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懋功

增加 1,76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37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上级考虑到刘懋功是陕甘边区土生土长的干部,被人称为陕甘宁边区的"活地图",便决定让他留守边区,担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营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团长。负起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的重任。
[[File:01300000350658124375993105488 s.jpg|缩略图|左|500px|[http://a1.att.hudong.com/16/99/01300000350658124375993105488_s.jpg 原图链接 ]]]
1944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空军系。后历任空军军长、军区空军指挥所主任、军区空军司令员。
1958年,7月,率领空14、16师入闽,全权指挥北线空战区,进行空战13次,击落敌机14架,击伤敌机9架。 1960年,6月,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和美国经常派飞 [[File:01300000350658124375993105488 s.jpg|缩略图|左|500px|[http://a1.att.hudong.com/16/99/01300000350658124375993105488_s.jpg 原图链接 ]]] 机在云南上空骚扰,昆明市不得安宁。刘懋功赴云南任空军昆明指挥所主任,组建了空50师、雷达兵205团、空军工程兵9总队;调入了空26师、27师、空军工程兵1、2、3、8共4个总队;指挥部队击落无人侦察机8架,F─4C战斗侦察机一架。
文革时,刘懋功参加"支左",作为驻云南军队"支左"委员会的成员,制止了不少武斗。
== 事迹 ==
[[File:Dd7514fe7045481b92d71be4ab4b8412.jpg|缩略图|右|500px|[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15/dd7514fe7045481b92d71be4ab4b8412.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47399348_239401 原图链接]]]
为直罗镇战役打扫外围1935年11月份,[[蒋介石]]调动东北军5个师分两路进攻,企图把中央红军和红十五军团围堵在西南部洛河和葫芦河的夹角地带。毛主席审时度势,准备在葫芦河边的直罗镇打一个歼灭战,粉碎[[蒋介石]]阴谋。
== 生前作品 ==
梦回吹角连营
[[File:Fb2d880d6ef04c08813e8dd4191cc7fa.jpg|缩略图|左|350px|[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15/fb2d880d6ef04c08813e8dd4191cc7fa.jpeg 原图链接 ]]]
[[刘志丹]]指挥粉碎第二次"围剿"
第二次反"围剿"的转折点是1935年5月7日至9日,在安定县杨家园子、老虎堰、马家坪主力红军三战三捷。三次战斗都是刘志丹亲自指挥,共歼高桂滋八十四师两个营加两个连共1300余。
[[File:Rdn 525f388cc2fa7.jpg|缩略图|右|500px|[http://y3.ifengimg.com/b1b1d845f93d9099/2013/1017/rdn_525f388cc2fa7.jpg 原图链接 ]]]
① 原保安。
靖边一战,击毙敌营长曲子鹏,生俘靖边县县长、国民党县党部书记等100余人,歼敌600余人,缴获火炮6门,长短枪600余支。我军伤亡指战员150余人。与我一起从庆阳游击队编入红二团的两个战友也牺牲在这次战斗中。战后,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把烈士们的遗体掩埋在芦河滩上。
[[File:C0a876ad60524b399afd805d7ad38d56.jpg|缩略图|左|500px|[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14/c0a876ad60524b399afd805d7ad38d56.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94652232_239401 原图链接]]]
曲子鹏营的覆灭把驻守保安县城的敌八十六师另一个营吓破了胆,他们于6月30日放弃保安县城逃往定边。保安城不攻自破,遂成为红军解放的第六座县城。
[[梁占奎]]不管在什么地方,身边总是带着一个手枪队保镖,因此要想轻易地解决他是个难题。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在荔园堡,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和红二团政委胡彦英把我和另外一名战士叫去,交待了解除梁占奎武装的步骤和安排。然后,习仲勋和胡彦英带着我俩往南走到离荔园堡10几里的一个小村。部队已埋伏好了。习仲勋带我俩进到一个窑洞里,安排我们伺守门侧,到时候下他们的枪。这时已经通知梁占奎来开会,习仲勋坐在炕上等他们。不一会儿,梁占奎带着他手下一个营长应召而来。他刚一跨进窑门,习仲勋立即站起来招呼说:"占奎,来来来,到炕上说话。"不由分说,拽住梁占奎的胳膊就把他拉过来坐在炕沿上,几乎同时那个战士迅速抱住随后进门的营长,我趁机下了他的盒子枪。与此同时,在窑洞外,胡彦英指挥预先埋伏好的战士,把梁占奎的手枪队缴了械。梁占奎一见这架式失声乱喊:"习主席,这是做啥哩,做啥哩嘛?"我们这时用枪指住他俩,习仲勋严肃地说:"我代表特委、军委宣布,逮捕你们,解散抗日独立军!你们不配当红军!"梁占奎和那个营长以为要杀他们,吓得脸色惨白,浑身哆嗦,任由我们用绳子捆了。习仲勋接着说:"你们现在还没犯死罪,不会杀你们。要把你们送到后方去,交给地方处理。如果今后再敢欺侮老百姓,与红军为敌的话,再见面我们就不客气!"我们把这俩人送到骑兵团,由他们再押送到关中。对抗日独立军,则收了枪,把那些兵痞、大烟鬼集训教育了几天,发路费遣散回家;确实表现好的,编入了郭宝珊的抗日义勇军。<ref>[http://www.fenfenyu.com/Memorial_Static/3327/Dcmt/1.html 梦回吹角连营 ]</ref>
