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杨至诚

增加 1,240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杨至成.jpg|250px|缩略图|右|[http://www.gov.cn/gjjg/images/images/00188b27c9090ae3512902.jpg 原图链接][http://www.gov.cn/gjjg/2009-01/23/content_1213363.htm 图片来自中国政府网]]]
 '''杨至成'''(1903.11.30-1967.2.3) <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27%27%27%E6%9D%A8%E8%87%B3%E6%88%90%27%27%27%EF%BC%881903.11.30-1967.2.3%EF%BC%89 '''杨至成'''(1903.11.30-1967.2.3)],www.mzsis.com/h...- 2022-8-24</ref> ,学名杨序清,1903年11月30日出生于三穗县一个[[侗族]]农民家庭 <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E5%AD%A6%E5%90%8D%E6%9D%A8%E5%BA%8F%E6%B8%85%EF%BC%8C1903%E5%B9%B411%E6%9C%8830%E6%97%A5%E5%87%BA%E7%94%9F%E4%BA%8E%E4%B8%89%E7%A9%97%E5%8E%BF%E4%B8%80%E4%B8%AA%5B%5B%E4%BE%97%E6%97%8F%5D%5D%E5%86%9C%E6%B0%91%E5%AE%B6%E5%BA%AD 学名杨序清,1903年11月30日出生于三穗县一个[[侗族]]农民家庭],www.guoxuemap.com/l...- 2020-11-30</ref>。投身革命后,他一生戎马生涯,身经百战 在40多年革命<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6%8A%95%E8%BA%AB%E9%9D%A9%E5%91%BD%E5%90%8E%EF%BC%8C%E4%BB%96%E4%B8%80%E7%94%9F%E6%88%8E%E9%A9%AC%E7%94%9F%E6%B6%AF%EF%BC%8C%E8%BA%AB%E7%BB%8F%E7%99%BE%E6%88%98%E3%80%82%E5%9C%A840%E5%A4%9A%E5%B9%B4%E9%9D%A9%E5%91%BD&_ast=1664891352&_asf=www.sogou.com&w=01029901&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duppid=1&cid=&s_from=result_up 投身革命后,他一生戎马生涯,身经百战。在40多年革命 ],龙源期刊网 - www.qikan.com.cn/a...- 2022-7-13</ref>  生涯中,他大部分时间从事 [[ 军事 ]] 后勤领导工作和军校教育工作,是我军[[后勤]]工作的主要开拓者和重要领导人,被誉为中国军队的“后勤之父”;同时也是我军军校   建设的著名拓荒者和[[教育家]]。新中国建立后不久,毛泽东曾当面赞扬杨至成是老后勤和搞建设的行家。而[[刘伯承]]和[[叶剑英]]元帅更是赏识他后勤管理和军校   建设的经验与才能,并把他当作自己的得力助手来任用,多次把筹建军校的重要任务交给他去完成。这些都体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对他抓后勤工作和军校建   设的突出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70835/175641/175642/10499877.html 人民网.党史频道]</ref>
== 个人简介 ==
杨至成原名[[杨序清]]。1903年11月30日生于[[贵州省]]三穗县木界村一个富裕大户人家。7岁开始读私塾。1921年毕业于省立农业中学。1923年在重庆入川滇黔联军,任军需官。1926年春随联军到广东,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同年经[[周逸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春正当[[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时,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反击叛军夏斗寅部的战斗。后被派到由[[贺龙]]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3师任连政治指导员。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部队南下广东作战失利后任连长,随部艰苦转战于闽粤赣湘边。1928年春参加湘南起义,在与前来镇压起义的国民党军许克祥部作战中右腿受伤。同年4月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后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28团1营4连连长。在参加反国民党军“进剿”作战中腹部受伤,随即在反“会剿”作战中兼任留守处主任,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负责伤病员的管理工作,解决给养和医药供应。1929年1月随红4军向赣南、闽西进军,任军部副官长。1930年起任红12军副官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务部部长,中央军命军事委员会总经理部兼红军总兵站主任、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先后组织建立了中央苏区的“赤色邮政”,红军的有线电话网和无线电通讯联络,建立了枪械、弹药、被服、纺织、鞋袜、卫生材料等20余个工厂,建立和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保障红军的物资供应,并创办了后勤学校。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虽遭受“左”倾领导人的错误打击,被降为供给部科员,但仍勤勤恳恳做好组织分配的每一项工作。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任中革军委先谴工作团主任。到陕北后,任军委采办处主任和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参加东征、西征战役。1936年12月任军委后勤部部长兼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兵站部部长。
