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彰化縣芳苑鄉

移除 38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氣候概況 == 芳苑鄉介於大安溪口與北港溪口之間,氣候炎熱而近乎乾燥,平均最高溫為28°C,平均最低溫為19.4°C,年平均氣溫在21~24°C之間。年平均雨量1,000~1,200公厘僅稍多於需水量,平均相對濕度85%;每年4~9月為夏秋東南季風期,5~9月為雨季,10月至翌年3月為冬春西北季風期,季風風速通常超過每秒10公尺,尤以冬季西北季風更常挾鹽份,對農作物生長及結實構成嚴重之威脅,加上灌溉用水取之不易,致鄉民常有「風頭水尾」之嘆! 
特產名稱 蘆筍、文蛤、花生、西瓜、花蛤、牡蠣
 
名勝古蹟 福海宮、王功漁港
 
風景區 牧羊女親子主題園區、新生休閒馬場
 == 歷史沿革 == 芳苑鄉原稱為「番仔挖」。芳苑鄉原是一片沙丘荒涼,不毛之地,據史載380餘年前有福建省福州府曾姓家族定居於此,繼有陳姓及泉州府同安縣等地居民陸續遷陟,先民蓽路籃縷,開荒墾地,從事農漁業,人口逐年增加,部落集結,各種產物亦有剩餘,必須向外運銷,與福建省通航貿易居多,當時有地無名與外埠通商,諸多不便,名曰「番仔挖」。 清領時期:番挖已成為內外貿易港,清廷為維持沿海治安在此間設有汎防廳,當時海寇猖獗,蔡牽一黨時代常在海上搶劫,極端拔扈,彰化知縣楊桂森為平海寇,親臨查察地勢,鼓勵民眾協防,不久海寇絕跡,人民安居樂業厥功甚偉。嗣後廢除汎防廳改改設保甲局。 日治時期:民國前15年堡制隸屬深耕堡。民前11年4月8日設北斗辦務署。同年11月9日公佈廳制在番挖設支廳設番挖王功警察派出所。民國7年11月13日置番挖稅關,監視防止走私船隻。民國13年該署廢止。民國17年3月設監視署防止鴉片輸入。民國9年10月1日施行所謂地方自治制度改番挖區為沙山庄,因芳苑鄉多屬沙丘而得名,設庄役場。民國17年7月增設路上厝警察派出所。 光復迄今:民國34年8月光復轄台中縣,鄉民鑑於沙山兩字名稱不雅且為日人所取,經地方人士協議定為芳苑鄉於35年3月1日奉准,鄉治置於芳苑。民國39年10月縣市行政區域調整改隸彰化縣轄迄今。參考資料 芳苑鄉公所╱話說芳苑╱歷史沿革 == 地形地質 == 芳苑鄉地處於烏溪與濁水溪沖積形成之平原之上,地勢為平坦,全鄉形狀狹長,東西寬6.5km,南北長17.5km,平均海拔在7~8公尺,最高海拔僅19公尺。芳苑鄉之土壤類型多為砂頁岩及粘板岩混合沖積土,其底土質地適中,土壤反應微酸至中性,透水性適中,灌溉流失量少。適宜種植水稻,旱期適宜於裡作旱作物。  == 產業概況 == === 一級產業:=== 芳苑鄉以農業為其主要經濟活動,鄉內之農戶人口數約為23,041人,主要農作物除甘蔗、稻米外,花生、蘆筍(占彰化縣40%,目前為全臺灣省第2大產地)、西瓜、胡蘿蔔、甘藍(高麗菜)、蕃薯、毛豆、冬瓜、油菜子與薄荷占其農作物大宗。在漁業發展方面,因芳苑鄉屬於沿海鄉鎮,因此漁業戶數相對也較多,佔彰化縣之15.71%,其中並以沿岸漁業及內陸養殖業為主。另外,芳苑鄉之畜牧業相當發達,現有家畜數量排名全縣第1,其中豬與羊的數量亦是全縣第1。 === 二、三級產業:=== 芳苑鄉內設有芳苑工業區,總面積為158.3226公頃,區內廠商設廠進駐率高達100%。此區為一綜合性工業區,目前區內有多家股票上市之企業,廠商類型包括食品製造類、紡織類、木竹製品類、紙製品及印刷類、化學類、橡膠類、塑膠類、金屬類、機械類及其他類等。以民國90年的統計數字來看,塑膠製造業家數最多﹝30家﹞,紡織業次之﹝26家﹞,食品製造業排名第3﹝25家﹞。又依中華民國85年臺閩地區工商及服務業普查顯示,芳苑鄉之二、三級產業從業人口以製造業最多﹝4,092人﹞。
31,7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