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横山老腰鼓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横山老腰鼓</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横山老腰鼓</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横山老腰鼓''',陕西省横山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横山腰鼓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小场腰鼓、四人腰鼓、老腰鼓、新腰鼓几种类型。流传在陕北地区的横山老腰鼓又称“文腰鼓”,是现存唯一的老腰鼓,其产生可追溯到明代中期。它主要分布于横山县的芦河川、小理河川、大理河川、黑木头川流域,而以南塔乡张村地村最具代表性。
2008年6月14日,横山老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42。<ref>[ ], , --</ref>
==历史渊源==
陕北横山县黑木头川南塔乡张存有地,是横山老腰鼓的发祥地。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舞蹈形式。它产生的具体年代,当代还未见史籍详细记载,据横山文化馆调查及部分庙宇石碑的文字存证推测,至少可追溯到明代中期。 边民久居塞上,也习而为之,逐渐将老腰鼓的应用由战事扩展到民间娱乐之中,经长期演变,形成豪放激昂、刚劲有力并带有军旅站阵色彩的腰鼓艺术。也有传说,横山老腰鼓是古代劳动人民逢年过节谒庙、祈神、拜神,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逐渐由祭祀舞蹈发展而来的一种民俗性的民间舞蹈艺术。横山腰鼓影响较大并流传久远。
清光绪年间和民国十七年就有横山腰鼓艺人曾在延安、安塞的真武洞、西河口传艺,是安塞腰鼓的前身和源头。
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横山遭到百年大旱,当地乡民为了求神祈雨,殿市乡曾组织了一支二百人的腰鼓队,抬着神楼子,在当地庆丰寺续三天进行了通宵达旦的击鼓祈雨活动。最后,横山终于下了雨,老乡们为了感谢二百人祈雨敬神的功称其为“神龙腰鼓队”。
1946年南塔乡张存有地村腰鼓艺人李应海、李应和,在延安川口六乡与著名劳动英雄杨步浩组织秧歌队,在延安演出后轰动时。后来边区政府组织他们给毛主席、朱总司令拜年,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赞誉。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腰鼓很快普及到各个解放区乃至全国。
腰鼓群舞表演则属于新腰鼓表演形式,人数不限,规模盛大气势尤为壮观。四人鼓子手表演,是由一名“伞头”、四名“鼓子手”、四名“拉花”表演,纯属情绪舞蹈。八人鼓子手表演是由“伞头”、“拉花”、“杂色丑角”表演,其排列十分讲究,形式较为普遍,属大场表演。
横山老腰鼓分为“文鼓”与“武鼓”两大类。“文鼓”一般由老人表演,又称《[[老人腰鼓]]》。表演时常用的动作有“缠腰打”、“掏腿打”、“转身打”、“前进步”、“十字步对打”、“对转”等。此种腰在当地又称“下三路”动作。“武鼓”又称“后生腰鼓”,也叫“上三路”,多由年轻《[[横山腰鼓]]》之二小伙或体力充沛、精神焕发的中年人表演。节奏铿锵有力,舞姿跳跃欢快,动作奔放有力,气氛强烈粗犷。动作幅度大、力度强、节奏快、变化多,有连续的跳跨蹦转、踢蹲翻踏的动作,总是在“快而不断、狂而不乱”的套路中进行。当地艺人还总结归纳了几句口决:“转身击鼓踢腿髙,跑跳腾空接跪打,憋蹦有力跨步大,翻个筋斗蹲步巧。”
横山老腰鼓还分为四种表演形式有:
小场腰鼓:由一名“鼓子手”与一名“拉花”表演的双人歌舞。表演时有说有唱、边歌边舞。常在大场表演结束后,与其他舞蹈相继交叉轮换入场表演还表演一些带有简单故事情节的节目,如《[[送郎参军]]》《[[还家门儿]]》等。
四人腰鼓:指表演时必须有四名“鼓子手”和四名“拉花”同场表演。“拉花”可手执彩扇,或持小镲双手随鼓点节奏敲击,有时也可边敲边唱,对歌对舞。此种形式属于一种小场节目,迄今仍在安塞、米脂等地有所流传。
