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呂秀蓮

移除 17 位元組, 5 年前
婦女運動: 修正來源
== 婦女運動 ==
1971年當時女性大專聯考佔三分之一,社會及媒體擔心不久之後男性沒大學可讀,出現「保障男性名額」及「防止大專女生過多」等言論,剛獲得法學碩士學位返台任職的呂秀蓮,對於此類言論不以為然,1971年,呂秀蓮即曾發表以「男性中心的社會該結束了吧」為題的演講,對當下父權社會與官方婦女團體提出挑戰,提出「先做人,再做男人或女人」、「左手拿鍋鏟、右手拿筆桿」的「新女性主義」等論述<refname="新女性主義">[http://proj1.sinica.edu.tw/~video/main/people/2-women/women1-all.html 台灣社會人文電子影音數位博物館-婦女運動-新女性主義]</ref>,同年1971年11月在《聯合報》副刊發表<傳統的男女角色>一文批判此類言論的荒謬。1972年1月再發表<兩性社會的風響>,此文章是戰後婦運的重要發聲。1970年代,呂秀蓮登記成立「時代女性協會」;設立「拓荒者之家」;成立「國際職業婦女協會台北市第一分會」;出版《新女性主義》這本戰後第一本本土女性撰寫的女性主義專書;1976年成立「拓荒者出版社」;創設「保護妳」專線電話,提供服務婦女的開放平台;進行「家庭主婦現況調查」。<ref>《台灣的姊姊妹妹: 台灣婦女運動進行式》</ref>。在1971-1979年間,呂秀蓮除了前述的觀點外,還有包括墮胎合法化、檢討《民法》〈親屬編〉許多夫妻及父母間權利不平等的歧視規定、並倡言「用人唯才,不問性別」的原則、呼籲社會應拋棄「男主外女主內」或「男強女弱」的刻板印象等,力陳許多為女性爭取平等權益及地位的主張,引發許多論戰與討論。1979年年底爆發高雄美麗島事件,呂秀蓮與姚嘉文、林義雄、陳菊等人被以政治叛亂罪名逮捕入獄,使「新女性主義」及台灣婦女運動因呂秀蓮的入獄而陷入沉寂<ref>[http://proj1.sinica.edu.tw/~video/main/people/2-women/women1-all.html台灣社會人文電子影音數位博物館-婦女運動- name=" 新女性主義<"/ref>。
有意參選台北市長的前副總統呂秀蓮11日表示,脫黨是脫了,但是黨證還是會珍惜,且在登記之前都會保持參選;至於會不會跟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見面,她並沒有給明確的答案。
在民進黨確定提名立委姚文智參選台北市長之後,同樣也有參選意願的呂秀蓮透過幕僚發出聲明,「對於一個失去黨德和黨魂的政黨,與其痛苦留下來,不如歸去。道不同,不相為謀!Bye Bye!民進黨!」引起國內高度討論。
對於呂秀蓮放言離去,蔡英文跟總統府秘書長陳菊都表示要慰留,且希望前往拜會;但是呂秀蓮並不領情,甚至在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相見不如不見」 <ref>[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611/1188854.htm#ixzz5IBF8GjnS 呂秀蓮脫黨參選台北市長! 但仍會珍惜黨證!還是不見蔡英文]</ref>
宣布要跟民进党说byebye的吕秀莲,婉拒民进党中央协调党主席蔡英文会面一事。今天是吕秀莲脱党的第10天,她不愿再多谈民进党,但她还是忍不住爆料称,自己现在正被“全面打压”。
吕秀莲说,她若上任台北市长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种花”,因为台北市太丑,应全面种花,她虽主张防灾都更可加速房子的更新,但这要很多年的时间,因此全面种花很快就会改变,而她也自掏腰包在延平北路与民权东路口安全岛种花,做为示范区,也希望带动大家一起种花。
<ref> [http://news.ifeng.com/a/20180609/58640674_0.shtml]</ref>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