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刘懋功

增加 18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刘懋功
| 圖像 = [[File:刘懋功.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f5420a38ad55f1a3.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16年8月
| 知名作品 = </br> </br> </br> </br>
}}
 
'''刘懋功 (liu mao gong)''',祖籍陕西渭南[[澄城]],1916年生于甘肃庆阳市。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任[[空军]]第四航空学校[[政治委员]]、第十航空学校校长、[[空军]]第三军[[军长]]、[[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主任、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等职。
 
== 简历 ==
1916年8月,刘懋功祖籍陕西渭南澄城,出生在甘肃庆阳市柔远镇刘沟村。
1937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上级考虑到刘懋功是陕甘边区土生土长的干部,被人称为陕甘宁边区的"活地图",便决定让他留守边区,担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营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团长。负起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的重任。
[[File:01300000350658124375993105488 s.jpg|缩略图|左|500px|[http://a1.att.hudong.com/16/99/01300000350658124375993105488_s.jpg 原图链接 ]]]
1944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 事迹 ==
为直罗镇战役打扫外围1935年11月份,[[蒋介石]]调动东北军5个师分两路进攻,企图把中央红军和红十五军团围堵在西南部洛河和葫芦河的夹角地带。毛主席审时度势,准备在葫芦河边的直罗镇打一个歼灭战,粉碎 [[ 蒋介石 ]] 阴谋。
直罗镇东边有张村驿、东村、羊泉镇几个敌据点必须先"打扫"掉,红十五军团七十八师(该师实际只有一个团)奉命执行这个任务,时任二营教导员的刘懋功也参加了这次战斗。羊泉镇驻守敌军一个连,地形平坦,工事也不坚固,比较好打,我们的迫击炮、重机枪一响,一阵猛打就下来了。接着就打张村驿,消灭了守卫的民团。打东村时比较困难。这是当地地主武装镇守的一个土围子,只有几十个民团,也没有什么重武器,但地形异常险峻,寨子位于塬的一兀立的突出部上,四周是很深很陡的沟壑悬崖,只有一条窄窄的小路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通向寨门。刘懋功脖子上吊着重伤未愈的左胳膊,隐蔽在离寨子五六十米远的一个草堆后面进行观察,正在考虑怎样才能打进去,这时韩先楚团长上来了,问刘懋功怎样打才好?刘懋功说"这四周的土崖太高,路又这么险,夜袭肯定不行。只能在白天集中火力把对方完全摧毁,从这条小路上强攻进去!"说完,韩团长爬在草堆侧面用望远镜向寨子观察,正在这时,寨子里的民团开了枪,一根土枪里的铁条飞来,把他的头顶划开一道血口。刘懋功正贴身站在他的身后,上前一把扶住他,急切地问:"团长,你怎么样?"此时韩团长血流满面,昏迷过去。刘懋功赶紧派人用担架把韩团长抬下去。最后,刘懋功指挥大家强攻,集中轻重机枪一起开火,掩护突击队员从惟一的小路抵进寨子,突击队员雨点般地将手榴弹投向敌人。寨子里的民团被这激烈的猛打打怕了,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纷纷丢下武器投降。战斗结束后,红七十八师随即进行打直罗镇的准备工作,这时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和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先后到七十八师视察,并接见了全体营以上干部。一天,二营正集合在一起做打直罗镇的战前动员,周副主席刚巧经过这里,刘懋功大着胆子向周副主席提出请他给部队讲话,周副主席马上就答应了。他讲话时间不长,但极其简洁和生动有力,赢得了全营干部战士的热烈掌声。
朱总司令给刘懋功送战马1941年10月下旬,刘懋功到 [[ 延安 ]] 开会,星期天抽空去中央党校看望从抗日前线回来学习的老首长韩先楚同志,韩先楚说:"咱们看一下朱总司令吧。"刘懋功说:好。