老腰鼓:一种民间传统的腰鼓舞队形式。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由一名手执灯笼伞的伞头,率领八名“鼓子手”和八名“拉花”,以及其他民间舞蹈节目和队尾蛮婆、蛮汉等一批丑角组成的综合性民问舞队,游村转乡,挨门拜年。表演程式与《[[安塞腰鼓]]》和《[[硖北秧歌]]》程式基本一样,分为“路鼓”、“场地鼓”两种。此种《[[老腰戟]]》形式以突出舞者的自娱性为主,全由“鼓子于”在同一节奏中任意表演、即兴发挥,对动作、舞姿从未进行过统一和规范。特别是舞者双腿屈膝下蹲,上身后仰挺腹的动作,形成了一种拙而不笨、粗而不野狂而不蛮、垮而不丑的一种粗犷、刚健、质朴、浑厚的陕北汉子的形象。由于不强调整体动作的统一性、规范性和表演性,使“鼓子手”的舞姿各具千秋、变化多端真可谓是多姿多彩、千奇百态,展现了《[[横山腰鼓]]》丰富多彩的韵律特色。
新腰鼓:自1942年新秧歌运动之后,陕北各地出现了一种以腰鼓为主的表演形式。在伞头的率领下,组织数十名或百余名“鼓子手”进行广场性的群体腰鼓表演,并将腰鼓队中的其他形式,包括“拉花”小场舞蹈节目以及队尾跟随的各类丑角人物等都删除了,成为一种纯腰鼓表演形式,从而更突出了震撼人心的表演气氛和情绪,以及民间腰鼓的时代特色和精神风貌。《[[新腰鼓]]》成为广大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活动。在陕北各县更为普及。
==表演道具==
横山老腰鼓的主要道具有:虎铮、伞、腰鼓、鼓槌、旋子铰子。服装方面鼓子手头包黑布,戴无顶草帽圈,帽口装五彩小纸折花,上身穿钩云布衫,下穿灯笼裤,脚穿黑布鞋。拉花头戴花毛巾,脑后东长腰大辫子,前额五彩珠配小圆镜,身穿五彩老花布大襟衣,下穿两片罗裙。伞头头包黄绸布,裹战巾,腰扎红绸布,脚穿黑布鞋。
==舞蹈动作==
横山老腰鼓表演的基本动作有“二脚不落地”、“蹬腿打”、“踹腿打”、“反身连转步打”、“过堂对打”、“缠腰对打”、“过堂连身转打”等。主要场子有“枣核子倒开花”、“黑驴滚昼”、“黑虎掏心”等在打法上陕北横山老腰鼓始终保持着原生态的技法,保持着豪放、粗犷、激越、诙谐的特点和传统品格。鼓子手动作矫健有力、威武豪放、步法多变、舞姿优美、鼓点清脆、打法交替穿插。腰鼓队里的女角俗称“拉花”,多由男性反串,手握铰子、旋子,含嗔带羞,举步轻盈,与鼓子手成双配对。
横山老腰鼓长期保持着原生态的打鼓技法,在服装、道具、扮相、舞蹈动作等方面都极具特点,显示出豪放、粗犷、激越、诙谐的传统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
==传承现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横山老腰鼓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极大挑战,亟待制订具体措施加以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李成元,男,1954年12月出生,陕西省横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横山老腰鼓代表性传承人,由陕西省横山县申报。
==保护措施==
2007年,横山老腰鼓现已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2018年,榆林市横山区成立老腰鼓协会。
2018年4月,横山区获授“中国曲艺之乡”之称。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榆林市横山区文化馆获得“横山老腰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1985年,由陕西省歌舞团强凯所编的《[[横山腰鼓]]》参加了在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民间艺术节的表演。
2017年2月,在陕北榆林过大年,在榆林镇北台表演中,横山老腰鼓得到展示。
2018年1月,横山老腰鼓协会举办的“鼓舞迎春”横山老腰鼓风采展示会在区体育中心进行展演。
==荣誉表彰==
2010年5月。在第二届中国秧歌节上,“吉祥腰鼓”演出队应邀参加了开幕式表演,“横山老腰鼓”参加了比赛,在14个队的角逐中,横山老腰鼓获得一等奖。
==文化轶事==
