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380
次編輯
變更
太平洋赤道潜流
,创建页面,内容为“ '''太平洋赤道潜流'''是中国渔业资源学里的一个名词术语。 汉字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ref>[https://www.sohu.c…”
'''太平洋赤道潜流'''是中国渔业资源学里的一个名词术语。
汉字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ref>[https://www.sohu.com/a/130584341_507440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统~],搜狐,2017-03-27</ref>,也是我们国家优秀文明历史的象征,一直沿用至今,一个简单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国人们的聪明才智<ref>[https://www.sohu.com/a/73739477_211277 中国汉字文化,道出人生哲理],搜狐,2016-05-06</ref>,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名词解释==
太平洋赤道潜流,亦称“克伦维尔海流”。太平洋海域的赤道潜流是一支流程长、流速较稳定的独立流系,它是仅次于南极绕极流的[[世界]]第二长[[海流]]。
太平洋赤道潜流,位于赤道两旁南、北纬2度之间,海面以下100~300米深的水层中,厚度约为200米,宽度300千米左右,从[[亚洲]]东部菲律宾外海向东,流到美洲西部加拉帕戈斯岛附近,流长1.4万千米。海流的核心位置自西向东逐渐上升,在东部没有风的时候有时可达到海面。最大流速100~200厘米/秒。
近十几年又发现,在太平洋赤道潜流两侧,南、北纬5度处,还分别存在着一支潜流,位于200~300米水深处。这两支潜流的性质,既不同于表层海流,又与赤道潜流有所区别。它们愈向西,愈靠近赤道,深度也变得愈浅,在太平洋中部与赤道潜流合为一处。
1951年,美国科学家克伦威尔在太平洋赤道海域进行鲔鱼科鱼类生活环境条件研究的时候,选择了一个稳定的东南信风盛行的海区,且西向的南赤道海流流经此海区,当他布下钓鱼工具时,令人不解的事情发生了,虽然此海区的海流是向西流动的,但克伦威尔布放的沉到海面下的钓具却都向海流相反的方向漂着。起初,克伦威尔以为是自己没有放好钓具,经过反复调整钓具,结果还是一样;后来,克伦威尔针对这种现象设计实验,获得了不同海域、不同水深的各种流向、流速等水文数据,并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最后,他断定,在赤道海域的表层海流之下,存在着一支像湾流那样巨大而稳定的逆向海流。不幸的是,克伦威尔于1957年对这个逆向海流进行考察时献出了生命。为了纪念这支潜流被发现,人们将其命名为“克伦威尔海流”,也叫“赤道潜流”。之后,经过各国海洋学家的艰苦努力,最终查明,赤道潜流在三大洋中都存在,且都是沿赤道方向自西向东流动,横越大洋,在2°S及2°N的海区内,形成一支与赤道对称的狭窄海流。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