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楊貴妃

移除 6,473 位元組, 5 年前
重定向页面至杨玉环
杨玉环
{{東亞女性歷史人物
|名稱 =杨贵妃
|身份 =貴妃
|國家 =中國
|時代 = [[唐朝]]
|圖片名稱 =杨贵妃.jpg
|圖片大小 = 250px
|圖片說明 =來源:中時電子報
|姓=楊
|字=
|最高職務 =
|封爵 =
|封號 =
|位號=
|位階=
|品階=
|御稱號 =<!--日本皇族之稱號-->
|宮號1 =<!--日本皇族之宮號-->
|宮號2 =<!--朝鮮王族之宮號-->
|封地 =
|湯沐邑 =
|神號 =
|尊號 =
|族裔 =
|信仰 = <!--指的是宗教信仰-->
|旗籍 =<!--清朝旗人專用-->
|氏族 =
|府邸 =
|世系 =
|初名 =
|乳名 =<!--日本、朝鮮、琉球以外人物用-->
|幼名 =<!--日本人用-->
|兒名 =<!--朝鮮人用-->
|童名 =<!--琉球人用-->
|小字=正史无记载,一说'''玉奴''',一说'''玉环'''
|號=太真
|法號=
|院號=
|其他名號=
|出生日期=[[開元]]七年([[719年]])<br>传奇小说称,生日为農曆[[六月初一]](719年6月22日)
|出生地點=无记载
|婚年=[[736年]](第一次)<br>[[745年]](第二次)
|逝世日期=[[天寶 (唐朝)|天寶]]十五載[[七月十五|七月十五日]]([[756年]])<br>{{death date and age|756|8|15|719|6|22}}
|逝世地點=[[唐朝]][[馬嵬驛]]
|諡號=
|墓葬=
|祠廟=
|父親=齐国公楊玄琰
|嫡母=
|母親=凉国夫人
|夫=壽王[[李瑁]] (736年-740年)<br>[[唐玄宗]] (745年-756年)
|婚姻名份=
|夫之父=[[唐玄宗]]<br>[[唐睿宗]]
|夫之母=[[貞順皇后 (唐玄宗)|貞順皇后]]<br>[[昭成皇后]]
|夫之嫡母=
|夫之元配=
|夫之正室=
|夫之繼室=
|夫之平妻=
|夫之側室=
|兄弟=
|姊妹=
|嫡兄弟=
|嫡姊妹=
|庶兄弟=
|庶姊妹=
|同胞兄弟=
|同胞姊妹=
|異母兄弟=
|異母姊妹=
|異父兄弟=
|異父姊妹=
|繼兄弟=
|繼姊妹=
|子=
|女=
|養子=
|養女=
|繼子=
|繼女=
|其他親屬 =
|經歷 =
|著作 =
|注釋=}}
'''楊貴妃'''(719年-756年),号'''太真''',[[籍贯]][[蒲州 (北周)|蒲州]][[永樂縣|永樂]](今[[山西省|山西]][[永济市|永濟]])人,是[[唐玄宗]]之寵妃。身材豐滿,膚如凝脂,乃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羞花」。杨氏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后出家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745),杨氏封为贵妃,正式成为[[唐玄宗]]的妃嫔。
正史载其号為'''太真''',未載其名<ref name="jts22">《#REDIRECT [[ 旧唐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一 后妃上》</ref>,故[[士大夫]]、[[詩人|詩家]]多喚為'''楊太真'''。一说其[[乳名|小字]]'''玉環'''<ref>[[郑处诲]]所撰《[[明皇杂录]] 卷下》“环上系罗衣”者,贵妃小字玉环,马嵬时,高力士以罗巾缢之也。[http://www.guoxue.com/tangyanjiu/tdsl/mhzl01.htm]</ref>,另说小字“'''玉奴'''”<ref>[[郑嵎]]所做《津阳门诗》中有“玉奴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一句,郑嵎自注“玉奴,太真小字也”。</ref>,世人多称以'''楊玉環'''<ref>{{cite web|url=http://news.163.com/10/0531/11/680PO6TH00014AED.html|title=杨贵妃芳名背后蕴藏的奥秘(图)|publisher=网易 来源: 山东商报|author=|date=2010-05-31|accessdate=2011-05-28 |language=Zh-hans}}</ref>。 杨贵妃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位绝代佳人,也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杨玉环姿质丰艳,善于歌舞,通音律,有“羞花”之貌,传说杨玉环在御花园观赏牡丹时,百花失色,羞愧不及玉环美貌,遂闭上花瓣。“羞花”一词由此而来。 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她被纳为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这时的杨贵妃只有16岁,李瑁也年约16岁。737年,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后,后宫数千宫娥,无一能使玄宗满意。高力士为了讨唐玄宗的欢心,向唐玄宗推荐了寿王妃 杨玉环  745年,唐玄宗册封杨氏为贵妃,“父夺子妻”,成为唐朝宫闱的一大怪闻。755年,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仓皇逃出长安。第二年,队伍途经马嵬驿的时候,军队哗变,逼唐玄宗诛杀杨国忠和杨玉环。万般无奈之下,唐玄宗赐杨贵妃自尽,时年杨玉环只有38岁。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叙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剧故事。 杨贵妃自杀于马嵬驿的说法,是正史的记载。如唐人李肇在其《国史补》中说:“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马嵬店媪收得锦靿一只,相传过客每一借玩,必须百钱,前后获利极多,媪因至富”。意思是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的一座佛堂梨树下,在搬尸时,杨贵妃脚上的一只鞋子失落,导致一位老太婆借此大发其财。<ref>http://bbs.tiexue.net/post2_8681187_1.html</ref>  == 体态 ==后世之人以[[成语]] “燕瘦環肥”而附会,认为杨贵妃体态较胖,而當時的畫作描繪的宮延貴族女性也是身材豐滿。诗人[[李白]]曾经与贵妃近距离接触,并为贵妃现场作诗,即为著名的《[[清平调]]》,其诗赞美贵妃的身形和美貌曰:「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而且根据历史记载,贵妃擅长舞蹈,其代表舞即为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其舞蹈水平也常被人与[[赵飞燕]]相比较,贵妃还十分擅长於[[胡旋舞]]。 [[杜甫]]有《[[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来形容她的倾国之貌、用「溫泉水滑洗凝脂」描写贵妃皮肤的嫩滑白净。== 傳說 ==* 楊貴妃愛吃荔枝,[[唐玄宗]]“乃置骑传送,走数十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據說荔枝從产地[[嶺南]]送到[[長安]]時表面尚有[[露水]]。此品種亦稱為「妃子笑」。* 另有傳說她當時曾被解救,后來到了[[日本]]度過餘生,日本知名女艺人[[山口百惠]]就曾自称是杨贵妃的后代。<ref>{{Cite web |url=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3-11/03/content_598094.htm |title=山口百惠是杨贵妃后代? |access-date=2010-01-1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216144443/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3-11/03/content_598094.htm |archive-date=2010-02-16 |dead-url=yes }}</ref> ==參考文獻=={{reflist}}
17,8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