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KV-1坦克

增加 5,896 位元組, 1 年前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KV-1坦克'''<br><img src="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23/aa4c374c775d488ba2af19b6f8d6372c.jpe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296772127_100007345 圖片來自搜狐]</small>
|}
'''KV-1坦克''' (Клим Ворошилов-1),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主力[[重型坦克]]KV系列第一型,以[[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委員——[[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元帥]]命名。KV坦克系列以它們的厚重裝甲為名;德國进攻蘇聯時,KV坦克是少數同時能抵擋37和50毫米口徑[[反坦克炮|反坦克砲]]的坦克。在德國的[[巴巴羅薩行動]]<ref>[https://www.thenewslens.com/tag/%E5%B7%B4%E5%B7%B4%E7%BE%85%E8%96%A9%E8%A1%8C%E5%8B%95 巴巴羅薩行動],關鍵評論</ref> 以前,蘇聯的22000輛坦克中約有500輛KV-1坦克服役。隨著KV-1坦克的成功,蘇聯相繼研發了它的改良版:[[KV-2坦克|KV-2]]、[[KV-85坦克|KV-85]]和諸多衍生型。
 
==發展==
KV-1是由伏罗希洛夫的女婿—科廷(Zhozef Kotin)和耶莫雷耶夫(Vladimir Yermolaev)於[[基洛夫工廠]]所研製,將之前的多砲塔坦克——[[SMK戰車]]改採用單砲塔和寬履帶進行改良。
 
1939年2月,設計工作展開;
 
同年4月,國防委員會通過其全尺寸的實體模型;
 
同年9月,成品便在紅軍的參謀幕僚前進行展示;
 
同年12月29日與[[T-34坦克|T-34]]被列制式裝備;
 
1940年2月,量產開始,當年便生產了243輛。之後有一戰車排的KV-1原型車與[[T-100重型坦克|T-100坦克]]和SMK坦克被派往[[冬季戰爭]]對抗芬蘭軍隊。
 
在冬季戰爭中,芬軍對KV-1原型車的厚重裝甲難以擊破,且機動性佳;而SMK和T-100則是常發生履帶被炸斷、砲塔故障等問題。KV-1使用許多SMK坦克的設計,如傳動、懸掛裝置等,原先預計採用 76.2 毫米和 45 毫米主砲,最後卻只用 76.2 毫米一座、配有12個獨立負重輪和扭桿連結的懸掛裝置,和砲塔前 90 毫米、側面 75 毫米、車身 90 毫米的厚重裝甲,重要的是,採用寬履帶的KV-1分散了重量,能夠過得了許多原本會被壓壞的木橋。但KV-1的缺點是早期的離合器和傳動器協調性差,換檔時需要先停車,乘員艙又視野狹小、缺乏無線電,影響其作戰能力。
 
當[[蘇德戰爭]]開始後,KV-1坦克開始與德軍交鋒,到1941年6月時基洛夫工廠已生產了636輛。當時德軍主要使用的[[反坦克砲]]、[[坦克砲]]都無法擊毀其90毫米厚的炮塔前部裝甲(後期前方裝甲還增加25mm裝甲板至100毫米),對德軍震懾力強,因而開發其他如KV-1S、[[SU-152]]等衍生車;相較之下,SMK、T-35等重型多砲塔坦克常因故障而停駛,被視為阻礙道路交通的一大問題,甚至故障數量比被德軍擊毀者還多。
 
隨著德軍進逼[[列寧格勒]],基洛夫工廠遂進行撤離,而於1941年改由[[車里雅賓斯克牽引車廠]]接手生產。而撤到車里雅賓斯克的基洛夫工廠和車里雅賓斯克牽引車廠合併,再加上其他撤到該處的工業,組成一生產複合體——「坦克格勒」(Tankograd,戰車城之意),並一度為蘇聯在戰爭時期所剩下的唯一一個製造重戰車及重自走砲的生產機構。
 
到了後期,由於裝甲的強化,重量也成為KV-1的主要缺點,雖然不斷更換離合器、新型的砲塔、較長的砲管,並將部分裝甲的焊接部份改成鑄造式,它的可靠性還是不如[[中坦克]][[T-34坦克|T-34]],於是KV-1的生產開始被轉移,KV系列的其他坦克亦如此。同時,也因為不敵[[四號坦克]]的強化型、[[虎式坦克]]、新型反坦克砲、[[豹式坦克]],壓縮了KV-1的威脅能力,蘇軍因此開始開發新型的重型坦克——[[IS系列戰車|IS-1坦克]],用以取代KV系列。
 
==變形==
 
=== KV-1 1939年型 ===
:從1939年12月開始生產,主炮為 76 毫米的L-11坦克砲,裝甲厚達 75 毫米。原先車身前面沒有架設機槍,僅有手槍口,但在後期裝備L-11坦克砲的生產車也裝設了機槍。
 
=== KV-1 1940年型 ===
:自1940年後半開始生產。主炮為 76 毫米的F-32坦克砲,裝甲初期 75 毫米,後期提昇至 90 毫米,砲塔更換為新型砲塔,砲塔前頭還設計使敵軍跳彈的造型;主要用來對抗德軍的入侵。
 
=== KV-1E ===
:增加了35毫米外接装甲的1940年型。由于过重,以后的型号直接加厚基础装甲。
 
=== KV-1 1941年型 ===
:从1941年7月开始生产的型号。主炮为76.2毫米的ZiS-5(有部分装备的是T-34的F-34)坦克炮,炮塔得到加厚,并开始采用铸造工艺生产。
 
=== KV-1 1942年型 ===
:主炮依然是ZiS-5,但车身和炮塔的整体装甲都得到了加厚。另外还更换了发动机。
 
=== KV-1S ===
[[KV-1S重型戰車]]
:在1942年型的基础上发展的轻量化版本。以牺牲装甲为代价,获得了大幅提高的机动性,也換裝了更新、更小的鑄造砲塔,但火力并没有太大提升。采用的新式炮塔上有专用的观察装置。
 
=== KV-1A ===
:德军对1940年型的称呼。亦有说法指是使用焊接炮塔的各种型号。
 
=== KV-1B ===
:德军对KV-1E,或者1941年型的称呼。
 
=== KV-1C ===
:德军对1942年型的称呼。亦有说法指是使用铸造炮塔的型号。
 
=== Pz.Kpfw.KV-1 753(r) ===
:德军缴获并正式使用的KV-1。有一些换装了四号坦克F2型所使用的7.5cmKwK40/L43火炮。
 
==乘员==
没有专业装填手。
*车长兼职装填手,
*炮手
*驾驶员
*辅助驾驶员兼机械师
*无线电员兼前机枪手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39,1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