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35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br><img src="https://song.gushiwen.cn/authorImg/libai.jpg" width="18…”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br><img src="https://song.gushiwen.cn/authorImg/libai.jpg" width="180"></center><small>[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b90660e3e492.aspx 李白]</small>
|}
《'''赠崔侍郎二首'''》这首诗以黄河之鲤作喻,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情。结尾两句,气势磅礴,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特色。<ref>[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b90660e3e492.aspx 李白 古诗文网]</ref>
== 原文 ==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
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
== 注释 ==
侍郎:李白集或作“侍御”。崔侍御即崔成甫。
“黄河”二句:三尺鲤,一作“二尺鲤”。孟津:古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
“点额”句:《水经注·河水》载有“鳣,鲔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 译文 ==
黄河[[鲤鱼]]中足有三尺长的,通常原本是居住在孟津关一带。只因为没能跳过龙门,所以只好点染额头,回归原地来与凡鱼做伴。
咱们是老相识了,就像同是东海的鱼一样。承蒙你慧眼识珠,极力褒奖。
如果今后还有风云际会的可能,希望能够借力青云直上九重天,高居天山之颠。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
|<center><br><img src="https://song.gushiwen.cn/authorImg/libai.jpg" width="180"></center><small>[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b90660e3e492.aspx 李白]</small>
|}
《'''赠崔侍郎二首'''》这首诗以黄河之鲤作喻,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情。结尾两句,气势磅礴,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特色。<ref>[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b90660e3e492.aspx 李白 古诗文网]</ref>
== 原文 ==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
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
== 注释 ==
侍郎:李白集或作“侍御”。崔侍御即崔成甫。
“黄河”二句:三尺鲤,一作“二尺鲤”。孟津:古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
“点额”句:《水经注·河水》载有“鳣,鲔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 译文 ==
黄河[[鲤鱼]]中足有三尺长的,通常原本是居住在孟津关一带。只因为没能跳过龙门,所以只好点染额头,回归原地来与凡鱼做伴。
咱们是老相识了,就像同是东海的鱼一样。承蒙你慧眼识珠,极力褒奖。
如果今后还有风云际会的可能,希望能够借力青云直上九重天,高居天山之颠。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