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鼓声咚咚响(137)吴开岭

增加 9,428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鼓声咚咚响(137'''<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鼓声咚咚响(137'''<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313782/pexels-photo-313782.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鼓声咚咚响(137》'''是[[中国]]当代作家吴开岭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鼓声咚咚响(137===

应笔友之邀,游览了位于高邮南门大街的鼓楼。

登临顶层后,有一面大鼓放置在鼓架上,旁边放着鼓槌。对鼓情有独钟的我,拿起鼓槌,擂了一通,大鼓发出咚咚的悦耳响声。鼓声像一把神奇的铁锤,敲开了尘封在[[岁月]]中的往事。

小时候,最爱见到的就是走家串户,拿着货郎鼓的“换糖人”。所谓“换糖人”就是做炒米糖生意的手艺人,在里下河地区还是比较常见的。

家乡的“换糖人”用扁担挑着两只箩筐, 一只箩筐里用来放废旧品,另一只箩筐上放一只木盒子,盒子里放着孩子们爱吃的炒米糖。炒米糖是家乡的一道小吃,做法并不复杂,但对孩子们却有着巨大的诱惑。炒米糖,可以用钱买,也可以用破烂品换。物质匮乏的年代,小毛孩子是不可能有钱的,我们就捡一些破烂储存着,盼着“换糖人”早点来。“换糖人”很会招揽生意,一到村庄,或者见到孩子们,就高声吆喝着“换糖吃了”,而手里的货郎鼓,则使劲地摇着,发出咚咚响的鼓声。听见鼓声,三五成群的孩子们便流着口水涌了过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切成一块一块的炒米糖。孩子们带着捡来的废铁农具、破塑料盆、烂塑料布,还有破锅等,喜笑颜开地从“换糖人”那里换炒米糖吃。一会儿的功夫,“换糖人”木盒里的炒米糖就没了,而“换糖人”的箩筐里,则装满了废旧品。

咚咚响的鼓声,听在我的耳朵里,转悠在我的小小脑袋瓜里,我觉得货郎鼓就是一件“宝物”。我多么想拥有一把货郎鼓啊!因为拥有它,我就会像换糖人一样,摇响四里八乡,摇出一块又一块的炒米糖!

一把货郎鼓,那是我儿时的梦!

我终究还是拥有了一面小鼓,是一个很漂亮的玩具,是姨外婆送我的礼物。姨外婆是外婆的妹妹,是位长相端庄而又慈祥的老人,时不时地给我们家一些帮衬。她家住在小镇上,开了家小货铺。小货铺卖一些日杂品,以及孩子喜欢的小玩具,如:塑料枪(刀)等。快念小学的时候,我随[[母亲]]去看望姨外婆,姨外婆很喜欢我,她见我盯着货铺上的玩具,便会心地笑了。回家后,母亲拿出一双鞋和一面小鼓递给我,告诉我是姨外婆送给我的。鞋不是农村常见的布鞋,是非常洋气而又结实的耐克鞋。然而,我的一双不大,但却不安份的“铁脚”,很快就将鞋底磨穿了,母亲看了直叹气。可是,作为孩子,这又与我何关呢?我真正在乎的是那面小鼓,小鼓红色的鼓身,黄色的鼓膜,左右鼓身上各用一根红线系着一个绿色的小珠子,一根比筷子小一点的红色鼓柄。用双手夹着鼓柄,前后搓动, 绿色的小珠子就撞击在黄色的鼓膜上,发出咚咚响的声音。真是一面漂亮,好玩的小鼓啊!上学的时候,我带着小鼓, 鼓声咚咚响,迎来的是同学们的一双双羡慕的眼神。睡觉的时候,我将小鼓的鼓柄捏在手心,听着咚咚响的鼓声才能进入梦乡。这面小鼓,它是我童年记忆中最拿得出手的玩具,我称它为“货郎鼓”。小鼓,圆了我童年的梦,甜甜的炒米糖,亲亲的姨外婆,都在鼓声的回响里闻得见,看得见。

咚咚响的鼓声,送走了我的金色童年,也如影随形地伴我迈进了青葱岁月。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高邮农村经常有跑场子的业余淮剧团。剧团演员人数不多,少的三五人,多的十来人,但在农村却很受欢迎。母亲爱看淮剧,经常带着我去看戏。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母亲和大多数的观众一样没有[[文化]],既是个戏迷,又是个戏盲,而我又是孩子,故而娘俩都喜欢看剧情热闹的戏。至于演的如何,也就并不重要了。那时的戏,也很迎合这种口味。戏进入高潮的时候,一阵咚咚响的鼓声,大腕主角顶盔掼甲,威风凛凛,骑马(道具)登台亮相,率领三军,征战沙场。枪来刀往,必斩敌于马下,换来观众阵阵的叫好声。孩子总是崇拜英雄的,听到那咚咚响的鼓声,我[[感觉]]我是那百万军中斩敌将首级的上将军。