[[File:132649273.jpg|缩略图|右|500px|[http://img10.huaien.com/12/File/Users/1015/Photos/M/8005/132649273.jpg 原图链接 ]]]
== 社会评价 ==
兰州军区空军原司令员刘懋功少将,是一位从革命老区庆阳走出去的将军,他1916年8月23日生于华池县刘沟村。将军一生戎马报国,半世魂系蓝天,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令人可敬。2009年12月23日,将军走完了他不凡人生的93个春秋,因病在京逝世。 将军祖籍陕西省澄城县。约在清末光绪年间,陕西渭北发生大旱,他的爷爷刘本宽带上妻子黄氏背井离乡,逃荒要饭到陕北吴旗县,靠做长工为生。他的大伯刘生枝、父亲刘生财和叔叔刘生发就出生在这里。据说当时他家家境很穷,上无瓦片,下无寸土。后来,他爷爷听说同吴旗县接壤的华池县柔远一带有大片荒地无人耕种,就毅然携家南下来到柔远刘沟落了脚。不久,刘懋功就在刘沟出生了。直到八九岁时,他一直给大伯家放羊。当时刘沟一带没有学校,要想学习文化真难,幸好他大伯是个识字人,能看懂《三字经》、《千字文》。在大伯教自己儿子认字时,他也常常站在旁边跟着学,这就是他最初所受的启蒙教育,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他十四岁。1930年,刘志丹、谢子长在这里开始搞兵运活动,并于1931年秋同马锡五在合水县平定川创建了陕甘边第一支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南梁游击队。1933年,张秀山在陇东一带做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和赤卫队的工作,经常来刘沟搞宣传,就住在懋功大伯家。特别是当红军游击队开进刘沟驻扎时,懋功看到红军战士纪律严明、说话和气、精神抖擞,就打心底里羡慕,真想跟着一块走,但他当时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实在走不开,也不能走。
1990年,我已经离开庆阳县到地区畜牧处工作。11月上旬,我同人秘科科长刘明到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看望我处在此住院的米国柱同志,随后我就去兰空干休所看望了刘司令。那天中午,他热情地留我们在他家吃火锅。饭后刘司令说:"明义,咱们刘沟条件差,现在还未通车通电,群众还是沿河湾走便道。从上次回到西安后,我心里一直不舒服,总觉得对不起家乡人民。我个人没有能力为家乡架桥铺路通电,但是出点力却是可以的,所以我和老伴余群商议给家乡捐资一万元,帮助修路拉电,老伴一口答应,这样总是表达我对家乡人民的一份心愿。"当时就让余群从二楼拿来一万元交给我。余阿姨说这是老头子一年的工资,想多给点,再没有了。她还说:"这钱交给你带回去。"我接过钱,深受感动,当面代表家乡人民表示感谢。那时的一万元,确实够多了,能办好多事。《陇东报》1991年1月19日还刊登了"将军捐款建设家乡"的报道。我回来将一万元亲自交给华池县副县长张建的手里,他随后又将捐款交给柔远镇党委书记吴秉儒。吴秉儒接到这笔捐款,十分感动,大力宣传将军捐资建设家乡的感人事迹,并亲自组织带领干部,勘察路线、破土斩崖,开始修路,决心把刘沟群众的路修好、电通上。
[[File:20160307072817e0f1d 550.jpg|缩略图|左|500px|[http://img2.cache.netease.com/m/2016/3/7/20160307072817e0f1d_550.jpg 原图链接][http://help.3g.163.com/16/0307/07/BHHOIC3O00964JT6.html 原图链接]]]
1991年8月17日,我收到刘司令从西安发来的电报(那时家里没有电话),原文是:耿明义18号中午到西峰,懋功。接到电报,我非常高兴,这是我俩事先约好争取在今年回趟刘沟看望乡亲。
'''刘懋功''',1916年出生于甘肃省华池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父亲因病早逝, 14岁的刘懋功就扛起锄头,成了家里的壮劳力。然而,当时兵荒马乱,加之连年遭灾,靠贫瘠的土地难以养活这一家人。
[[File:7a55f858a7094764a53ab87cd5e0159d.jpg|缩略图|右|500px|[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14/7a55f858a7094764a53ab87cd5e0159d.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94652232_239401 原图链接]]]
1933年,刘志丹率领红军来到华池县,领导穷人打土豪、分田地,组建当地的游击队。刘懋功先是跑去看热闹,后来就和游击队员们熟悉了。一位小红军看到刘懋功穿的棉袄开了花,手中握着个鞭子,就问起他的身世。小红军还告诉他,红军是由穷人组成的队伍,是为劳苦大众打江山的,只有跟着红军,才能打倒欺压穷人的地主老财,翻身得解放。听着小红军的话,刘懋功两眼放光,他问:"红军哥,你说我能参加游击队不?""能啊,只要你愿意。""我一百个愿意,就怕我娘不愿意。我走了,东家(地主)的牛谁放呀?"回到家中,刘懋功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了他娘,他娘说,东家是把咱欺压够了,可你不给东家放牛,咱娘几个吃啥哩?"咱穷人团结起来,把地主老财打倒,分了他的地,不是就有吃的了?"
