在2000多年前就是一个贸易出口县邑了。
明清之间,睢州以下设置四个大乡,其名分别为:锦绣、锦襄、锦翠、锦衣,是对昔日辉煌的绵绵不绝之纪念。进入二十世纪,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对中国的传统丝织业破坏最大,并强行用现代纺织技术取代传统工艺。从此,传统丝织业就只散落于民间了。至今,在睢县城西北隅仍有一泓池水,人们宁愿相信那就是古代遗存的、丝织女人们在那里洗涤丝锦的濯锦池,天空中仿佛仍然回荡着她们劳作中的笑语欢声。
古代襄邑丝织故乡的历史渊源,是今天发展纺织业、承接南方纺织业产业转移的最有力的历史传统依据。可以说,中国各地的纺织业,都是从襄邑等古代中原丝织中心走出去的,襄邑丝织才是中华丝织的本源和发祥地,承接南方纺织业产业转移,是迎接纺织产业回归故里和溯踪求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折叠编辑本段中原水城
睢县有"中原水城"之称,城中有湖,湖中有城。4500亩四四方方的北湖底下是老睢州城。明崇祯十五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时,扒开黄河口,水淹睢州所成,方圆百里成为泽国,百姓生灵涂炭。湖中东北角的"骆驼岭"即是宋襄公的望母台。
旅游发展
河南睢县:依托雄厚文物资源发展旅游经济
记者 袁家山 文章来源:《经济视野》 2013年8月5日第15期
睢县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是依托文化资源而兴起的朝阳产业,特别是在中原地区的平原地域,绝大部分的旅漩景区的开发都是与文物古迹交织在一起的,因此依托文物发展古老睢县的旅游事业,无疑是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
资源优势在文物
旅游资源基本上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不论是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生态旅游,还是观光加生态旅游、观光加度假旅游、生态加度假旅游,都离不开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些要素。
睢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繁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199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睢县境内已经被明确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22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处,省级保护单位4处,市级保护单位4处,县级保护单位13处。
博大雄浑的黄河孕育了睢县上下几千年绵亘不绝的文明传承。炎黄子孙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众多的历史遗迹。睢县蓼堤镇的周龙岗村、周堂镇的乔寨村、平岗镇的岗下坡村、范洼乡的楚伯岗村、毛岗寺村、后台乡的塔弯村、涧岗乡的王庄村,分别发现了韶、龙山、商周和汉代文化遗址。夏、商、周三代,睢县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产生并活跃过一批批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等历史名人。夏相因后羿进逼逃到今天睢县的帝丘,帝丘之得名即原于帝喾之墓葬于此。商朝右相伊尹多次"游寓"睢州,并留下典故和传说。东周顷王之子姬班,史称匡王,在此地筑城,曰匡王城,即今之匡城乡。商、周之后,历史上著名的首乡会盟、葵丘会盟、盂地会盟都发生在古老的睢州地域。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泓水之战(曾被毛泽东主席称为"蠢猪式"的仁义道德而遗笑后世)、大棘之战也都发生于此。
沧桑变幻,至今有迹可寻的古建筑已是风毛麟角了。现已被公布为省保文物单位的有袁家山 (吕祖庙)、汤斌贤良祠、圣寿寺塔;被公布为市保单位的东关清真寺,刘庄贫民夜校、承匡城旧址、平岗镇的无忧寺塔;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宋襄公陵、城内黉学大成殿、东关明清一条街、闫家祠堂等。基于这些文化内涵,睢县于199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名城的公布,无疑提高了睢县这座城市的品位,扩大了知名度,为睢县的旅游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睢县已经和正在开发的景点可概括为十大景区,即"一山一水"是袁家山和北湖水, "一台一院""是春秋战国望火台和北湖公园,"一寺一塔"是无忧寺和圣寿寺塔,"一祠一街"是汤斌祠和明清街。
