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35.11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
、
搜尋
← 較舊編輯
較新編輯 →
厭食症
移除 14,383 位元組
,
2 年前
小
測試
{{good article}}
{{medical}}
'''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是一種排斥飲食的精神疾患,屬心因性,可能是因為患者對自我形象的偏差認知,或心理上有某種重大的鬱
終
結
難消,外在壓力及心理社會因素導致無法正常進食、厭食,或深陷一種[[節食]]─狂吃─嘔吐和腹瀉的惡性循環。病患常拒絕維持最低正常體重,或是極度害怕變胖。即使目前病因未明,但有研究指出,與內在體質、節食、均可能有關。
[[File:厭食症.jpg | thumb | 230px |right|厭食症患者<br>[https://kknews.cc/health/kxmngy8.html 原圖鏈接]]]
厭食症常發生在10到30歲的女性,平均發病年齡是17歲。有些個案是剛好發生在壓力事件之後,例如轉學,離家去外地求學,或是在身體、情感受創之後等等,但大部份仍為隱藏而漸進性發病。
厭食症以飲食行為的表現可區分成兩種亞型,一是節制型厭食症,患者利用過度節食和運動的方式來控制體重。另一則是暴食和/或清除型厭食症,在大吃大喝之後,把吃進去的食物用催吐、吃瀉藥或[[利尿劑]]、[[浣腸劑]]等方式排除。<ref name="元氣
網
">{{cite web |url=https://health.udn.com/disease/sole/238| title= 厭食症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元氣網 | author=台安醫院心身醫學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 | accessdate=2019-11-12}}</ref>
<ref name="林口長庚">{{cite web |url=https://www1.cgmh.org.tw/intr/intr2/c3360/%E5%8E%AD%E9%A3%9F%E7%97%87.htm| title= 厭食症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婦女身心醫學小組提供 | author=蕭美君主治醫師 | accessdate=2019-11-12}}</ref>
厭食症患者常有完美主義者的人格,通常被認為是高度自律的。它們限制食物,[[卡路里]]和高脂肪或高糖食物的數量,對身體外型有不合理期望,又因社會文化強調瘦為完美,所以得到強化。
他們消耗的卡路里遠遠少於維持健康體重所需的卡路里。患者往往有個性缺陷,敏感,情緒不穩定。此外,與家庭互動和社會影響有關。<ref name="聖經">{{cite web |url=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college_psych/clinical_diso.htm| title= 從聖經看「臨床障礙」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 | author=| accessdate=2019-12-11}}</ref>
==定義==
神經性厭食症 (anorexia nervosa, AN) 是一種進食障礙,特徵為因限制熱量攝入而導致體重較低、對體重增加強烈恐懼以及身體意象障礙。<ref name="bmj">{{cite web |url=https://newbp.bmj.com/topics/zh-cn/440 | title= 神经性厌食症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bmj practice | author=| accessdate=2019-12-11}}</ref>
==診斷標準==
1. 攝取的熱量低於需求,導致顯著的體重下降。體重低於最低體重的85%(身高、年齡),BMI低於17.5就算作體重不足<br>
2. 暴食行為一再發作,也就是在各自獨立時段內,攝取大量食物。<br>
3. 在這段時間內,個案缺乏對飲食行為的自我控制。<br>
4. 個案為避免體重增加,定期從事於自我導致的嘔吐,使用瀉劑或者利尿劑,嚴格的節食或者禁食。<br>
5. 至少在3個月內,平均每週有兩次的暴食行為。<br>
6. 持續過份關心自己的體重,對體重的增加或變胖有嚴重的恐懼感。 <ref name="doctoryin"> {{cite web |url=http://www.doctoryin.com.tw/mind_bookstore_file/dr_yin_bookstore/another/eating.htm | title= 厭食症與暴食症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 | author=| accessdate=2019-12-11}}</ref>
==身體特徵==
皮膚乾燥或發黃<br>
血糖上升<br>
體溫升高<br>
血膽固醇下降<br>
體重極端減輕或未達到預期的發育體重增加<br>
外觀薄<br>
血細胞計數異常<br>
疲勞<br>
失眠<br>
頭暈或暈厥<br>
手指變藍<br>
頭髮稀疏,斷裂或掉落<br>
柔軟的頭髮覆蓋身體<br>
月經不調<br>
便秘和腹痛<br>
不耐寒<br>
心律不規則<br>
低血壓<br>
脫水<br>
手臂或腿腫脹<br>
