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1.23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
、
搜尋
← 較舊編輯
較新編輯 →
胡刚复
移除 3,457 位元組
,
2 年前
小
無編輯摘要
{{overlinked|time=2019-09-11T09:15:11+00:00}}
{{copyedit|time=2019-09-11T09:14:48+00:00}}
{{expand|time=2019-08-20T05:56:56+00:00}}
[[File:胡刚复.jpg | thumb | 300px | 胡刚复 <br> [http://history.seu.edu.cn/2018/0330/c18669a211631/page.htm 原圖鏈接] ]]
'''胡刚复'''({{bd|1892年|3月24日|1966年|2月19日|H胡刚复}}),生于[[江苏]]桃源县(现[[泗阳]]县)。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将X射线标识谱、吸收谱和原子序数之间的实验规律扩展到25号至34号元素,并测定了X射线频率和光电子速度的关系,对X射线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改为[[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物理实验室。培养了[[吴有训]]、[[严济慈]]、[[赵忠尧]]、[[施汝为]]、[[钱临照]]、[[余瑞璜]]等著名物理学家。抗战期间,作为理学院院长协助[[竺可桢]]校长西迁[[浙江大学]],并将浙江大学理学院办成了当时最好的学院之一。
[[2000年]],[[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胡刚复等五位物理学界前辈,设立了[[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学奖,其中胡刚复物理奖授予实验技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家。<ref name="东南大学">{{cite web |url=http://history.seu.edu.cn/2018/0330/c18669a211631/page.htm | title= 中国物理学奠基者胡刚复 | language=zh | date=2018-03-30 | publisher=东南大学校史文化網 | author=校史馆 | accessdate=2019-02-07}}</ref>
==简历==
*[[1892年]]3月24日 生于江苏桃源县(现泗阳县)。
*[[1909年]] 考取首批庚款留美学生,进入[[哈佛大学]]物理系。
*[[1913年]] 大学毕业后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从事镭提纯和癌症放射性临床治疗工作。
*[[1914年]] 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从事X射线光谱研究工作。
*[[1915年]]-[[1916年]] 与其兄[[胡明复]]等参与创办[[中国科学社]]。
*[[1918年]] 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而后回国。
*1918—1926年 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改为[[南京大学]])教授兼[[南京大学物理系|物理系]]系主任。
*1926—1927年 任[[厦门大学]]理学院院长。
*1927-1928年 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先后改名江苏大学、中央大学)高等教育处处长、教授、理学院院长。
*[[1928年]] 协助[[丁西林]](丁燮林)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物理研究所--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1928—1931年 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院专任研究员。
*1931—1936年 任[[交通大学]]教授。
*1936—1949年 他应[[竺可桢]]之聘,任[[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
*1946-1948年 胡刚复被委派率学生赴英国学习雷达技术,为中国培养第一批雷达高技术人才。
*1949-1951年 任[[北洋大学]]和唐山交通大学教授,其间,兼任上海私立[[大同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工学院院长、校长。
*[[1951年]] 任[[天津大学]]教授。
*1952-1960年 [[南开大学]]物理系教授。
*[[1962年]] 当选[[中国物理学会]]名誉理事
*[[1966年]]2月19日 病逝,享年74岁。
== 參考資料 ==
{{reflist}}
[[Category:物理学家]]
[[Category:教育家]]
[[Category:中國人]]
源初之水
5,0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