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藍洞

增加 218 位元組, 1 年前
增加圖片
==洞內結構==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center><img src=https://pic1.zhimg.com/80/b00912008a246221cf24f9a74d1b3108_1440w.jpg width="230"></center><small>[https://zhuanlan.zhihu.com/p/20270033 来自知乎]</small>|}
2018年12月國家地理探索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 通過[[聲納]]裝置進行全洞掃描, 繪製出藍洞內部的3D構造地圖。 探險隊潛入大藍洞,最初看見一些常見的生物,例如[[鯊魚]]、大[[珊瑚]]、[[海龜]]之類的海洋動物。而鯊魚的品種繁多, 據說多爲個性溫和慵懶不主動攻擊的品種伴您水下同游, <ref>{{Cite Web|url=https://ppfocus.com/0/scb557144.html|title=全球最古怪的地方--貝里斯大藍洞|date=2021-02-12|website=人人焦點|accessdate=2022-06-16}}</ref>
==相關資訊==
在大藍洞的一個400英尺深的珊瑚礁底部的幽深洞穴中,探險家取了一些沉積物樣本,並將其與伯利茲內陸地區石灰石岩坑的沉積物樣本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兩種樣本年代處於距今1000—800年間,當時正是瑪雅文明衰落的時期。樣本中[[鋁]]和[[鈦]]兩種元素的比例,與當時[[熱帶氣旋]]帶來的暴雨及其引發的水土流失有關。研究人員發現,樣本中鈦元素含量較低,說明這一時期熱帶氣旋數量比以往偏少,乾旱比以往持久。<ref>{{Cite Web|url=https://kknews.cc/travel/3b646y3.html|title=藍洞,伯利茲大藍洞裏面到底是什麼|date=2018-08-02|website=每日頭條|accessdate=2022-06-16}}</ref>這項研究顯示,乾旱可能為馬雅文明消失的主因。
2017年,[[喬治亞大學]]科學家一項研究發現,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已生產了83億噸塑料垃圾,其中大部分被隨意丟棄。在[[太平洋]],[[北極]]海冰,[[瑞士]]山區,以及4000多米的海洋深處,到處都有大量沉積的塑料垃圾,更有至少5萬億個微塑料纖維或碎片,漂流在全球的海洋裡。<ref>{{Cite Web|url=https://changepw.com/?p=125815|title=億萬富翁冒險潛入大藍洞,發現死亡墳場及人類遺棄物|date=2019-03-04|website=改變的力量|accessdate=2022-06-16}}</ref>
13,3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