睢县的自然旅游资源也和文物资源互相融合密不可分,睢县号称"中原水城",就源于睢县城北的一汪碧水,即旧城湖,俗称"北大湖",实是数代古城被水淹后留下的旧迹,其中遍布大量历史遗迹。又如今日尚存并在沿用的地名恒山、涧岗、平岗、长岗、毛岗、周龙岗、梨岗、楚伯岗、后台岗;蓼堤岭,河堤岭,金锁岭、安子岭等,可知今天的睢县是黄河多次决口后形成的淤积平原。
自秦移县于襄陵,睢县有"襄邑"之称。至明代,由于北濒黄河,县城叉屡被冲决,三次迁徙,故睢州城有"凤凰三展翅"之美誉。汉代,襄邑(睢县)人仍将传统的植桑养蚕、抽丝织绵作为支柱产业,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手工业基地。《魏都赋》有载:"锦绣襄邑、罗绮朝歌"。旧城湖东半湖中心突出水面的大岛,即是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的陵墓,面积约百余亩,长年高出水面三米左右。至今,在此随手可捡到商、周以后各个时期的陶瓷片。小岛为驼岗,世传为宋襄公游观遗址,如汴粱之夷山,古为睢州八景之一。现旧城湖四周的环湖公路路基,即是旧城墙。新城,即是当今的睢县城。
名人云集多胜迹
睢县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物华天宝,地杰人灵。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铮铮之士、佼佼俊才。睢县古称襄邑,实源于宋襄公。汉有经邦济世之庚宣明,北朝有"江郎才尽"的文学家江淹,宋有身兼礼、工二部尚书的郭贽,连科双状元之张去华和张师德父子。元有单朝阳、单守阳、单元阳兄弟三进士,明有李孟旸、李孟眰兄弟同榜及第。明中后期有理财大家户部尚书李汝华,"忠诚干国、正直立朝"的兵部尚书袁可立,以德爱民的兵部侍郎蔡天祜。清代有号称中原名儒的工部尚书汤斌,及学贯古今之布衣学者田兰芳等,今有著名诗人苏金伞,公安英模任长霞等,这一名人资源优势在旅游开发中正在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睢县是中原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世传帝喾和帝喾孙敬康王墓在城东北帝丘村,宋国的国君宋襄公,楚国的国君顷襄王,古代哲学大家庄子,其生前大量活动遗迹均在睢县。孔子曾率领弟子们游说到过匡城;汉光武帝刘秀曾被王莽追赶躲到过匡城的"五柏一所庙"和现尚屯乡的马蜂寺,并在现平岗镇的无忧寺内藏身,屡次得以逃脱,被后人演绎出众多神奇佳话。隋末瓦岗起义军领袖李密,王伯党兵败慕名逃到睢县境内的恒山,其墓就在恒山寺附近。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打救过在海上抗击倭寇险些遇难的明代兵部尚书袁可立,袁致仕归里后为此还愿,在睢州城内修建了袁家山吕祖庙供世人敬奉至今,成为明清两代的大道场。清代名儒汤斌的贤良祠至今还在睢县县城西门里。近现代的睢县历史同样是波澜壮阔,《民国日报》曾在头版以《河南睢县学生大游行》为题目向全国作报道,引起了当时社会强烈反响,著名的睢杞战役曾在睢县留下大量的名人事迹。粟裕将军的临时指挥所就曾安扎在睢县东关清真寺内。睢县西北的榆厢铺便是睢杞战役古战场,至今还保留有活捉国民党兵团司令区寿年和师长沈澄年旧址。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为了缅怀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在睢县城北建起了烈士陵园和睢杞战役纪念馆。以碧波万顷的北湖、素有"小蓬莱"之称的袁家山、明清建筑"活化石"的明清街、国宝级文物圣寿寺塔等为"文化精品旅游线"。该县把北湖开发作为标志性文化工程项目,政府先后投资近亿元完成了城湖绿化、亮化工程,沿湖规划建成了集旅游、健身、休闲中心等为一体的大众文化娱乐消费市场。
睢县凭借"长霞故里"这张名片,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原水城"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美誉度越来越响;发展大文化、打造文化产业的进程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