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潘礼德

增加 6,146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潘礼德' ''<br><img src=" http://image13.m1905.cn/uploadfile/2013/0419/thumb_1_300_410_20130419092158274.jpg " width="280"></center><small>[ https://www.1905.com/mdb/star/1539366/ 圖片來 自1905电影网 ]</small>
|}
|暱稱 =
|其他藝名 = 里希·帕恩
|國籍 = [[ 柬埔寨]]
|民族 =
|籍貫 =
第56届戛纳电影节François Chalais Award<br>
第26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提名)<br>
第70届 [[ 柏林国际电影节 ]] 遇见单元最佳纪录片
}}
'''潘礼德'''(Rithy Panh),1964年4月18日出生于柬埔寨金边,柬埔寨导演、编剧、制片人。
1989年,独立执导个人首部纪录片《 [[ 场地2 ]] 》。1994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稻田里的人们》,该片入围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1998年,自编自导战争电影《 [[ 战后的一夜 ]] [1] ,该片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2000年,执导纪录片《 [[ 游魂之地 ]] [2] 。2003年,执导纪录片《S21-红色高棉杀人机器》,该片获得第16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2007年,执导纪录片《 [[ 纸包不住火 ]] 》,该片获得第20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 <ref>[3http://ent.sina.com.cn/m/f/2007-12-02/08501816234.shtml 欧洲电影奖揭晓 《四月三周两天》大获全胜(图) ] 新浪娱乐</ref>
2011年,执导纪录片《杜赫:炼狱魔王》 <ref>[4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68216 断片| 家人被屠杀、劳改四年,没人比他更适合讲述红色高棉 ] 澎湃新闻</ref> ,该片入围第38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纪录片奖。2013年,执导纪录片《 [[ 残缺影像 ]] <ref>[5https://ent.ifeng.com/movie/special/canqueyingxiang/ 以革命的名义之《残缺影像》] 凤凰网</ref> ,该片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一种关注大奖 <ref>[6http://ent.sina.com.cn/m/f/2013-05-26/06543929228.shtml 戛纳一种关注单元:《残缺影像》获大奖 ] 新浪</ref> 。2017年,担任纪录片《 [[ 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 》的制作人 <ref>[7https://variety.com/2017/film/reviews/first-they-killed-my-father-review-angelina-jolie-1202545717/ Film Review: ‘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 variety</ref> 。2020年2月29日,执导的纪录片《辐射》获得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遇见单元最佳纪录片奖 <ref>[8http://ent.sina.com.cn/m/f/2020-03-01/doc-iimxyqvz6877624.shtml 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 新浪网</ref>
== 人物经历 编辑 播报潘礼德潘礼德(7张)==1975年,在潘礼德11岁时,潘礼德的祖国柬埔寨开始了波尔布特领导下的红色高棉统治。他的家人在大屠杀中离世,而他也被关进了劳改营。<br>1979年,从劳改营逃出,并在泰国短暂逗留。<br>1980年,以孤儿的身份前往法国,在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学习电影 [4] <br>1989年,潘礼德以泰国柬埔寨难民营为题材,独立执导了个人首部纪录片《场地2》。<br>1994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稻田里的人们》,该片入围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br>1998年,自编自导战争电影《战后的一夜》 [1] ,该片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br>2000年,执导纪录片《游魂之地》 [2] <br>2003年,执导纪录片《S21-红色高棉杀人机器》 <ref>[9https://news.ifeng.com/a/20150428/43646638_0.shtml 不是昭雪的诉状 是残忍的诗歌 ] 凤凰网</ref> ,他以当年大屠杀的幸存者的身份,用远距离的心态看待事件,抓住了事件的形态,获得第16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弗朗索瓦·加莱奖。<br>2005年,执导战争纪录片《被烧毁的剧院的演员们》 [10] <br>2007年,执导纪录片《纸包不住火》 [11] ,该片获得第20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 [3] <br>2008年,执导由 [[ 伊莎贝尔·于佩尔 ]] [[ 加斯帕德·尤利尔 ]] 共同主演的剧情电影《 [[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 》。<br>2011年,执导纪录片《杜赫:炼狱魔王》 [4] ,该片入围第38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纪录片奖。<br>2013年,执导由兰德尔·杜丝、让-巴蒂斯特·普山合作主演的纪录片《残缺影像》,该片讲述了1975年至1979年间柬埔寨共产党红色高棉统治时期,柬埔寨国内发生大规模屠杀的经过 [5] ,入围第8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ref>[12https://ent.ifeng.com/movie/news/occident/detail_2014_01/17/33106220_0.shtml 第86届奥斯卡奖提名揭晓 《宗师》憾别最佳外语片 ] 凤凰网</ref> 、第26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一种关注大奖 [6] 。<br>2015年,执导纪录片《法国,我们的祖国》。<br>2016年,执导由兰德尔·杜丝主演的剧情电影《放逐》,该片入围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眼睛奖。<br>2017年,担任纪录片《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的制作人,该片由安吉丽娜·朱莉执导 [7] <br>2018年,自编自导纪录片《 [[ 无名冢 ]] 》。<br>2020年,执导由 [[ 安德烈·维尔姆斯 ]] 主演的纪录片《辐射》 <ref>[13https://www.1905.com/news/20200301/1441906.shtml 第70届柏林电影节落幕 伊朗导演折桂 ] 1905电影网</ref> ,该片入围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ref>[14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1-29/doc-iimxxste7508096.shtml 第70届柏林电影节公布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 ] 新浪网</ref> ,获得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遇见单元最佳纪录片奖 [13]
==主要作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br><img src=" http://i2.sinaimg.cn/ent/m/f/2013-05-26/U3088P28T3D3929228F326DT20130526091058.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ent.sina.com.cn/m/f/2013-05-26/06543929228.shtml 圖片來自新浪娱乐 ]</small>
|}
'''导演作品'''
|}
'''编剧作品'''
{| class="wikitable"
|-
!时间 !!名称 !!类型
|-
|2020年 ||《辐射》 ||纪录片
|-
|2018年 ||《无名冢》 ||纪录片
|-
|2013年 ||《残缺影像》 ||纪录片
|-
|2011年 ||《杜赫:炼狱魔王》 ||纪录片
|-
|2011年 ||《饲育》 ||纪录片
|-
|2008年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电影
|-
|2007年 ||《纸包不住火》 ||纪录片
|-
|2005年 ||《被烧毁的剧院的演员们》 ||纪录片
|-
|2003年 ||《S21红色高棉杀人机器》 ||纪录片
|-
|2003年 ||《吴哥人民》 ||纪录片
|-
|2002年 ||《Wide Angle》 ||纪录片
|-
|2001年 ||《Que la barque se brise, que la jonque s'entrouvre》 ||纪录片
|-
|2000年 ||《游魂之地》 ||纪录片
|-
|1998年 ||《战后的一夜》 ||电影
|-
|1994年 ||《稻田里的人们》 ||电影
|-
|1989年 ||《场地2》 ||纪录片
|-
|}
 
