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大雅·公刘

增加 1,536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大雅·公刘</big> ''' 
|-
|<center><img src=https://pics4.baidu.com/feed/9d82d158ccbf6c81354165217cc5083c31fa408e.jpeg?token=f3a7f4db0c3829769705bc3250b0af4b width="300"></center>|<small>[[Filehttps:|缩略 //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A4%A7%E9%9B%85%C2%B7%E5%85%AC%E5%88%98&step_word=&hs=0&pn=12&spn=0&di=7169026086108397569&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275742242%2C3049304695&os=3170635880%2C684508012&simid=3404044190%2C384423975&adpicid=0&lpn=0&ln=303&fr=&fmq=167067139393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pics4.baidu.com%2Ffeed%2F9d82d158ccbf6c81354165217cc5083c31fa408e.jpeg%3Ftoken%3Df3a7f4db0c3829769705bc3250b0af4b&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wt3twiw5_z%26e3Bkwt17_z%26e3Bv54AzdH3Ff%3Ft1%3D80d8bcb89880al80888%26ou6%3Dfrt1j6%26u56%3Drv&gsm=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xLDMsMiw2LDUsNCw3LDgsOQ%3D%3D 来自 呢 |居中|[ 链接]]]</small>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大雅·公刘
作品别名;公刘
作 者;无名氏
创作年代;周代
作品出处;《诗经》
文学体裁;杂言古诗
|}
《[['''大雅·公刘''']]》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写公刘率众迁移豳地以后开疆创业的历史进程,塑造了公刘这一古代英雄形象,显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早熟个性与理性精神。全诗六章,其艺术特色是在行动中展示当时的社会风貌,在具体场景中刻画人物形象,写得极为朴素实在。<ref>[ https://wenku.baidu.com/view/b824b4fd2b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9.html?_wkts_=1670671450696&bdQuery=%E5%A4%A7%E9%9B%85%C2%B7%E5%85%AC%E5%88%98 《大雅·公刘》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 百度文库 , --2022年04月07日</ref>
==作品原文==
笃公刘,于豳斯馆44。涉渭为乱45,取厉取锻46,止基迺理47。爰众爰有48,夹其皇涧49。溯其过涧50。止旅迺密51,芮鞫之即52。
1.大雅:《[[诗经]]》中“雅”部分,分为大雅、小雅,合称“二雅”。雅,雅乐,即正调,指当时西周都城镐京地区的 [[ 诗歌 ]] 乐调。大雅部分今存三十一篇。
2.公刘:周先王之一。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尚书大传]]》云:“公,爵;刘,名也。”后世多合而称之曰公刘。
3.笃:诚实忠厚。
4.匪:非,不。居:安。康:宁。句谓不贪图居处的 [[ 安宁 ]]
5.迺:同“乃”。埸(yì):田界。
6.积:露天堆粮之处,后亦称“庾”。仓:仓库。
7.裹:包装。餱(hóu)粮: [[ 干粮 ]]
8.于橐(tuó)于囊:指装入口袋。有底曰囊,无底曰橐。一说小曰橐,大曰囊。
9.思:语助词。辑:和睦团结。用:以,而。光:荣光。
10.斯:语助词。张: [[ 准备 ]] ,犹今语张罗。
11.干:盾牌。戚:斧。扬:大斧,亦名钺。
19.瑶:美石。
20.鞞(bǐng): [[ 刀鞘 ]] 末端的玉饰。琫(běng):刀鞘口上的玉饰。
21.逝:往。百泉:豳地地名。
44.馆:指建造房屋。
45.渭:渭水,源出今甘肃渭源县北鸟鼠山,东南流至清水县,入今陕西省境,横贯渭河 [[ 平原 ]] ,东流至潼关,入黄河。乱:横流而渡。
46.厉:通“砺”,磨刀石。锻:打铁,此指打铁用的石锤。
忠厚我祖好公刘,沿着溪泉岸边走,广阔原野漫凝眸。登上高冈放眼量,京师美景一望收。京师四野多肥沃,在此建都美无俦,快快去把宫室修。又说又笑喜洋洋,又笑又说乐悠悠。
忠厚我祖好公刘,定都京师立鸿猷。群臣侍从威仪盛,赴宴入席错觥筹。宾主依次安排定,先祭猪神求保祐。圈里抓猪做佳肴,且用瓢儿酌 [[ 美酒 ]] 。酒醉饭饱情绪好,推选公刘为领袖。
忠厚我祖好公刘,又宽又长辟地头,丈量平原和山丘。山南山北测一周,勘明水源与水流。组织军队分三班,勘察低地开深沟,开荒种粮治田畴。再到西山仔细看,豳地广大真非旧。
忠厚我祖好公刘,豳地筑宫环境幽。横渡渭水驾木舟,砺石锻石任取求。块块基地治理好,民康物阜笑语稠。皇涧两岸人住下,面向过涧豁远眸。移民定居人 [[ 稠密 ]] ,河之两岸再往就。
==创作背景==
看来在公刘的时代,似乎既有一定的组织纪律,也有一定的民主自由。诗云:“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在欢庆的宴会上,人们依次入座,共享丰盛的酒肴。在酒足饭饱之际,人们共同推举首领,这中间似可窥见先民政治生活的一个缩影。
此诗有一种 [[ 中华民族 ]] 特有的早熟个性与理性精神,极为朴素、实在。其特点是在行动中展示当时的社会风貌,在具体场景中刻画人物形象。无论是“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的行进行列,无论是“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的勘察情景,都将人与景结合起来描写,因而景中有人,栩栩如生。微感不足的是写 [[ 勘察 ]] 的地方较多,二、三、五、六四节虽各有侧重,然重复之处亦在所难免。这大概是由于当时部落的生活还比较单纯,其他无甚可写所致。然而在那个时代能有这样的史诗,确也难能可贵。
==名家点评==
清代吴汝纶:“四章所言乃初至时于庐旅饮犒耳,说者以为落成,非也。”(吴闿生《[[诗义会通]]》引)
== 参考 来源 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650 中國史料]]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