横山老腰鼓流传于榆林市横山县一种传统民间腰鼓形式,相传《[[陕北腰鼓]]》最早起源于横山县。由于横山土地贫瘠,连年遭灾,很多横山人逃荒他乡,也将腰鼓传向外地。其中去安塞的人最多,迄今安塞很多打鼓的人祖籍多为横山。据当地艺人介绍,《[[横山腰鼓]]》明代前俗称“打鼓”,后因表演中的“鼓子手”均将鼓斜挂于左侧腰故称其为《[[腰鼓]]》。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横山老腰鼓</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横山老腰鼓''',陕西省横山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横山腰鼓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小场腰鼓、四人腰鼓、老腰鼓、新腰鼓几种类型。流传在陕北地区的横山老腰鼓又称“文腰鼓”,是现存唯一的老腰鼓,其产生可追溯到明代中期。它主要分布于横山县的芦河川、小理河川、大理河川、黑木头川流域,而以南塔乡张村地村最具代表性。
2008年6月14日,横山老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42。<ref>[ ], , --</ref>
==历史渊源==
陕北横山县黑木头川南塔乡张存有地,是横山老腰鼓的发祥地。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舞蹈形式。它产生的具体年代,当代还未见史籍详细记载,据横山文化馆调查及部分庙宇石碑的文字存证推测,至少可追溯到明代中期。 边民久居塞上,也习而为之,逐渐将老腰鼓的应用由战事扩展到民间娱乐之中,经长期演变,形成豪放激昂、刚劲有力并带有军旅站阵色彩的腰鼓艺术。也有传说,横山老腰鼓是古代劳动人民逢年过节谒庙、祈神、拜神,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逐渐由祭祀舞蹈发展而来的一种民俗性的民间舞蹈艺术。横山腰鼓影响较大并流传久远。
清光绪年间和民国十七年就有横山腰鼓艺人曾在延安、安塞的真武洞、西河口传艺,是安塞腰鼓的前身和源头。
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横山遭到百年大旱,当地乡民为了求神祈雨,殿市乡曾组织了一支二百人的腰鼓队,抬着神楼子,在当地庆丰寺续三天进行了通宵达旦的击鼓祈雨活动。最后,横山终于下了雨,老乡们为了感谢二百人祈雨敬神的功称其为“神龙腰鼓队”。
1946年南塔乡张存有地村腰鼓艺人李应海、李应和,在延安川口六乡与著名劳动英雄杨步浩组织秧歌队,在延安演出后轰动时。后来边区政府组织他们给毛主席、朱总司令拜年,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赞誉。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腰鼓很快普及到各个解放区乃至全国。
腰鼓群舞表演则属于新腰鼓表演形式,人数不限,规模盛大气势尤为壮观。四人鼓子手表演,是由一名“伞头”、四名“鼓子手”、四名“拉花”表演,纯属情绪舞蹈。八人鼓子手表演是由“伞头”、“拉花”、“杂色丑角”表演,其排列十分讲究,形式较为普遍,属大场表演。
横山老腰鼓分为“文鼓”与“武鼓”两大类。“文鼓”一般由老人表演,又称《[[老人腰鼓]]》。表演时常用的动作有“缠腰打”、“掏腿打”、“转身打”、“前进步”、“十字步对打”、“对转”等。此种腰在当地又称“下三路”动作。“武鼓”又称“后生腰鼓”,也叫“上三路”,多由年轻《[[横山腰鼓]]》之二小伙或体力充沛、精神焕发的中年人表演。节奏铿锵有力,舞姿跳跃欢快,动作奔放有力,气氛强烈粗犷。动作幅度大、力度强、节奏快、变化多,有连续的跳跨蹦转、踢蹲翻踏的动作,总是在“快而不断、狂而不乱”的套路中进行。当地艺人还总结归纳了几句口决:“转身击鼓踢腿髙,跑跳腾空接跪打,憋蹦有力跨步大,翻个筋斗蹲步巧。”
横山老腰鼓还分为四种表演形式有:
小场腰鼓:由一名“鼓子手”与一名“拉花”表演的双人歌舞。表演时有说有唱、边歌边舞。常在大场表演结束后,与其他舞蹈相继交叉轮换入场表演还表演一些带有简单故事情节的节目,如《[[送郎参军]]》《[[还家门儿]]》等。
四人腰鼓:指表演时必须有四名“鼓子手”和四名“拉花”同场表演。“拉花”可手执彩扇,或持小镲双手随鼓点节奏敲击,有时也可边敲边唱,对歌对舞。此种形式属于一种小场节目,迄今仍在安塞、米脂等地有所流传。