誘導嘔吐導致關節上的牙齒腐蝕和老繭<ref name="MAYO">{{cite web |url=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anorexia-nervosa/symptoms-causes/syc-20353591| title= Anorexia nervosa | language=en | date= | publisher=MAYO CLINIC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2-10}}</ref><br>
==了解厭食症情緒和行為症狀 提早警覺厭食症的發生==
*全神貫注於食物,有時包括為他人烹飪精緻的飯菜但不吃
*經常不吃飯或拒絕吃飯
*否認飢餓或藉口不吃飯
*只吃一些“安全”的食物,通常是低脂肪和低熱量的食物
*採用硬餐或飲食習慣,例如咀嚼後吐出食物
*不想在公共場合吃飯,不和家人一起吃飯<br>
*突然開始細分食物、挑食<br>
*明明沒吃多少東西,卻突然開始劇烈運動<br>
*體重變化極端<br>
*注意力不足、經常疲勞<br>
*說謊吃了多少食物
*擔心體重增加,可能包括重複稱重或測量身體
*經常在鏡子中檢查發現的缺陷
*抱怨自己發胖或身體某些部位發胖
*掩蓋衣服
*情緒低落(情緒低落)
*社會退縮
*易怒
*失眠
*對性的興趣減少
==疾病原因==
早期厭食症被認為是心理因素引起,經過研究後才發現其複雜性。如以生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體是否進食取決腦部下視丘中,飽食中樞與餵食中樞所發出的訊號而定,是以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對於飲食行為影響很大,臨床研究就發現,厭食症患者的腦脊髓液中,血清張素明顯比一般人要低。而造成此一功能失調的原因可能出在心理因素。因此近期的研究認為是由生物學,環境和遺傳因素共同引發厭食症的。
生物學: 雖然尚不明確涉及哪些[[基因]],但可能存在遺傳改變以及激素功能不正常,使某些人患厭食症的風險更高。某些人可能具有趨向完美主義,敏感和毅力的遺傳傾向,這些都是與厭食症相關的特徵。
心理學。某些患厭食症的人可能具有強迫性的人格特質,即使他們餓了,也更容易堅持嚴格的飲食習慣和放棄食物。他們可能極力追求完美,這使他們認為自己永遠不夠苗條。而且他們可能有很高的焦慮感,並進行限制性飲食以減輕焦慮。
日本[[東京大學]]醫學教授吉內一浩提出升學考試壓力、環境變化、遭遇
絡
霸凌
、事業失敗、失戀、挫折等,都可能成為厭食的契機,「一直很努力的資優生」和「不善表達意見、喜歡隱藏不安與不滿的人」,是特別容易厭食的類型。而生物因素造成的例子包括:激素功能不正常,遺傳學。
環境: 現代西方文化強調纖細。成功和價值通常等同於纖細。來自同伴壓力可能會助長瘦身的慾望,尤其是在年輕女孩中間。以社會學而言,西方社會強調瘦才是美,造成婦女普遍對自己的體重不滿意。<ref name="元氣網"/><ref name="doctoryin/><ref name="medicalnews">{{cite web |url=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267432.php| title= Anorexia nervosa: What you need to know | language=en | date= | publisher=MEDICAL NEWS TODAY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2-10}}</ref>
<ref name="disorder">{{cite web |url=https://www.eatingdisorderhope.com/information/anorexia| title= Anorexia Nervosa: Causes, Symptoms, Signs & Treatment Help | language=en | date= | publisher=eating disorder hope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2-10}}</ref><ref name="早安健康">{{cite web |url=https://www.edh.tw/article/19929| title= 厭食症如何康復?專家揭厭食症原因與症狀 | language=zh | date=2019-05-10 | publisher=早安健康 | author=早安健康編輯部 | accessdate=2019-12-04}}</ref>
==症狀==
患有厭食症的兒童的體重可能仍會增加,但低於同齡兒童的正常增長速度。
患有厭食症的婦女常會停止來經。厭食症能延遲兒童與青少年的青春期,並造成身體發育問題。
厭食症還能對人格與行為造成改變。
厭食症患者對體重增加有強烈的恐懼感,並對自己的體形有著扭曲的見解 - 正常、健康的體重會使他們感到緊張與恐慌。他們會變得抑鬱、內向或不安;情緒不穩定;對正常活動喪失興趣;過度運動;開始悄悄地嘔吐或服用瀉藥;或使用食慾抑制劑或利尿劑。
其他症狀可包括胃痛、便秘或腹瀉;昏厥或眩暈;皮膚乾燥、粗糙、變色;毛髮稀疏、斷裂或脫落;因反復嘔吐時胃酸侵蝕琺瑯質而引起的牙齒問題;以及失眠或疲勞。 <ref name="NHS> [https://www.nhs.uk/translationcantonese/documents/anorexia_nervosa_cantonese_final.pdf]</ref>
==好發族群==
1. 十二至二十歲左右的青春期少年,女男比例為十比一,過分在意身體形象、積極尋求同儕認同。<br>
2. 因職業需求需要不斷維持纖瘦身材的人,不分男女,如演員、舞者、模特兒、或騎師、舉重、柔道、摔角選手等運動員,亦有較高的罹病率,而多數患者的社經地位又屬於中上階層。<br>
3. 非常害怕變胖,經常想用各種方式減肥瘦身的人。<br>
