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落腔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落腔</big>'''|-|<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7ffc85971cc56214.gif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934761&sid=6147691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File:align= light| 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遗产编号;IV-148
|}
'''落腔'''(原名“落子腔”,俗称“唠子腔”或“捞子腔”,也称“安阳腔”),河南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落腔源于民间曲艺莲花落 ,在宋代时通常是七言句的顺口溜,到了元代,“莲花落”演变成为一种长调。到清代则演化成为一旦一丑登台演唱故事的形式。清代中后期结合黄本地的民间小曲,固定曲调板式命名为“落腔”。
落腔表演形式质朴自然,注重情趣,唱腔轻快活泼、优美俏丽。
2011年5月23日,“落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Ⅳ-148。<ref>[ http://fengsuwang.com/minjian/neihuanglaoqiang.asp 河南安阳内黄县落腔], 炎黄风俗网 , 2019-08-24</ref>
落腔也有写作“唠子腔”或“捞子腔”的。1927年中华书局分省地志《[[河南 戏剧]]》载:“安阳腔一名落子腔,安阳最盛,南至汲、辉二县……”。因落腔由地方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以其曲调轻快欢乐,在20世纪50年代曾改名称“乐腔”。
==宋元时期==
在宋代,民间戏艺十分繁荣,那时在广大的城市和乡村处处都有演出的场所,其中最主要的当属瓦舍勾栏,在这种新兴的游乐场中,上演的戏艺节目可达百种,尤以说话、傀儡、杂技、杂剧、影戏为盛,而演绎这种戏艺节目的人,被称为“ [[ 路岐人 ]] ”。“路岐人”游走四方,撂地为场,以各种娱乐性的 [[ 杂耍 ]] 、 [[ 魔术 ]] 、 [[ 角抵 ]] 、 [[ 马戏 ]] 、 [[ 歌唱 ]] 、 [[ 曲艺 ]] 谋生,其中也包括情节简单的戏剧性表演。后来,路歧人为了吸引更多人,创作了一种说唱体歌曲,名为“莲花落”。“莲花落”通常是七言句的顺口溜,有时也作故事的引擎,内容多为劝世文,以扬善惩恶、吉祥纳福为主。艺人们用方言说唱,委婉动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具有寓教于乐,淳化民风的作用,到了元代,“莲花落”演变成为一种长调。
==清朝时期==
清嘉庆末年到光绪年间,落腔由写景或叙事逐渐变成为“ [[ 彩扮莲花落 ]] ”并分角色扮演人物演唱故事的形式,并且莲花落的表演形式也有很大的突破,由原来一人饰演多个角色、采取跳进跳出的演出方式,逐渐演变为多人多角、分别上场、多场曲目的戏剧演出方式,完成了由单纯的“腔”向复杂的“戏”的过渡,至此落腔已有戏剧雏形。在由“腔”向“戏”的过渡期内,有一位姓赵的艺人彩扮“莲花落”立下了赫赫功劳,他将内黄本地的民间小曲巧妙地与“莲花落”相结合,并把当时的曲调板式固定下来,带领其他艺人逢年过节化妆上台演出一些短小的节目,颇受欢迎,群众谓之“内黄落子”。 赵艺人等一批落腔创始人创编了大量的落腔剧目,使落腔在内黄及周边地市广为传播。
清 [[ 道光 ]] 、 [[ 咸丰 ]] 年间,落腔在 [[ 安阳 ]] ——内黄一带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演唱落腔。《[[武安县志]]》记载:“清咸丰初年(公元1851年),武安艺人李希顺曾先后四次来到内黄,寻找赵艺人,求学落腔”。说明当时的落腔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另外,落腔的流行和当时的时势不无关系。十九世纪末,内黄及附近等地饱受战乱,加上天灾人祸,广大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至使一些人投身于戏班,以学艺演出谋生。这时期,落腔的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家庭故事,内容通俗易懂,乡土气息很浓,老百姓看着戏往往就能想起自己家中的事,因此大家极为喜欢,再加上表演落腔的服装和道具相对简便易置,两三人便可搭班演出,所以落腔发展很快。 据《[[河南省落腔音乐集成]]》记载,清朝同治年间,内黄县碾头大地主吴三麻子组建了一个落腔班社,他收留了河北武安的艺人贾成全,加上当地的一些落腔艺人,在碾头办起窝班,一边演戏,一边收徒,其规模一度成为内黄最大的落腔班社。碾头窝班共办过三期,招收学徒百余人。