为保证阻击战的胜利,军部向前线部队发出了"寸土不失,与阵地共存亡"的命令。 10师和 11师官兵全部赶到眉县火车站,连续打退敌 38军、 65军的 10次进攻。然而我军在战斗中伤亡也是惨重的,其中 29团 5连只剩下 5名战士,但他们仍然坚守着阵地; 30团 3连和 7连,连续 9次打退敌人的冲锋; 30团 3名干部伤亡,下级干部就自动代理,负伤的干部战士头上、胳膊上绷着纱布,仍不下火线,坚守阵地。刘懋功的身上也多处挂彩,头部还留下一块弹片。"这都是扶眉战役给我留下的纪念。"刘懋功老人脱掉衬衣让记者看,只见他的左胳膊和背部留有几个褐色的伤痕。"但我比牺牲的战友幸运多了,因为有了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新中国啊!"
[[File:W020170719465041642494.jpg|缩略图|左|500px|[http://www.sxlib.org.cn/dfzy/rwk/xbgmgjdzycsr/lzd/lstp/201707/W020170719465041642494.jpg 原图链接][http://www.sxlib.org.cn/dfzy/rwk/xbgmgjdzycsr/lzd/lstp/201707/t20170719_808817.html 原图链接]]]
12日中午,我军发起总攻。野战军的炮火向渭河北岸的敌军轰击,第 2兵团的第 3、第 6军和第 18兵团各部队向敌人猛攻,敌军一片混乱,敌前线指挥官李振、王治岐等都丢下部队各自逃命。王震的第 1兵团在沼泽地带长途行军,追歼南岸敌军。当日下午他们占领眉县县城后,迅速派出部队控制了渭河河滩,挡住了敌军的南逃之路。此时,渭河北岸的敌军已面临被全部歼灭之势,一些退到河岸的敌军官兵,纷纷跳入渭河,拼命向南泅渡,欲夺路而逃,正好被我军 1兵团的部队截住, 8000多敌军被俘。
2000年冬天,眉县民政局的领导前往西安看望刘老,谈了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的改造设想。当刘老得知在改造中资金不足时,当即给老首长、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写信求援。马文瑞接到信后,很快转给了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的丁关根。不久,中央文明委下拨给眉县 100万元的陵园改建专款。经过 2年多的紧张施工,扶眉战役烈士陵园重修了纪念馆和纪念碑,增加了彭德怀元帅、许光达、王震、杨得志和周士弟将军的石雕,栽植了玉兰、侧柏等树木,烈士墓由原来的土堆改为草坪,墓碑也换成了花岗岩的,面貌焕然一新。
[[File:Cee6-hsqyiwt7048572.jpg|缩略图|右|500px|[http://n.sinaimg.cn/sinacn10111/149/w1059h690/20190206/cee6-hsqyiwt7048572.jpg 原图链接 ]]]
2003年清明节,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纪念馆开馆之际,眉县特意邀请刘懋功参加开馆仪式。老将军不顾年迈体弱,和陈汝义等 10位老战友专程从西安赶来,在讲话时他潸然泪下,几度哽咽。 2004年清明节, 88岁的刘懋功将军在外孙女的搀扶下,最后一次来到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看望逝去的战友。当他得知,眉县准备将陵园再改造一次,要重新建起一个高 19.49米的纪念碑,背面和侧面要刻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长傅全有将军的题词和烈士群雕时,高兴地说:"中央对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视,你们这样做很好!就是要让更多的青少年接受教育,让他们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正含义,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中国当代军政人物]]
61,3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