他俩一起来到王家坪朱老总的住处,一进门,就见朱老总正在办公室前面一块菜地里忙着,见他们来了,朱老总拍拍手上的土招呼他俩到办公室坐下。警卫员端来开水,朱老总 [[ 和蔼可亲 ]] 地问刘懋功会议的情况,问韩先楚的学习情况,不知不觉谈了一个多小时。他俩连忙起身要告别,朱老总对刘懋功说:"我这里有一匹好马,在我这里无用武之地,可惜了,你在关中分区守护延安的南大门,正用得着它,就送给你吧!"刘懋功连忙推辞,站在旁边的康克清大姐也劝刘懋功说:"朱老总年级大了,你就收下吧。"刘懋功再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很感激地接受了,然后和韩先楚向朱老总敬礼告别。
== 生前作品 ==
当时,我陕甘边、陕北、神府根据地被敌军分割,互不连接,主力红军虽有二十六和二十七两个军的番号,但实际兵力不足3000人,即使加上地方游击队3000余人,合起来也还不足敌军的十分之一,武器装备更无法相比。为了粉碎敌军的"围剿",西北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志丹采取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作战策略。决定首先在北线,集中红军主力,打破敌军精锐高桂滋八十四师的防线,然后向南、向西发展,巩固扩大根据地。具体战法则是,不同敌硬拼,诱敌深入,在运动中寻机歼敌有生力量,逐步削弱敌人,待条件具备时,吃掉敌重兵设防的孤立据点。3月底,他将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第三团和抗日义勇军从陕甘边调到陕北。刘志丹也继续留在陕北,亲自指挥主力红军兵团在陕北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根据 [[ 刘志丹 ]] 的作战部署,陕甘边根据地在这次反"围剿"中是侧翼战场,其任务是牵制敌军,配合主力在陕北的作战行动。留下来的部队首先是骑兵团在红四十二师师长 [[ 杨森 ]] 同志的率领下,跨越子午岭,过正宁、宁县,冲过敌军封锁线,并一举攻占陕西长武县城,歼敌近百人,缴获甚丰,极大地震撼了敌人。随即,骑兵团又奇袭国民党环县县政府驻地曲子镇,歼民团200余人。2月中旬,杨森又率骑兵团东进延安,在高桥川口、三十里铺、松树林、金盆湾、甘泉临真镇等地出击敌军和民团10余次,有力地牵制了敌军的兵力,打乱了敌军的"围剿"部署,给根据地军民以极大鼓舞。
我们红二团从陕北回到南梁后,正值马鸿宾部三十五师向陕甘边根据地推进,遂受命在老爷岭一带阻击该敌进攻。在游击队、 [[ 赤卫军 ]] 的配合下, 3月下旬,我团配合红三团和义勇军主动出击悦乐镇东北的黄大湾,歼敌三十五师一个连。这样就有力地配合了刘志丹亲自指挥的红军在陕北的作战。
但由于敌我兵力悬殊,到4月中旬,陕甘边根据地的形势就十分严重了。为了保存实力,按照刘志丹的战略部署,决定放弃南梁,向敌后三边一带发展。此时,原红二团团长刘景范已就任陕甘边军委主席,团长一职由孔令甫接任。4月14日,南梁荔园堡被敌三十五师侵占,陕甘边领导机关迁移到保安县石卯湾。
北上途中,红二团在军委主席刘景范、团长孔令甫、政委胡彦英率领下,4月下旬在赤安县西北的杨清川西沟塌和张廷芝部的王义元骑兵连遭遇,我先敌攻击,将敌打垮,缴获了几十匹战马。5月中旬,又在吴起镇东部的宁塞川、五谷城歼灭反动民团200余人。接着北上靖边,在宁条梁附近的崔家涧攻克了敌人的一个修械所,收缴了一批修枪的机器、工具和一批待修枪支。随后又挥师南下,在吴起镇乱石头川的梁家台村夜袭张廷芝带领的骑兵部队。敌人猝不及防,大部分连衣服、裤子也顾不上穿,光屁股骑上没备马鞍的马逃跑。这一仗虽然未把张廷芝活捉,但缴获了10几匹战马和近百套鞍鞯。
就在这个时候,我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记得当时和我一起转党的还有 [[ 王四海 ]] 同志。有一天,在吴起镇附近的一个小村里开了个会,参加会议的有陕甘边军委主席刘景范,孔令甫团长、胡彦英政委和团政治处主任朱奎等同志。会上,团党委书记胡彦英讲话,介绍了我们在工作和战斗中的表现,代表团党委提出同意我们转党的意见,并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最后举行宣誓仪式。记得誓词有"为党奋斗,保守机密,不怕牺牲,永不叛党"等内容。当时没有预备(候补)期,我转党后立即被推选为团党委委员。
5月1日,红二十六军三团和 [[ 义勇军 ]] 在安定县白庙岔与红二十七军会合。5月4日,在安定县玉家湾成立了西北军事委员会前敌总指挥部,刘志丹兼任总指挥。
第二次反"围剿"的转折点是1935年5月7日至9日,在安定县杨家园子、老虎堰、马家坪主力红军三战三捷。三次战斗都是刘志丹亲自指挥,共歼高桂滋八十四师两个营加两个连共1300余。
61,3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