后来成为落腔知名艺人的 [[ 赵清文 ]] 、 [[ 王海昌 ]] 等人都曾在碾头窝班中学过艺。但由于战乱,碾头班被迫解散,不过该班社在落腔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可以说是碾头班让落腔红遍了黄河故道。但此时的落腔只是活跃于广大农村的“高台”之上,很少在大一点的城市演出。由于 [[ 京剧 ]] 、 [[ 梆剧 ]] 、 [[ 评剧 ]] 等主要剧种的排挤,像落腔这种民间剧种根本无法登入大雅之堂,更无法占据大一点的城市和好一点的剧院,至多是在城市一角的席棚戏院里演一下。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河南新志]]》载:“落子腔……简单猥鄙,每数人为台,演于太行山之荒村。……若思神、迷信、男女淫污之剧、以 [[ 花鼓 ]] 、 [[ 猕猴戏 ]] , [[ 二架弦 ]] , [[ 安阳腔 ]] 、 [[ 锣锣戏 ]] 及各都市之男女合演者为最”。所以落腔在当时只是一种民间大众的娱乐项目,是不被官方承认的一种戏曲,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它的大众性和下层人民的独创性,也反映了当时落腔是受广大群众欢迎的、风格独特的民间艺术。在其流行区域,一些传统的剧目如《[[蓝桥会]]》《[[小二姐做梦]]》《[[小喜只赶嫁妆]]》等,都反映了民间的日常生活和下层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婆媳关系、婚恋嫁娶、劳动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清末,落腔盛行,豫北各地班社普遍建立,此时期落腔的声腔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三大流派。它们分别是以 [[ 安阳 ]] 、 [[ 林县 ]] 、 [[ 成安 ]] 、 [[ 临漳 ]] 为中路,称落子腔;以武安、涉县为西路,称武安落子;以 [[ 内黄 ]] 、 [[ 魏县 ]] 、 [[ 清丰 ]] 、 [[ 南落 ]] 、 [[ 滑县 ]] 、 [[ 濮阳 ]] 为东路,称落腔。这三个流派各有特点,西路武安落子声腔层次多变起伏跌宕,行腔高昂嘹亮;中路落子腔发音较平,然而唱腔粗犷讲究偷字闪板擅唱花腔;东路落腔平稳古朴,吐字清晰,长于悲剧。民国初期,在内黄的落腔班社犹如雨后春笋,发展相当迅速。以杨兆林为管事的碾头科班,以段珍为管事的北街戏班,以及迁民屯戏班、杜村戏班、南野庄戏班等,有名有号的就不下20家,还有许多临时搭建的社班。一时间,内黄落腔异常热闹,各乡各村基本都有一套可以上台演出的落腔班子。但此时的落腔剧目还没有太大的改变。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当时,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所提倡的“戏剧改良”思想,逐步深入到河南戏曲界。河南省政府教育部门明确的指出将戏剧作为辅助教育的工具。“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省会开封成立了‘新剧团’,演出了一些宣扬爱国、反封建的改良文明戏。首开‘河南戏剧改良’之风。同年京戏长庆班新排的劝化醒世新戏《[[黑籍冤魂]]》在丰落园演出,在 [[ 开封 ]] 以至河南戏剧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河南地方戏的改良产生了重要影响。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 [[ 冯玉祥 ]] 主持豫政以后,积极倡导通俗教育和‘戏剧改良’,并以河南教育厅名义于1928年先后公布了《[[河南各县戏剧训练章程]]》《[[河南省教育厅审查回审查戏曲办法]]》《[[河南省各县改良戏曲委员会简章]]》等”。内黄落腔积极响应省政府的号召,并在戏曲的题材上作出了很大改革,主要表现在戒烟、戒赌、放脚、反包办婚姻等方面。此外,在和各地的戏曲相互交流中,落腔取长补短,不仅增加了很多剧目,而且在舞台设计、表演动作和人物造型上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随着交流越来越广泛,落腔的演出区域也逐渐扩展到山东、河北等地。但从其题材的广度和针砭的深度上看,它还处于民主主义的初级阶段,未能触及到社会的根本。
==抗战时期==
2019年3月16日至17日,河北省邯郸市魏县落腔剧团参加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办的戏曲非遗专场演出。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g0394tk5hkh|480|270|qq}}
<center>2017安阳元宵戏曲晚会 落腔《打定生》</center>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980 戲劇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