4. 期處在壓力大的環境之下,情緒焦慮、憂鬱的人。<br>
5. 個性上屬於固執與完美主義,對身體有較多負面評價與強迫行為的人。<br>
6. 本身罹患特殊生理疾病如癌症患者,疾病造成的疼痛或因藥物治療產生的副作用,易併發厭食症。<br>
7. 藥物濫用者,多數毒品如安非他命或古柯鹼的副作用之一就是造成食慾驟減,長期倚賴將引發厭食症。<ref name="元氣網"/>
==非全然由心理因素而起,與新陳代謝也有關==
刊登在科學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的研究團隊將約1萬7千名厭食症患者的基因,與超過5萬5千名健康對照者的基因對比,發現當中有8種將厭食症與常見心理疾病,如[[焦慮症]](anxiety),[[憂鬱症]](depression)和[[強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聯繫起來的基因,同時也與人體脂肪燃燒、身體活動及帶有對[[第二型糖尿病]]的抵抗力有關。
領導這項研究的[[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遺傳學家布林(Gerome Breen)的研究表示:不能將厭食症或是其他飲食障礙,單純視為精神或心理疾病治療。研究報告中顯示,參與者的代謝功能看似正常,但其與代謝有關的基因,卻和精神病基因相互結合,進而提高罹患厭食症的風險。約有一半比例的厭食症源自[[遺傳基因]],另一半則與患者生活經歷等其他因素有關。厭食症與[[焦慮]]、[[憂鬱]]、強迫等症狀有預期的關聯性,但它同時明顯與人體代謝健康有關,這是未曾於其他精神疾病看過的情形。
===完美主義造就厭食症或厭食症造就完美主義===
厭食症患者組成的家庭,通常擁有較高程度的[[完美主義]],但並不是完美主義造成厭食症,而是厭食症傾向增加了完美主義的程度,這是家庭環境結合基因遺傳造成的影響。<ref name="風傳媒">{{cite web |url=https://www.storm.mg/article/1489670| title= 厭食症不僅是精神疾病
!
最新研究發現「與新陳代謝相關」,可望開創全新療法 | language=zh | date=2019-7-16 | publisher=風傳媒 | author=黃思敏| accessdate=2019-12-04}}</ref>
==併發症==
併發症最嚴重的情況可能是致命的。死亡可能會突然發生,即使病人體重未嚴重減輕。厭食症的其他並發症包括:
*貧血
*心臟問題,例如二尖瓣脫垂,異常的心律或心力衰竭
*骨質疏鬆症
*肌肉流失
*女性沒有經期
*男性睾丸激素減少
*腸胃問題,例如便秘,腹脹或噁心
*電解質異常,例如低血鉀,鈉和氯化物
*腎臟問題
患者通常還會患有其他精神疾病。它們可能包括:
*抑鬱,焦慮和其他情緒障礙
*人格障礙
*強迫症
*酒精和藥物濫用
*自殘,自殺念頭或自殺企圖
==治療==
患者通常以門診病人的形式在醫院接受治療。目的在於增加體重、恢復健康的飲食模式,以及糾正關於飲食、體重及身體形象的任何錯誤觀念。患者通常會獲提供認知行為治療 (CBT) 等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治療是利用會談方式,以生活中的環境做自我評估,使病人逐步了解飲食與低自尊之間的關聯並且加以澄清修正。
===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是讓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學會自我肯定及更多的社交技巧,並接受放鬆訓練以逐步修正個案對「吃」本身的焦慮,也就是從小量、規則飲食開始,挑選個案喜歡的食物、較不會敏感的食物,再逐漸增加量及其他食物。<ref name="NHS/>
[[File:英國厭食症女子重拾健康.jpg | thumb | 230px |left|英國女子透過瑜珈比薩重拾健康<br>[https://www.sportsplanetmag.com/article/desc/17072614060296156 原圖鏈接]]]
==成功對抗厭食症 重拾健康==
荷莉·格里菲思(Holly Griffiths)是英國一位25歲患有厭食症的少女,她從8歲時遭憂鬱症纏身過後就開始不吃東西,漸漸的也得到了厭食症並且瘦到肋骨凸出。甚至當她2013年懷孕後醫師告訴她寶寶的狀況還算正常,因此格里菲思也沒在飲食上多逼自己進食。直到2016年時她的體重下降到只有32公斤,要去醫院做健康檢查時,被英國國民保健署NHS拒於門外後才驚覺要改變現狀開始強迫自己進食。她每兩周就吃一次大披薩,並且搭配一些運動,像是瑜珈、肌力訓練等,最後終於擺脫病魔<ref name="運動星球">{{cite web |url=https://www.sportsplanetmag.com/article/desc/17072614060296156|title= 英國女子罹患厭食症,透過瑜伽、披薩重拾健康身材 | language=zh | date=2017-07-26 | publisher=運動星球| author= | accessdate=2019-12-11}}</ref>。
==視頻==
{{#evt:service=youtube|i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6GCGRTl_js||dimension=640| container=frame |alignment=center |description= 厭食症患者「瘦到已經隨時會掛掉」,開通IG帳號後奇蹟地慢慢獲救}}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Via patro
3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