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58
次編輯
變更
潮州刺绣
,创建页面,内容为“ 潮州刺绣是广东潮州地区汉族民间工艺之一,自明清以来甚为鼎盛,尤其是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包括广…”
潮州刺绣是广东潮州地区汉族民间工艺之一,自明清以来甚为鼎盛,尤其是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包括广绣、潮州的潮绣)、四川的蜀绣等因为刺绣艺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因而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潮绣具有鲜明的汉族文化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五个字,即铺、垫、钉、接、缀。潮绣的题材除了人物、花鸟、动物走兽、器皿、博古、龙凤之外,经常用鱼虾以及南国的佛手、菠萝、林檎等瓜果这一类题材,甚有特色。
==基本简介==
潮州刺绣是[[广东]]潮州地区汉族民间工艺之一,自明清以来甚为鼎盛,尤其是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包括广绣、潮州的潮绣)、四川的蜀绣等因为刺绣艺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因而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粤绣历史悠久,主要分为广州刺绣和潮州刺绣两大派系。潮州刺绣简称为潮绣,主要包括以潮州市为中心的整个潮汕地区。
==历史记载==
唐·苏鹗《杜阳杂编》载:贞元元年(785),南海奇女子卢眉娘在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点划分明,细如毫发”。秦、汉时,潮州曾隶南海郡,但隋代已置南海县,故上文之“微绣奇女”,其籍里应属南海县。不过唐代岭南绣艺既已如此精细,同处一道(省)的潮绣多少能得其沾溉、影响,似在情理之中。
最早提及潮州刺绣的文献,是宋宝二年(1254)潮州知州陈炜《题湖平石壁》诗(诗刻今存潮州葫芦山中麓),其颈联:“朱幡影里绣屏好,绿盖香中画舫行。”意思是:太守夏日游湖,画舫在绿漪荷香中徐行,微风轻拂,在丽日辉映下展示出一幅幅精美的绣屏。迟至明代,则可知在嘉靖万历年间,刺绣已经是潮州妇女所熟稔的手工。如明代潮州戏文:嘉靖四十五年(1566)刻本《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全集》中,有“五娘刺绣”一出,写五娘在闺中思念恋人陈三,婢女益春请她刺绣解闷。
据记载,潮绣在明朝民间已经非常普及,民间用的枕头巾、手帕、被、鞋、衣服以及官服、官袍等都可以看到潮州绣花。民间的迎神赛会,祭祀的神袍,不但数量多,而且工艺精美,这时县府衙门已经设立了专职绣花匠,说明明朝时期潮绣已经非常发达。
万历刻本《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中,也有“金花挑绣”一出。这两出戏,非常具体地描写了明代潮州民间刺绣的种种情况。妇女在绣房、绣厅刺绣,依绣床,张绣箧,针黹用具针线箱、剪刀、金针、五色绒共线,还有用来画花的粉笔。绣品内容,有孤鸾戏牡丹、鹦鹉枝上宿、犀牛望月、四时光景等等,正是民间工艺美术最常见的题材。到清代,地方志书对潮州刺绣也多有记载。乾隆《[[潮州府志]]》“术业”条说:“妇女多勤纺绩,凡女子十一二龄,其母即为豫治嫁衣,故织纫刺绣之功,虽富家不废也。”
潮绣就是在这样一种厚实的民间工艺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清代乾嘉时期,本地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为潮绣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宗族和宗教祭祀的热烈,与此并生的地方戏剧的繁荣,造成对刺绣的需求,以刺绣为业的店铺应运而生。据潮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潮州市志》记载,乾隆时期潮州已有绣庄二十余间,分布在城外西门的天地坛、布梳街和开元寺附近,“绣品出口至南洋群岛等地。至咸丰年间,潮绣品年出口值在1000万元以上。”潮州的刺绣工艺开始商业化。而商品竞争又促使刺绣艺人用心钻研技艺,并学习吸收外地绣种的长处,潮州的刺绣水平因此得到迅速提高,有了自己鲜明又比较稳定的风格特征。潮绣这一流派于是形成。
==艺术特色==
潮绣具有鲜明的汉族文化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五个字,即铺、垫、钉、接、缀。所谓铺,就是在一张画稿上,将需要薄垫或垫底的地方用粗纱平铺一层;垫,就是用纸棉絮进行垫底,呈浮雕状,突出物象;钉,就是在铺线或者在垫钉、垫棉上钉上金线、银线;贴,就是将物象拆分成小块钉绣,而后把已经绣好的各个部分进行拼贴成整体,成为整幅;缀,就是在整幅作品组合完成之后,进行调整修饰,点缀配物,如同中国画调整修饰画面一样。这五种绣艺的技术处理,常常使绣品呈现象浮雕似的艺术效果:立体、金碧辉煌、构图饱满。潮绣的艺术特色具有与苏绣、湘绣、蜀绣不同之处,是潮绣最大特色具有立体感。
==内容种类==
潮绣题材内容与图案纹样,独具特色。潮绣既是民间艺术品又是实用欣赏品。它在明清时期,既不受文人画的影响,又未受外洋艺术渗透的冲击。即使在现代,新美术工作者的介入,也难于改变其固有的民间刺绣的特色。这主要的原因是: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有一批从事刺绣设计的画师,他们扎根于民间,融会了潮州木雕、潮绣、潮州木偶等民间工艺,形成了丰满浮凸、有起伏而又多变化、有条理而不紊乱、色彩富丽、组织细蜜、丰富多彩的总体风格,给人以高贵典雅、热闹欢乐的艺术效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潮绣与其他绣品的功能不同,主要在官方和民间。
潮绣与其他绣品包括苏绣、湘绣,在历史上用项及其功能不同:苏绣、湘绣主要是服务于宫廷、官员的服饰,而潮绣则服务于当地的民居、祠堂、庙宇的装饰为主。一句话,潮绣是从远观效果出发,因此整体感觉比较粗犷;而官服给人的感觉是近距离的,其绣艺比较精致,用途不同,欣赏角度不同,也产生不同的效果。潮绣沉重、粗犷、耐看,与整个建筑物相结合,产生金碧辉煌的效果,显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
潮绣的题材除了人物、花鸟、动物走兽、器皿、博古、龙凤之外,经常用鱼虾以及南国的佛手、菠萝、林檎等瓜果这一类题材,甚有特色。
潮绣由于绣制材料的差异,可以区分出五种绣种,既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绒绣,线绣以及洋金银线绣。用金、绒相结合叫混合绣;以金银线为主,色绒线为辅叫钉金绣;用电光纱或化纤类线来绣叫线绣;以及用头发绣的,叫头发绣。总之,潮绣所用材料比别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