杨至成原名[[杨序清]]。1903年11月30日生于[[贵州省]]三穗县木界村一个富裕大户人家。7岁开始读私塾。1921年毕业于省立农业中学。1923年在重庆入川滇黔联军, 任军需官。1926年春随联军到[[广东]],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同年经[[周逸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春正当[[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时,在武汉中 央军事政治学校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反击叛军夏斗寅部的战斗。后被派到由[[贺龙]]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3师任连政治指导员。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 起义部队南下广东作战失利后任连长,随部艰苦转战于闽粤赣湘边。1928年春参加湘南起义,在与前来镇压起义的国民党军许克祥部作战中右腿受伤。同年4月随[[朱 德]]、[[陈毅]]到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后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28团1营4连连长。在参加反国民党军“进剿”作战中腹部受伤,随即在反“会剿”作战中兼任留守 处主任,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负责伤病员的管理工作,解决给养和[[医药]]供应。1929年1月随红4军向赣南、闽西进军,任军部副官长。1930年起任红12军副官长,中央  军事政治学校校务部部长,中央军命军事委员会总经理部兼红军总兵站主任、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先后组织建立了中央苏区的“赤色邮政”,红军的有线电话网 和无线电通讯联络,建立了枪械、弹药、被服、纺织、鞋袜、卫生材料等20余个工厂,建立和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保障红军的物资供应,并创办了后勤学校。在中央 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虽遭受“左”倾领导人的错误打击,被降为供给部科员,但仍勤勤恳恳做好组织分配的每一项工作。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长征。1935年1 月遵义会议后,任中革军委先谴工作团主任。到陕北后,任军委采办处主任和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参加东征、西征战役。1936年12月任军委后勤部部长兼红军前敌 总指挥部总兵站部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黄河两延(延长、延川)卫戌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1938年冬因积劳成疾赴苏联就医。1939年起先   后入苏共远东局党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与[[刘亚楼]]、[[卢冬生]]等准备经蒙古回国,但由于边境地区遭日军严密封锁,被迫滞留 [[乌兰巴托]],靠卖苦力甚至讨饭为生,历尽千辛万苦。1946年1月回国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政治委员。一边组织领导后勤工作支援东   北解放战争,一边组织建设后勤学校和开展军工生产,初步奠定了东北部队物资供应的基础建设。1948年任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大力组织扩建军需工厂、兵站、医   院和仓库,为部队进行辽沈、平津战役提供了物资保障。 1949年夏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先后任华中军区和中南军区军需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部长、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在中南地区组织领导 创建各类军需工厂、仓库、医院和学校,同时组织接收和发展了地方轻工业。1955年调任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1958年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部 长。1962年任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67年2月3日在北京病逝。<ref>[http://www.gov.cn/gjjg/2009-01/23/content_1213363.htm 中国政府网]</ref>==视频==
1949年夏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先后任华中军区和中南军区军需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部长、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在中南地区组织领导创建各类军需工厂、仓库、医院和学校,同时组织接收和发展了地方轻工业。1955年调任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1958年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1962年任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67年2月3日在北京病逝。<ref>[http://www.gov.cn/gjjg/2009-01/23/content_1213363.htm 中国政府网]</ref>
== 参考来源 ==
<references />
31,3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