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35
次編輯
變更
崇祯皇后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br><img src="https://pic.gerenjianli.com/mingren_larger/2476/1511334…”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br><img src="https://pic.gerenjianli.com/mingren_larger/2476/15113344.jpg width="180"></center><small>[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47/s1g5o1ls00.html 崇祯皇后]</small>
|}
'''崇祯皇后'''[[崇祯]]继位后立周氏为皇后,册封田氏、袁氏为贵妃。皇后周氏是苏州人,后来徙居大兴。明熹宗天启间选入信王府邸。周皇后性情严慎,曾经有一次敌寇紧急,她婉转对崇祯说:“我家在南中还有一处家居。”崇祯再想细问,周皇后就不说了。<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8980129873879510&wfr=spider&for=pc 历史小知识:周皇后是明代最后一位皇后崇祯皇后 大宠天地]</ref>
== 宫廷争宠 ==
崇祯继位后立周氏为皇后,册封田氏、袁氏为贵妃。皇后周氏是苏州人,后来徙居大兴。明熹宗天启间选入信王府邸。周皇后性情严慎,曾经有一次敌寇紧急,她婉转对崇祯说:“我家在南中还有一处家居。”崇祯再想细问,周皇后就不说了。大概她的意思是避寇南迁,至于其他的政事,周皇后从不参与。
田妃因为受到了崇祯的宠遇,她也自恃绝色而渐渐带了些骄横,六宫的妃嫔她从来不正眼相看,就是中宫的周皇后以及位次与她相等的袁贵妃也没有放入眼里。周皇后一向性格严慎,见到田妃的举止越来越骄盈,于是决定打击一下她的气焰。
一次元旦的时候,户外天寒地冻,冷风割面而来。田妃循宫中的旧例去坤宁宫朝拜皇后,等到了坤宁宫外面她停车听候皇后的宣召。不料等了半天,没有一个人出来,这时寒风差点将她冻成一个冰雕。又过了许久她密问宫监,才知道袁贵妃先她一步去了皇后的坤宁宫,此时周皇后正与袁妃促膝谈心,两个女人凑在一起那是有说不完的闲话,早将田妃忘了个干净。
直等到袁妃退出来,田妃才被召进去,周皇后竟然穿起了朝服高坐在御座上接受田妃的跪拜,拜完之后也不与她说话,令她立刻出去。此时的田妃气得七窍生烟,惭恨交集,恨恨地回到自己的宫里。
第二天见到了崇祯,田妃立刻泪流满面,泣诉周皇后对她刻意的糟践,崇祯听了心疼不已。于是极力地劝慰,好半天田妃心里的块垒才稍稍化解开。
春天的时候上林苑一夜之间绽开了许多花朵,崇祯领着后宫所有的嫔妃去苑里赏花。田妃见了周皇后,触动了心里的伤痕,扭转了脸不去看她。周皇后又起了无名的怒火,她走到崇祯的面前诉称田妃无礼。崇祯也假装没有听见,周皇后还站在地上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崇祯早因为田妃的事情将周皇后恨之入骨,此时惹起旧恨,他挥臂将周皇后一下子抡在地上。周皇后扑通一声仰面跌倒,宫人都急忙上前搀扶起来。周皇后哭泣呜咽说:“陛下忘了当初为信王时,因魏阉用事而日夜忧虑,只有妾与陛下共历患难,现在当了皇帝就这样对待糟糠之人?”说完后自己转身回到了坤宁宫。崇祯心里也不是滋味,想起以前孤立无倚的时候与周皇后同历苦境的一幕幕,对自己的行为也颇后悔。
== 史料记载 ==
庄烈帝愍皇后周氏,其先苏州人,徙居大兴。天启中,选入信邸。时神宗刘昭妃摄太后宝,宫中之政悉禀成于熹宗张皇后。故事:宫中选大婚,一后以二贵人陪;中选,则皇太后幕以青纱帕,取金玉跳脱系其臂;不中,即以年月帖子纳淑女袖,侑以银币遣还。懿安疑后弱,昭妃曰:“今虽弱,后必长大。”因册为信王妃。帝即位,立为皇后。
<明史 列传二>
明朝后宫:想当皇后要通过八级考试 在大明一朝,谁想贵为皇后,就得像今天英语专业考级那样,四六八级逐级过关,一直考过“八级”,才有资格母仪天下。据《明史·后妃传》记载,朱元璋汲取历朝后宫乱政的教训,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在后妃的遴选上,为防范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而且偏重于选择清贫之家的女子,试图以此辅佐皇帝去节俭勤政。当然,这不过是一个良好的愿望罢了。但明代选后妃的制度却是十分规范,其过程大致分为“八级”,逐级加以筛选淘汰。
第一级是“海选”。在皇帝届大婚年龄时,派遣宦官到全国各地挑选十三至十六岁之间的良家美少女,从中海选出五千名。这五千人相当于拿到了一张选美“准考证”。皇家则支付若干银币作为聘金与路费,令被选少女父母按规定时限送女儿京城应选。