'''制作作品'''
{| class="wikitable"
|-
!时间 !!名称 !!类型
|-
|2020年 ||《辐射》 ||纪录片
|-
|2019年 ||《浮俘》 ||纪录片
|-
|2017年 ||《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纪录片
|-
|2014年 ||《大门》 ||纪录片
|-
|2014年 ||《The Storm Makers》 ||纪录片
|-
|}
'''剪辑作品'''
{| class="wikitable"
|-
!时间 !!名称 !!类型
|-
|2020年 ||《辐射》 ||纪录片
|-
|2013年 ||《残缺影像》 ||纪录片
|-
|2011年 ||《杜赫:炼狱魔王》 ||纪录片
|-
|2011年 ||《饲育》 ||纪录片
|-
|}
 
'''摄影作品'''
{| class="wikitable"
|-
!时间 !!名称 !!类型
|-
|2018年 ||《无名冢》 ||纪录片
|-
|2011年 ||《杜赫:炼狱魔王》 ||纪录片
|-
|2003年 ||《S21红色高棉杀人机器》 ||纪录片
|-
|}
 
==获奖记录==
'''戛纳国际电影节 '''
{| class="wikitable"
|-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获奖结果
|-
|2016|| 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眼睛奖 ||放逐 ||提名
|-
|2013 ||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一种关注大奖|| 残缺影像 ||获奖
|-
|2003|| 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弗朗索瓦·加莱奖|| S21-红色高棉杀人机器 ||获奖
|-
|1998 ||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 ||战后的一夜|| 提名
|-
|1994 ||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稻田里的人们 ||提名
|-
|}
 
 
'''柏林国际电影节 '''
{| class="wikitable"
|-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获奖结果
|-
|2020 ||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辐照|| 获奖
|-
|2020 ||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辐照 ||提名
|-
|}
 
'''欧洲电影奖'''
{| class="wikitable"
|-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获奖结果
|-
|2013 ||第26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 ||残缺影像|| 提名
|-
|2007 ||第20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纸包不住火|| 获奖
|-
|2003 ||第16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 ||S21-红色高棉杀人机器|| 获奖
|-
|}
 
'''法国电影凯撒奖 '''
{| class="wikitable"
|-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获奖结果
|-
|2016 ||第41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纪录片奖|| 残缺影像 ||提名
|-
|2013|| 第38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纪录片奖 ||炼狱之王|| 提名
|-
|}
 
'''伦敦国际电影节 '''
{| class="wikitable"
|-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获奖结果
|-
|2013 ||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残缺影像|| 提名
|-
|}
 
'''奥斯卡 '''
{| class="wikitable"
|-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获奖结果
|-
|2013 ||第8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残缺影像|| 提名
|-
|}
 
'''影视类 '''
{| class="wikitable"
|-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获奖结果
|-
|Jan-22 ||第7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387987354381714&wfr=baike 柏林电影节公布主竞赛片单,海清主演国产片《隐入尘烟》入围 ]新京报</ref>||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提名
|-
|Feb-22 ||第7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艺术贡献银熊奖<ref>[https://www.163.com/ent/article/H0D4MENF00038FO9.html 第72届柏林电影节获奖名单出炉 洪尚秀作品获银熊奖 ]网易新闻</ref>||《一切安好》|| 获奖
|-
|}
==人物评价==
在电影《残缺影像》中,用五彩卡通感的粘土人偶来表现一段沉重的历史,这本就是一个天才的想法,而导演潘礼德的执行力也分毫不弱。他让静止的人偶进行“演出”,制造了一种简洁的美感。他充分动用了镜头内外的空间,偶尔动用的一些特效虽简单,效果却非常出色。静态的画卷非常需要声音的支持,而在这方面该片完成得很到位。独白贯穿始终,不仅是对事实的描述,还有对心理的勾画,大大丰富了影片的内在,将之单拆出来就是一篇章文笔优美、饱蘸哀思的文章。逼真的环境音效也使观众融入片中的情境中。在该片的结尾,导演跳出本国的屠杀史,对整个人类的困境进行批判,堪称升华全片的妙笔 [16] (《看电影》评)。
 
==参考文献==
[[Category:導演]]
[[Category:編劇]]
4,68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