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彰化縣芳苑鄉

彰化縣芳苑鄉
圖片來自彰化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彰化縣芳苑鄉地勢為平坦陸地,為烏溪與濁水溪沖積形成之平原,全鄉略成長方形,東西寬6.5公里,南北長17.5公里,平均海拔在7-8公尺,最高海拔僅19公尺。面積:97.21平方公里。 農業耕地面8,636.36公頃,實施都市計畫面積208.46公頃,海岸線總長20公里。 目前本鄉有 26 村、370鄰,戶數:10125 戶;人口數:33489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44人,人口集中於芳苑區、王功區、路上區、草湖區及漢寶村等數個聚落。[1]

彰化縣芳苑鄉位於東經120°19',北緯23°56'之間,臺灣西部,彰化縣西南方,彰化平原的西南濱海上端,地當舊濁水溪、二林溪下游段的入海口,屬濁水溪沖積扇之扇端地帶,彰化縣沿海六鄉鎮之一。

東:漢寶村之東與福興鄉及二林為界。

西:王功海埔地最突出於海(西線)為台灣海峽。

南:二成村之南與大城鄉及二林鎮成三角交叉點。

北:漢寶村之北與福興鄉為界,約在漢寶溪出海口附近。[2]

  • 村里名稱: 芳苑村、芳中村、仁愛村、信義村、後寮村、三合村、永興村、新街村、路上村、路平村、三成村、福榮村、頂部村、王功村、博愛村、和平村、興仁村、民生村、新寶村、五俊村、草湖村、建平村、崙腳村、文津村、新生村、漢寶村
  • 鄉長介紹

鄉長: 洪和爐


目錄

氣候概況

芳苑鄉介於大安溪口與北港溪口之間,氣候炎熱而近乎乾燥,平均最高溫為28°C,平均最低溫為19.4°C,年平均氣溫在21~24°C之間。年平均雨量1,000~1,200公厘僅稍多於需水量,平均相對濕度85%;每年4~9月為夏秋東南季風期,5~9月為雨季,10月至翌年3月為冬春西北季風期,季風風速通常超過每秒10公尺,尤以冬季西北季風更常挾鹽份,對農作物生長及結實構成嚴重之威脅,加上灌溉用水取之不易,致鄉民常有「風頭水尾」之嘆!

特產名稱 蘆筍、文蛤、花生、西瓜、花蛤、牡蠣

名勝古蹟 福海宮、王功漁港

風景區 牧羊女親子主題園區新生休閒馬場


王功漁港
 
圖片來自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歷史沿革

芳苑鄉原稱為「番仔挖」。芳苑鄉原是一片沙丘荒涼,不毛之地,據史載380餘年前有福建省福州府曾姓家族定居於此,繼有陳姓及泉州府同安縣等地居民陸續遷陟,先民蓽路籃縷,開荒墾地,從事農漁業,人口逐年增加,部落集結,各種產物亦有剩餘,必須向外運銷,與福建省通航貿易居多,當時有地無名與外埠通商,諸多不便,名曰「番仔挖」。

清領時期:番挖已成為內外貿易港,清廷為維持沿海治安在此間設有汎防廳,當時海寇猖獗,蔡牽一黨時代常在海上搶劫,極端拔扈,彰化知縣楊桂森為平海寇,親臨查察地勢,鼓勵民眾協防,不久海寇絕跡,人民安居樂業厥功甚偉。嗣後廢除汎防廳改改設保甲局。

日治時期:民國前15年堡制隸屬深耕堡。民前11年4月8日設北斗辦務署。同年11月9日公佈廳制在番挖設支廳設番挖王功警察派出所。民國7年11月13日置番挖稅關,監視防止走私船隻。民國13年該署廢止。民國17年3月設監視署防止鴉片輸入。民國9年10月1日施行所謂地方自治制度改番挖區為沙山莊,因芳苑鄉多屬沙丘而得名,設莊役場。民國17年7月增設路上厝警察派出所。

光復迄今:民國34年8月光復轄台中縣,鄉民鑑於沙山兩字名稱不雅且為日人所取,經地方人士協議定為芳苑鄉於35年3月1日奉准,鄉治置於芳苑。民國39年10月縣市行政區域調整改隸彰化縣轄迄今。[3]


地形地質

芳苑鄉地處於烏溪與濁水溪沖積形成之平原之上,地勢為平坦,全鄉形狀狹長,東西寬6.5km,南北長17.5km,平均海拔在7~8公尺,最高海拔僅19公尺。芳苑鄉之土壤類型多為砂頁岩粘板岩混合沖積土,其底土質地適中,土壤反應微酸至中性,透水性適中,灌溉流失量少。適宜種植水稻,旱期適宜於裡作旱作物。


產業概況

一級產業:

芳苑鄉以農業為其主要經濟活動,鄉內之農戶人口數約為23,041人,主要農作物除甘蔗、稻米外,花生、蘆筍(占彰化縣40%,目前為全臺灣省第2大產地)、西瓜、胡蘿蔔、甘藍(高麗菜)、蕃薯、毛豆、冬瓜、油菜子與薄荷占其農作物大宗。在漁業發展方面,因芳苑鄉屬於沿海鄉鎮,因此漁業戶數相對也較多,佔彰化縣之15.71%,其中並以沿岸漁業及內陸養殖業為主。另外,芳苑鄉之畜牧業相當發達,現有家畜數量排名全縣第1,其中豬與羊的數量亦是全縣第1。

二、三級產業:

芳苑鄉內設有芳苑工業區,總面積為158.3226公頃,區內廠商設廠進駐率高達100%。此區為一綜合性工業區,目前區內有多家股票上市之企業,廠商類型包括食品製造類、紡織類、木竹製品類、紙製品及印刷類、化學類、橡膠類、塑膠類、金屬類、機械類及其他類等。以民國90年的統計數字來看,塑膠製造業家數最多﹝30家﹞,紡織業次之﹝26家﹞,食品製造業排名第3﹝25家﹞。又依中華民國85年臺閩地區工商及服務業普查顯示,芳苑鄉之二、三級產業從業人口以製造業最多﹝4,092人﹞。


特色伴手禮及小吃

  • 王功美食街
  • 枝仔冰
  • 金鑽烏魚子
  • 3Q蛋
  • 雍元畜牧場
  • 新生社區產業產品[4]


旅遊景點

芳苑濕地
 
圖片來自彰化縣芳苑鄉公所

自然景觀

人文藝術

  • 王功生態景觀橋
  • 王者之弓橋
  • 芳苑燈塔
  • 王功漁港
  • 王功竹管屋
  • 王功蚵藝文化館
  • 芳苑牛車

社區及休閒農業

  • 信義社區
  • 漢寶社區
  • 新生社區
  • 彰化縣王功產業觀光發展協會
  • 芳苑水耕蔬菜園區
  • 野鹿牧場
  • 牧羊女親子主題園區
  • 園圃生態菇園
  • 台灣漢寶園


芳苑鄉熱門景點

王功漁港

王功以盛產王功蚵聞名全省,是台灣西部相當具有特色的漁村,王功漁火更是昔日彰化縣八景之一,自全國文藝季「王功甦醒」舉辦之後,王功漁港便逐漸轉型為休閒漁村觀光產業,結合了芳苑鄉豐富的人文及自然生態,吸引更多觀光客前來觀光。


芳苑燈塔
 
圖片來自玩全台灣旅遊網

芳苑燈塔

在眾多燈塔中,每個燈塔總能有個「最」特別之處,塔臺最高、海拔最高、最老、最北端等等,而建於西元1983年的「芳苑燈塔」則是全台最年輕的燈塔!「芳苑燈塔」外觀呈現一個八角形的鋼筋混泥土建築物,頂層外有環繞陽台,黑白相間的條紋配色,有助於漁船在日間辨識,而燈器則為「高美燈塔」停用後拆下沿用。

王功風力發電區

座落在魚塭之間的王功風力發電機因與藍天白雲相襯,故有著外星人的秘密基地與外星人打蛋器之稱,是時下流行的打卡聖地,假日前來可看見許多旅人在此取景拍攝。這裡的發電機主要是蓄電用的風車,形狀為三葉式造型,隸屬於台灣電力公司的風力發電站,這裡是台灣電力公司所推動之「風力發電十年發展計畫」中的第三期風力開發工程。

福海宮

福海宮創建於清嘉慶十年(西元1812年),主祀神祇為媽祖,並恭奉著註生娘娘、玉皇大帝、觀音菩薩、福德正神、三教教主、五教教主以及十八羅漢。

王功橋

「王功橋(生態景觀橋)」由建築師廖偉立設計,全長97.7公尺的橋梁橫跨著後港溪的兩端,不規則的橋身造型,設計概念取自浪花、蚵殼和海鳥的飛行姿態,打破傳統的二元軸線概念,是台灣第一座三度空間的橋梁,更曾獲得大陸WA中國建築獎佳作獎站在河堤上仰望橋梁。

芳苑普天宮

位在芳苑的普天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宮中的開基媽祖創於清康熙三十六年(西元1697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芳苑地區民眾的信仰中心。

王者之弓橋

位於港區的南緣的「王者之弓橋」為一座跨港景觀橋,橋長八十二公尺,寬四點五公尺;拱頂高二十公尺,橋版面最高處為八公尺。橋樑材質採用最容易塑形之鋼料鑄成,並以在地地名「王功」引申「王者之弓」構思,為之命名。

紅樹林生態園區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濕地生態也開始受到民眾重視。在芳苑燈塔北邊有長度約1200公尺的紅樹林生態園區,是水利局致力保育下的亮眼成果,不僅有大片的紅樹林,還有招潮蟹與彈塗魚等濕地生物,而每到水鳥過境的季節還可見到多種類的水鳥棲息於此,是許多民眾前來賞鳥觀察的寶地。

芳苑海空步道

海空步道大約有一公里長,設置有景觀平台,潮間帶的濕地景色與一般常見的海邊有著截然不同的美感。

在觀景平台上可以遠眺芳苑濕地,如果想要近距離靠近也能夠到B1,這裡生態除了有大眼蟹、相手蟹、寄居蟹外,也有彈塗魚、星蟲、沙蠶等,是小朋友們觀察濕地生態的最佳寓教於樂地點。[5]


視頻

彰化芳苑鄉漢寶村 彩繪漢堡村民過乾癮-民視新聞

20220625=芳苑鄉潮間帶濕地: 彰化縣芳苑鄉光明路80號 旁

芳苑漢寶村 4條大同路霧煞煞-民視新聞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人文面積,彰化縣芳苑鄉-彰化縣芳苑鄉公所
  2. 地理位置,彰化縣芳苑鄉-國家圖書館-臺灣概覽
  3. 歷史沿革,彰化縣芳苑鄉-國家圖書書館
  4. 特色伴手禮及小吃,彰化縣芳苑鄉-彰化縣芳苑鄉公所
  5. 芳苑鄉熱門景點,彰化縣芳苑鄉-玩全台灣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