第二级叫初选。这初选得选择一个大场子,由太监们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序,逐一察看后,把那些或稍高、或稍矮、或稍胖、或稍瘦的少女淘汰。这初选便会淘汰掉一千人。
第三级叫复选。一般于初选的第二天,这些初选过关的少女继续列队,太监们用十分挑剔的标准,仔细察看每人的五官、头发、皮肤,当然也包括“三围”,只要有一项不合规定,即令“靠边站”。然后就是让大家自报门第、姓名、年龄等,以考察音色、仪态,淘汰掉嗓音粗浊、口齿不清、仪态欠雅者。如此又筛掉二千人。
第四级是精选。太监们用尺子细量少女的手足,再让她们走上几十步“台步”,看看步姿与风韵。于是,那些脚稍大的,手腕稍粗的,举止不端的,又遭淘汰。最终留下一千名美女召入宫中继续参加“考级”。而太监们的使命也至此打上了句号。
第五级是留宫。分头安排宫中的老宫娥,将美女们逐一“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其体检的严格程度不亚于选“航天员”。通过体检,确定其中的三百人成为入选留宫的宫女。
第六级是晋嫔。这三百名留宫的美女,由皇帝的特派专员详细观察一个月,依据她们的性情言语,判断是否性格温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并且贤惠。据此,再筛掉二百五十人,剩下的五十人便自动晋级为嫔妃。
第七级是“选三”。所谓“选三”,就是由皇太后或太妃从五十人中选出三个供皇帝钦定。这倒有点类似科举廷试后张榜的“一甲三名”。以明熹宗选后为例,当年由太妃刘氏亲召五十人,“与之款语,试以书算诗画诸艺”后选定三人,即皇后张嫣,贵妃王氏、段氏。
第八级是钦定。刘太妃先把张嫣等三人的美态转告皇帝,熹宗再亲自召见三人,直接进行面试。熹宗见着三个姝艳绝伦的美人,真有些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便让赵选侍决断。赵建议定张嫣,于是钦定张嫣为中宫皇后,王氏封为良妃,段氏封为纯妃。是年,张嫣年方十五。
一般“选三”后陪选的两名美女,都会被封为贵妃,但也有被赐予金银币退回家的。如明光宗当太子时选太子妃,刘大姑与郭氏姐妹进入最后一轮角逐,郭氏老大被选为太子妃,其妹与刘大姑落选,赐给金币后返回家中。据载,这位刘大姑自感身价百倍,回故里后不愿再嫁凡夫俗子,做了一辈子老处女。
令人不无遗憾的是,明朝如此苛刻的选后制度,选出来的后妃终未能辅佐朱元璋的子孙们,保住那大明的一片江山。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
|<center><br><img src="https://pic.gerenjianli.com/mingren_larger/2476/15113344.jpg width="180"></center><small>[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47/s1g5o1ls00.html 崇祯皇后]</small>
|}
'''崇祯皇后'''[[崇祯]]继位后立周氏为皇后,册封田氏、袁氏为贵妃。皇后周氏是苏州人,后来徙居大兴。明熹宗天启间选入信王府邸。周皇后性情严慎,曾经有一次敌寇紧急,她婉转对崇祯说:“我家在南中还有一处家居。”崇祯再想细问,周皇后就不说了。<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8980129873879510&wfr=spider&for=pc 历史小知识:周皇后是明代最后一位皇后崇祯皇后 大宠天地]</ref>
== 宫廷争宠 ==
崇祯继位后立周氏为皇后,册封田氏、袁氏为贵妃。皇后周氏是苏州人,后来徙居大兴。明熹宗天启间选入信王府邸。周皇后性情严慎,曾经有一次敌寇紧急,她婉转对崇祯说:“我家在南中还有一处家居。”崇祯再想细问,周皇后就不说了。大概她的意思是避寇南迁,至于其他的政事,周皇后从不参与。
田妃因为受到了崇祯的宠遇,她也自恃绝色而渐渐带了些骄横,六宫的妃嫔她从来不正眼相看,就是中宫的周皇后以及位次与她相等的袁贵妃也没有放入眼里。周皇后一向性格严慎,见到田妃的举止越来越骄盈,于是决定打击一下她的气焰。
一次元旦的时候,户外天寒地冻,冷风割面而来。田妃循宫中的旧例去坤宁宫朝拜皇后,等到了坤宁宫外面她停车听候皇后的宣召。不料等了半天,没有一个人出来,这时寒风差点将她冻成一个冰雕。又过了许久她密问宫监,才知道袁贵妃先她一步去了皇后的坤宁宫,此时周皇后正与袁妃促膝谈心,两个女人凑在一起那是有说不完的闲话,早将田妃忘了个干净。
直等到袁妃退出来,田妃才被召进去,周皇后竟然穿起了朝服高坐在御座上接受田妃的跪拜,拜完之后也不与她说话,令她立刻出去。此时的田妃气得七窍生烟,惭恨交集,恨恨地回到自己的宫里。
