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28
次編輯
變更
平頜鱲
,→關於平頜鱲
==關於平頜鱲的研究==
早期被學者認為共有三種,即與日本同名的平頜鱲(Zacco platypus)與丹氏鱲(Z. temminckii) 以及臺灣特有種粗首鱲(Z. pachycephalus)。
2006年,馬國欽等人利用分子親緣鑑定技術,意外發現臺灣的淡水河族群存有和日本琵琶湖同源的平頜鱲(本文之後稱日本溪哥)族群,恰巧和引進臺灣的日本香魚來源相同。然而,當時文獻上並無明確的放流記載;因此, 有專家推測日本溪哥的魚卵極可能夾雜在日本香魚卵當中,意外地被放流到臺灣的新店溪一帶。也有可能是當時流行飼養溪魚的水族養殖業者引進臺灣,或是後來民間人士的宗教放生活動所致。亦有學者認為臺灣的確尚存著本土的平頜鱲族群。就像香魚和雜頭翁的雜交例子,這也是一個需要釐清的歷史事件。
臺灣產的 [[ 溪哥 ]] 無論外形與遺傳上均與日本溪哥有所不同。2010年王晨帆、王弘毅等學者根據型態以及DNA的研究發現:臺灣的河川存在日本溪哥與臺灣兩種溪哥的雜交個體。人為引進的日本溪哥, 竟能夠和臺灣原本互不雜交的兩種溪哥,分別產生出雜交後代!進一步翻閱日本水產文獻, 在日本各地已陸續發現有平頜鱲與其他近緣屬(種)的雜交個體。這些非自然現象,主要起因於人為水利工程,改變了適合生存的棲地溫度或發生棲地匯合,增加了物種間雜交繁殖的機會。<ref>[https://www.biodiv.tw/popscience-20210708105611 平頜鱲],Popular Science</ref>
==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