读初中的时候,我迷恋上了古典战争小说,也特别爱听收音机中的扬州评书,就像现在的一些孩子[[喜欢]]上网一样。小说中提到战争中战鼓的情节是很多的,也让我对战鼓兴趣更浓。如:《三国演义》中,张飞擂鼓助威,关羽力斩蔡阳于马下;《杨家将》中,佘太君擂鼓助威,指挥作战;《岳飞传》中也多处提到擂鼓助威,抗击金兵。三通鼓响,不胜便败,是有道理的。中学课文《曹刿论战》中,介绍了春秋时期齐鲁两国的长勺之战。曹刿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阐述了两军交战,听鼓声而知士气。可见,鼓声就是命令,就是冲锋的信号,就是力量的来源。

南朝范晔的《后汉书·皇后纪》中,记载了汉光武帝刘秀的人生理想: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刘秀当了皇帝,也娶了阴丽华,成为一段佳话。然而,在众多后世传颂的佳话中,我却最爱听的是巾帼女英雄梁红玉擂鼓战金兵的故事。公元1129年10月,韩世忠、梁红玉夫妇率水军8000人,在镇江截击10万北撤金军。梁红玉登上十几丈高的楼橹,冒着流矢,在金山之巅的妙高台“亲执桴鼓”指挥作战。咚咚响的鼓声,既鼓舞了韩世忠杀敌的勇气,也振奋了宋军的军心,打得金军溃不成军。夫妻俩在战船上,意气风发,拔剑起舞,歌曰:万里长江,淘不尽壮怀秋色。漫说秦宫汉帐,瑶台银阙,长剑倚天氛雾外,宝光挂日烟尘侧!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龙虎啸,凤云泣,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耿耿,泪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鸾舆步老辽阳幄。把唾壶击碎,问蟾蜍,圆何缺?

擂鼓杀敌,夫唱妇随,抵御外辱,保家卫国,不正是一对贤伉俪?可见,韩世忠胜过执金吾,梁红玉比得阴丽华!

梦伴着鼓声在不知不觉中潜滋暗长,激越豪迈的[[人生]]成了我的向往。

1995年冬天,我参军到了西北,又听到了咚咚响的鼓声。载着新兵的火车到站后,夜已很深,天气很冷。刚下车,我就看到了很多戴着大檐帽的老兵,大檐帽上是庄严的“八一”军徽。一阵咚咚响的鼓声传了过来,原来是部队组织官兵打着鼓,夹道欢迎新战友。当鼓声敲响的时候,我的情绪有点激动,想起了岳飞背上的四个字“精忠报国”,想起了军人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英雄壮举,想起了古战场,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甚至想起了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诗: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我由衷产生了自豪感,因为我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成了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我将为祖国的安宁奉献青春,为人民的幸福站岗执勤。

我喜欢鼓,喜欢听咚咚响的鼓声。新兵连,我有幸加入了腰鼓队。腰鼓形似圆筒,两端蒙皮、略细,中间稍粗,鼓身有两支铁环,用带子悬挂在腰间,两手各执一木槌敲打。腰鼓无固定音高,音响清亮,既可用作伴舞乐器,也可作为舞蹈道具,是腰鼓队的主要乐器。为丰富军营[[文化]],每年的春节,团里都从各连队抽调文艺骨干,组织一台官兵自编自演的春节晚会。腰鼓队的表演,是必备节目。为了打好腰鼓,腰鼓队加班加点地进行排练。排练中,我们练听音乐的节奏、练身体的协调、练鼓点的把握,以及队伍的整齐划一。“金风送喜来,紫荆花已开 /二月大地春雷锣鼓敲起来 /百年梦已圆,千年手相牵 /中国走进新时代 ......”晚会上,在歌手孙悦的《欢乐中国年》的歌声中,我们穿着迷彩服,精神抖擞地踩着鼓点,击打着腰鼓,将军人的阳刚之气,腰鼓的喜庆[[氛围]],尽情地展现出来,收获了官兵们雷鸣般的掌声。咚咚响的鼓声,既使战士们思乡的情绪得到了缓解,也融洽了官兵关系,更使我们感受到了部队大家庭的温暖……

往事,在鼓声中渐行渐远;[[岁月]],在鼓声中慢慢深邃。每每听到咚咚响的鼓声,我激动的心情总是如滚滚春潮,动荡不息!<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吴开岭,[[江苏]]高邮人,大学本科学历。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5,7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