第二天见到了崇祯,田妃立刻泪流满面,泣诉周皇后对她刻意的糟践,崇祯听了心疼不已。于是极力地劝慰,好半天田妃心里的块垒才稍稍化解开。
春天的时候上林苑一夜之间绽开了许多花朵,崇祯领着后宫所有的嫔妃去苑里赏花。田妃见了周皇后,触动了心里的伤痕,扭转了脸不去看她。周皇后又起了无名的怒火,她走到崇祯的面前诉称田妃无礼。崇祯也假装没有听见,周皇后还站在地上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崇祯早因为田妃的事情将周皇后恨之入骨,此时惹起旧恨,他挥臂将周皇后一下子抡在地上。周皇后扑通一声仰面跌倒,宫人都急忙上前搀扶起来。周皇后哭泣呜咽说:“陛下忘了当初为信王时,因魏阉用事而日夜忧虑,只有妾与陛下共历患难,现在当了皇帝就这样对待糟糠之人?”说完后自己转身回到了坤宁宫。崇祯心里也不是滋味,想起以前孤立无倚的时候与周皇后同历苦境的一幕幕,对自己的行为也颇后悔。
== 史料记载 ==
庄烈帝愍皇后周氏,其先苏州人,徙居大兴。天启中,选入信邸。时神宗刘昭妃摄太后宝,宫中之政悉禀成于熹宗张皇后。故事:宫中选大婚,一后以二贵人陪;中选,则皇太后幕以青纱帕,取金玉跳脱系其臂;不中,即以年月帖子纳淑女袖,侑以银币遣还。懿安疑后弱,昭妃曰:“今虽弱,后必长大。”因册为信王妃。帝即位,立为皇后。
<明史 列传二>
明朝后宫:想当皇后要通过八级考试 在大明一朝,谁想贵为皇后,就得像今天英语专业考级那样,四六八级逐级过关,一直考过“八级”,才有资格母仪天下。据《明史·后妃传》记载,朱元璋汲取历朝后宫乱政的教训,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在后妃的遴选上,为防范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而且偏重于选择清贫之家的女子,试图以此辅佐皇帝去节俭勤政。当然,这不过是一个良好的愿望罢了。但明代选后妃的制度却是十分规范,其过程大致分为“八级”,逐级加以筛选淘汰。
第一级是“海选”。在皇帝届大婚年龄时,派遣宦官到全国各地挑选十三至十六岁之间的良家美少女,从中海选出五千名。这五千人相当于拿到了一张选美“准考证”。皇家则支付若干银币作为聘金与路费,令被选少女父母按规定时限送女儿京城应选。
第二级叫初选。这初选得选择一个大场子,由太监们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序,逐一察看后,把那些或稍高、或稍矮、或稍胖、或稍瘦的少女淘汰。这初选便会淘汰掉一千人。
第三级叫复选。一般于初选的第二天,这些初选过关的少女继续列队,太监们用十分挑剔的标准,仔细察看每人的五官、头发、皮肤,当然也包括“三围”,只要有一项不合规定,即令“靠边站”。然后就是让大家自报门第、姓名、年龄等,以考察音色、仪态,淘汰掉嗓音粗浊、口齿不清、仪态欠雅者。如此又筛掉二千人。
第四级是精选。太监们用尺子细量少女的手足,再让她们走上几十步“台步”,看看步姿与风韵。于是,那些脚稍大的,手腕稍粗的,举止不端的,又遭淘汰。最终留下一千名美女召入宫中继续参加“考级”。而太监们的使命也至此打上了句号。
第五级是留宫。分头安排宫中的老宫娥,将美女们逐一“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其体检的严格程度不亚于选“航天员”。通过体检,确定其中的三百人成为入选留宫的宫女。
第六级是晋嫔。这三百名留宫的美女,由皇帝的特派专员详细观察一个月,依据她们的性情言语,判断是否性格温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并且贤惠。据此,再筛掉二百五十人,剩下的五十人便自动晋级为嫔妃。
第七级是“选三”。所谓“选三”,就是由皇太后或太妃从五十人中选出三个供皇帝钦定。这倒有点类似科举廷试后张榜的“一甲三名”。以明熹宗选后为例,当年由太妃刘氏亲召五十人,“与之款语,试以书算诗画诸艺”后选定三人,即皇后张嫣,贵妃王氏、段氏。
第八级是钦定。刘太妃先把张嫣等三人的美态转告皇帝,熹宗再亲自召见三人,直接进行面试。熹宗见着三个姝艳绝伦的美人,真有些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便让赵选侍决断。赵建议定张嫣,于是钦定张嫣为中宫皇后,王氏封为良妃,段氏封为纯妃。是年,张嫣年方十五。
一般“选三”后陪选的两名美女,都会被封为贵妃,但也有被赐予金银币退回家的。如明光宗当太子时选太子妃,刘大姑与郭氏姐妹进入最后一轮角逐,郭氏老大被选为太子妃,其妹与刘大姑落选,赐给金币后返回家中。据载,这位刘大姑自感身价百倍,回故里后不愿再嫁凡夫俗子,做了一辈子老处女。
令人不无遗憾的是,明朝如此苛刻的选后制度,选出来的后妃终未能辅佐朱元璋的子孙们,保住那大明的一片江山。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