老腰鼓:一种民间传统的腰鼓舞队形式。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由一名手执灯笼伞的伞头,率领八名“鼓子手”和八名“拉花”,以及其他民间舞蹈节目和队尾蛮婆、蛮汉等一批丑角组成的综合性民问舞队,游村转乡,挨门拜年。表演程式与《[[安塞腰鼓]]》和《[[硖北秧歌]]》程式基本一样,分为“路鼓”、“场地鼓”两种。此种《[[老腰戟]]》形式以突出舞者的自娱性为主,全由“鼓子于”在同一节奏中任意表演、即兴发挥,对动作、舞姿从未进行过统一和规范。特别是舞者双腿屈膝下蹲,上身后仰挺腹的动作,形成了一种拙而不笨、粗而不野狂而不蛮、垮而不丑的一种粗犷、刚健、质朴、浑厚的陕北汉子的形象。由于不强调整体动作的统一性、规范性和表演性,使“鼓子手”的舞姿各具千秋、变化多端真可谓是多姿多彩、千奇百态,展现了《[[横山腰鼓]]》丰富多彩的韵律特色。
新腰鼓:自1942年新秧歌运动之后,陕北各地出现了一种以腰鼓为主的表演形式。在伞头的率领下,组织数十名或百余名“鼓子手”进行广场性的群体腰鼓表演,并将腰鼓队中的其他形式,包括“拉花”小场舞蹈节目以及队尾跟随的各类丑角人物等都删除了,成为一种纯腰鼓表演形式,从而更突出了震撼人心的表演气氛和情绪,以及民间腰鼓的时代特色和精神风貌。《[[新腰鼓]]》成为广大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活动。在陕北各县更为普及。
==表演道具==
横山老腰鼓的主要道具有:虎铮、伞、腰鼓、鼓槌、旋子铰子。服装方面鼓子手头包黑布,戴无顶草帽圈,帽口装五彩小纸折花,上身穿钩云布衫,下穿灯笼裤,脚穿黑布鞋。拉花头戴花毛巾,脑后东长腰大辫子,前额五彩珠配小圆镜,身穿五彩老花布大襟衣,下穿两片罗裙。伞头头包黄绸布,裹战巾,腰扎红绸布,脚穿黑布鞋。
==舞蹈动作==
横山老腰鼓表演的基本动作有“二脚不落地”、“蹬腿打”、“踹腿打”、“反身连转步打”、“过堂对打”、“缠腰对打”、“过堂连身转打”等。主要场子有“枣核子倒开花”、“黑驴滚昼”、“黑虎掏心”等在打法上陕北横山老腰鼓始终保持着原生态的技法,保持着豪放、粗犷、激越、诙谐的特点和传统品格。鼓子手动作矫健有力、威武豪放、步法多变、舞姿优美、鼓点清脆、打法交替穿插。腰鼓队里的女角俗称“拉花”,多由男性反串,手握铰子、旋子,含嗔带羞,举步轻盈,与鼓子手成双配对。
横山老腰鼓长期保持着原生态的打鼓技法,在服装、道具、扮相、舞蹈动作等方面都极具特点,显示出豪放、粗犷、激越、诙谐的传统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
==传承现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横山老腰鼓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极大挑战,亟待制订具体措施加以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李成元,男,1954年12月出生,陕西省横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横山老腰鼓代表性传承人,由陕西省横山县申报。
==保护措施==
2007年,横山老腰鼓现已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2018年,榆林市横山区成立老腰鼓协会。
2018年4月,横山区获授“中国曲艺之乡”之称。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榆林市横山区文化馆获得“横山老腰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1985年,由陕西省歌舞团强凯所编的《[[横山腰鼓]]》参加了在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民间艺术节的表演。
2017年2月,在陕北榆林过大年,在榆林镇北台表演中,横山老腰鼓得到展示。
2018年1月,横山老腰鼓协会举办的“鼓舞迎春”横山老腰鼓风采展示会在区体育中心进行展演。
==荣誉表彰==
2010年5月。在第二届中国秧歌节上,“吉祥腰鼓”演出队应邀参加了开幕式表演,“横山老腰鼓”参加了比赛,在14个队的角逐中,横山老腰鼓获得一等奖。
==文化轶事==
横山老腰鼓流传于榆林市横山县一种传统民间腰鼓形式,相传《[[陕北腰鼓]]》最早起源于横山县。由于横山土地贫瘠,连年遭灾,很多横山人逃荒他乡,也将腰鼓传向外地。其中去安塞的人最多,迄今安塞很多打鼓的人祖籍多为横山。据当地艺人介绍,《[[横山腰鼓]]》明代前俗称“打鼓”,后因表演中的“鼓子手”均将鼓斜挂于左侧腰故称其为《[[腰鼓]]》。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