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杨楫

增加 3,499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杨楫</big>'''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杨楫</big>'''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07/cfcfde784f9d41049330df723e6a89c0.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oMmLkElbkTkKIMkbELjbgQmLkElbcTkKILmrELjb8TkKIKmrELjbkImUHpGz2IOzXejb0Ew%20dByOsG0OV%2FzPsGwOVFmTbxFE6IOzXejb0Ew%20dByOsGw%20dBxfsGwOVFmUHpGHIElKJLzO5Nj%20lHzo%3D%3D_-2075130938&query=%E6%9D%A8%E6%A5%AB 来自 牛游戏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中文名字:
| align= light|

|}
杨楫(1142-1213),字通老,学者称悦堂先生,南宋福建长溪县潋村(今福鼎县秦屿冷城)人。宋代理学家,朱熹弟子。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中进士,累官司农寺簿,除国子博士,寻出湖南提刑江西运判。著《奏议》、《悦堂文集》。与杨方、杨简同为朱熹高足,时号“三杨”。[1]

中文名 :杨楫

别名 :字通老

所处时代:南宋

外文名 :yangji

出生地 :福建长溪县潋村

'''目录'''

1主要事迹

2事迹简介

3著作

==1主要事迹==

任莆田县尉时,闽帅程叔达“移县括逃田”,杨楫屡次上疏指责其过失,叔达表面信服而心不悦,俟杨秩满至其府告辞时,叔达怒曰:“尉格帅命乎?”杨楫徐徐陈对,无所屈。于是被罢官而归。漕使林祈深感杨楫节直可钦,遂上书朝廷荐举他。此后,杨楫官至司农寺簿。任职期间,他上札朝廷,力倡“进君子,退小人,勿徇左右之请,以重中书之权”,“奖廉静之操,禁奔竞之风”。其言深得朝中直臣赞许,遂“除国子博士,转少卿”。其时,台臣中有人以私事相扰,杨楫严拒之,曰:“台有纪纲,学有规矩,当各守其职。”后来,杨楫出知安庆,移湖南提刑、江西运判,所到之处政声颇著。杨楫弘扬朱熹理学,早年入朱熹之门。朱子见其专心致志,为学不倦,遂倾力传授。

==2事迹简介==

绍熙五年(1194年),朱子因受权臣韩佗胄迫害,归隐建阳考亭讲学。杨楫诣门求教,朱熹遂将自撰部分文稿交给他,嘱其迅即整理付梓刊行。杨楫受托,便日夜劳作不息;还为朱熹的力作《楚辞集注》题跋。此跋阐述朱熹注《楚辞》之缘,表达对其横遭迫害之同情。庆元二年(1196年),朱熹被诬推行“伪学”,“庆元党禁”因此而起。杨楫请朱熹至其邑避难讲学。翌年,杨楫将朱熹迎至潋村(今冷城)家中,并和邑人高松(朱熹高足)设石湖观(在冷城附近)请朱讲学。不久,朱熹赴浙江雁荡、天台,杨楫一路随行,取道桐山。经高松故里西园(今西门)时,师徒同登双髻一览轩,朱熹在一览轩作闽东之行最后一次讲学。朱熹抵浙后,旧病复发。时值庆元五年(1199年)秋冬之交,欲返建阳。杨楫悉闻之,聚甚乐,比旧顿进,知有切磋之益”。朱熹病逝后,杨楫悲恸不已,遂在石湖观供朱熹像,每逢朱熹忌日便往奉祀。杨楫卒于朝散郎任上,葬于福鼎草堂山下礼澳。邑人将他祀于石湖观。

==3著作==
生前著有奏议《悦堂集》。

参考资料:
1.
陈荣捷.朱子门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词条标签:
人物
==视频==


==参考来源==
32,8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