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島由紀夫

移除 4 位元組, 5 年前
文本替换 - 替换“美國”为“美國”
[[1955年]],時年30歲的三島,感受到自己對於美的憧憬,開始上[[健身房]]運動,以期將自幼以來孱弱的身體改造得強健,讓自己不再為肉體的自卑而感到困擾。此心態其實與他在這一年中潜心撰寫的長篇名著《金閣寺》有所關聯,因為該書中的主角就是一個自慚於外表上的猥瑣但又崇尚極致的美,導致內心扭曲與幻滅的少年,可以說作者在現實中的想法,完全是與他的創作內容互相呼應。
[[1956年]]是三島最豐收的一年,經過了一年的潛沉而完成的《金閣寺》在10月由新潮社出版後,獲得驚人的迴響,在同時他的戲曲作品《鹿鳴館》在[[文學座]]創立20周年紀念會上公演,可說是兩面風光。但他與[[日本大學]]拳鬪社的小島智雄結識,開始為期8個月的[[拳擊]]練習,可能才是很難與一個作家有所關聯的特殊作為。這一年,三島的《潮騷》一書被翻譯為英語版(英語書名''The Sound of Waves'',譯者Meredith Weatherby)在[[ 美國]] 出版,是他的小說第一次被正式翻譯為外語版本。
[[1957年]]1月,三島以金閣寺獲得第8屆[[讀賣文學賞]]的大獎,在這一年中,三島開始了他與西方文學界的高度互動。這年美國的日本文學家唐諾&#183;金恩(Donald Keene)將三島的《近代能樂集》翻譯成英文版,在美國出版,特別邀請三島到美國參訪並且在[[密西根大學]]以《日本文壇的現狀與西洋文學間的關係》(<font lang="ja">日本文壇の現状と西洋文学との関係</font>)發表演說,之後前往[[拉丁美洲]]遊歷後再長住[[紐約]],直到隔年1月才返回日本。
4,0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