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夏允彝

增加 52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人物生平 ==
 
夏允彝,明[[松江府]]华亭县人,家住郡[[城西花园]]浜。幼好学,善文辞。[[崇祯]]十年进士出身。崇祯二年,大名士张溥在吴江把南北许多知名文社的负责人召集起来,其中包括江南应社、苏州羽明社、浙西闻社、江西则社、中州端社等,结成新的"[[复社]]"。与"[[东林党]]"相比,复社并不是一个卓然标格的政党类型,它强调的是"以学救时,以学卫教",而东林党人在末期鱼龙混杂,不少人"急功名、多议论、恶逆耳、收附会",严重违背了孔子有关君子"群而不党"的圣训。后来,复社因其精神领袖张溥的去世而渐趋衰落。与复社成立的同时,夏允彝、杜麟征、陈子龙等人在松江成立了新的师生、亲友相传的"[[几社]]",诗文酬和,社友们互相以文章道德激励。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夏允彝反而变得愈加平静,他决定要自杀殉国。乡人劝他可以趁乱渡海去他曾任地方官的福建,招纳兵马,再图恢复。夏允彝考虑再三,没有同意,怕举事再败以至于蒙羞万世。松江清军主将早闻夏允彝大名,表示只有他出山,一定给大官作。清将还表示,即使夏先生不愿新朝为官,出来见一面也行。夏允彝以"贞妇"自比,在门上大书道:"有贞妇者,或欲嫁之,妇不可。则语之曰:'尔即无从,姑出其面'。妇将搴帷以出乎?抑将以死自蔽乎?"明白无误表达了自己不事二朝的决心。
[[File:831be8b0eff048179e312b151e0065e7.png|缩略图|左|350px|[http://shzw.eastday.com/images/thumbnailimg/month_1807/831be8b0eff048179e312b151e0065e7.png 原图链接][http://shzw.eastday.com/eastday/city/gk/20180730/u1a14117312.html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画像]]]
他给好友陈子龙等人写信交待后事,然后平静与家人言别,并特意把未完成的文集《[[幸存录]]》交予独子[[夏完淳]]手中,叮嘱他毁家饷军,精忠报国,代父完成恢复志愿。在九月十七日遣散家人,作绝命诗:"少受父训,长荷国恩,以身殉国,无愧忠贞。南都既没,犹望中兴。中兴望杳,安忍长存?卓哉我友,虞求、广成、勿斋、绳如、悫人、蕴生,愿言从之,握手九京。人谁无死,不泯者心。修身俟命,警励后人!"从容自投松江塘而死。《明史》上讲他"自投深渊以死",实乃误记。夏允彝自杀是形同日本人仪礼性的剖腹自杀,其兄、子、妻妾家人,皆肃穆哀恸地立于水滨观视。松塘水浅,只达夏允彝腰身以上,这位大才子生生埋头于水中,呛肺而死,他背部的衣衫都未沾湿,生殉了他的大明朝。彼情彼景,身为儿子的[[夏完淳]]肝胆欲裂,目睹父亲刚烈死状,他也更加坚定了必死报国之心。
== 史籍文载 ==
===《明史》===
允彝字彝中,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赐冠举於乡。好古博学,工属文,暇时偶作印章。是时东林方讲学苏州,张溥、[[杨廷枢]]等慕之,结文会,名曰[[复社]]。允彝与周邑陈子龙等结[[几社]]相和。清兵陷南京,欲结义民抗之,闻友人[[侯峒曾]]、董淳耀、徐湃等皆死,乃赋绝命词,投水死。 《明史陈子龙传、广印人传》
[[File:1963318-453e79fcb0a2890c.jpg|缩略图|右|350px|[http://jians.she.vc/upload_images/1963318-453e79fcb0a2890c.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2/w/61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1c0b4630102wqmh.html 原图链接]]]
== 明季南略 ==
===《明季南略》===
== 参考资料 ==
[[Category:中国古代 人文社 军政 人物]]
61,2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