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汪德昭

增加 3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1984年—1998年 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生平概述'''==
<p style="text-indent:2em;">汪德昭,1905年12月20日出生在江苏省灌云县板浦镇。他的父亲 [[ 汪寿序 ]] (号雁秋)曾任北洋政府农林部主事,1912年,携眷来到北京。汪德昭在家中排行第二。长兄 [[ 汪德耀 ]] 是生物细胞学家,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曾任厦门大学校长、教授。他对汪德昭早年树立爱国思想及赴法留学的影响颇大。三弟 [[ 汪德熙 ]] 是核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四弟 [[ 汪德宣 ]] ,早年学习生物学,后经商。<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s9alpm66n6po543.html]汪德昭.名人简历 .</ref><p style="text-indent:2em;">1913年,汪德昭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接受正规的小学教育,1919年升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23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于毕业前一年(1928)就被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张贻惠破格聘为物理系助教,直到1933年出国。在此期间,他还兼任中国大学物理学讲师。汪德昭治学严谨,讲课生动,又擅长动手做实验,所以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当时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会主席 [[ 赵世炎 ]] 、副主席汪德耀的影响下,汪德昭逐渐认识到中国之所以穷,之所以受人欺凌,是因为中国的科学落后,于是他萌生了献身科学事业、使国家富强起来的强烈愿望。<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s9alpm66n6po543.html]汪德昭.名人简历 .</ref><p style="text-indent:2em;">1933年10月,汪德昭前往欧洲,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学习一年法语。翌年10月,他到法国巴黎大学郎之万实验室攻读研究生。P.郎之万(LANGEVIN)交给汪德昭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低空大气层中大小离子平衡态的研究”。这是郎之万毕生关注的一项研究课题。在郎之万的指导下,他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用人工方法创造了一个可以控制的环境,对大离子的半径、单位体积内的数目、迁移率等加以测定,并和郎之万一起推导出大离子的合成系数理论。1940年,汪德昭根据这项研究成果写出论文,通过了巴黎大学国家科学博士学位的答辩,评议为“最荣誉级”。在郎之万的培养和指导下,汪德昭对近代物理学诸多分支学科当时的前沿课题进行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创造性的成果,受到郎之万的特别赏识。1939年, [[ 郎之万 ]] 曾推荐汪德昭到法国国家研究中心(C.R.S.)第四研究组参加战时科学研究,开始接触水声技术,曾为法国加大海军声纳的发射功率做出过成绩。<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s9alpm66n6po543.html]汪德昭.名人简历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1938--1956年,汪德昭一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副研究员、专任研究员等职,后任研究指导主任。在此期间,他除了大气电学的研究外,还从事过负光致效应、利用B射线控制造纸的厚度、液体对超声波的吸收、郎之万离子发生器、X射线对超声振动状态压电晶体的衍射、RAD转换电子的绝对强度、关于放射锕的弱能量Γ射线等方面的研究,以及设计制造了超灵敏度静电计和微量天平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受到法国科学技术界的赞扬。在这期间,汪德昭还先后兼任过法国石英公司顾问、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技术指导、[[英国]]同位素发展公司顾问等职。<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s9alpm66n6po543.html]汪德昭.名人简历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1956年, [[ 周恩来 ]] 总理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召唤海内外学子共同努力把祖国建成富裕、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汪德昭虽已侨居法国20多年,但他魂系中华,情怀祖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和之后,就曾经接触进步力量,多次帮助人民政府做过不少工作。1950年在法国出现的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就是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升起的。如今得知祖国缺乏科学人才,他感到应为祖国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毅然放弃了在巴黎的丰厚待遇,以及事业、地位,偕同夫人和孩子,于1956年12月回到阔别了23年的北京。<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s9alpm66n6po543.html]汪德昭.名人简历 .</ref><p style="text-indent:2em;">回国之后,汪德昭先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兼室主任,并兼任中国科学院器材局局长;后经 [[ 聂荣臻 ]] 元帅推荐,出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开始筹建中国国防水声学的研究工作。1964年声学研究所正式成立,他一直担任所长或名誉所长。<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s9alpm66n6po543.html]汪德昭.名人简历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回国30多年来,汪德昭最突出的贡献是从无到有地开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水声事业,把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建设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研究所。他还根据中国海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我国水声学“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研究发展战略,培养了一大批水声学研究人才,其中有多人被外国专家称为“世界级专家”(WORLDCLASSEXPERT)。1981年,他同他的学生尚尔昌合作,把他们30年的研究心得写成了中国水声学的第一本专著——《水声学》。<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s9alpm66n6po543.html]汪德昭.名人简历 .</ref>
=='''个人荣誉'''==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