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商羯罗

增加 6,67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關於[[商羯罗]]的傳記上可以在《尚卡拉維賈亞姆》中找到,這是一部詩篇作品,融合了傳記和傳奇材料,並以史詩般的風格寫成。這些傳記中最重要的是14世紀(Mādhava的MādhavīyaŚaṅkaraVijayaṃ),15世紀到17世紀之間的CidvilāsīyaŚaṅkaraVijayaṃ(大約Cidvilāsa的))和KeraļīyaŚaṅkaraVijayaṃ地區(K.現存於17世紀)。
==人物介绍==
关于他的传记保存下来的至少有11个,但都为传说、神话一类。其中最有名的是14世纪的吠德耶罗耶(VidyAraNya)所作的《商羯罗世界的征服》,但也由于它是商羯罗以后数世纪的作品,故难以让人相信。关于他的生卒年代就很难确定。1882年印度的波答迦(K.B.Pathak)提出,商羯罗的生卒年代约为788~820年,此说法为学术界沿用。
在仅仅三十二年的生命中,商羯罗把佛教逐出了印度,重新建立了《吠陀经》的权威性。商羯罗驳倒了佛教徒没有灵魂或自我的信条,重新确立了关于个体灵魂的吠陀真理。因此,商羯罗使人们更容易接受《吠陀经》。 他认为最高的梵是世界之源,万物依靠梵产生而梵并不依赖世界。梵是统一、永恒、纯净、先验的意识。它无内无外、无形无状,既不具有任何差别也不具有任何属性,既超主观也超客观,既超时空也超因果。但一般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便赋予梵种种属性。这样,梵就有了两个:一个是上梵,即无属性、无差别、无限制之梵;另一个是下梵,即有属性、有差别、有限制之梵。下梵具体表现为神砥、个体灵魂(个我)和世界万象。
 
商羯罗也认为世界是梵通过"摩耶"制造的。"摩耶"是现象世界的种子,现象世界是由下智的人们对于上梵的无明或虚妄所引起。按照他的理论,梵通过"摩耶"创造世界的过程,很像一位魔术师在变戏法。它先取来五种细微物质:空、风、火、水、地,作为创造世界的基本素材,再将这五种细微物质相结合,产生出五种神奇的物质:空大、风大、火大、水大、地大。空大是有1/2空+1/8水+1/8火+1/8风+1/8地所构成,地大、水大、风大、火大也是按同样比例构成的。现象世界就是由这几种神奇物质变幻而来。最后,商羯罗的理论与其他印度哲学思想一样,最终归结到超越现象世界上。他认为,解脱就是亲证梵与我的同一,即"我就是梵"。解脱不是产生一种至善至乐的状态,而是除去无知的遮蔽。
 
后来商羯罗边有遍游印度各地,同其它的哲学派别进行论战。据说他曾与当时强有力的弥漫差派的学生曼陀纳·弥室罗(约675--725年)进行过激励的辩论。这一事件反映当时拥有鸠摩利罗等卓越的哲学家弥曼差派与新的反弥曼差的吠檀多派之间的尖锐对立。商羯罗四处说教,但他的对象并非城市居民。因为在当时城市里佛教的势力还很强大,一般的工商业者又都信仰耆那教,下层庶民百姓则倾向于通俗的印度教。同时在都市里人们的伦理观念又流行着快乐主义。商羯罗主要是对与他同样的出世的云游僧们说教。商羯罗热切地希望复兴传统的婆罗门教,恢复奥义书精神。传说商羯罗的家里祈祭的是湿婆神,他也属于性力派(Sakta)。然而实际上商羯罗的说教却不同于湿婆派的观点,倒是对毗湿奴派(外士那瓦宗)颇有好感,也持信仰毗湿奴神的立场。商羯罗还精通瑜伽,他对《瑜伽经》作的复注《瑜伽经复注》(YogaZAstrabhASyavivaraNa)便可证明这一点。中村元的研究认为,商羯罗原本就是瑜伽教徒,只不过他后来转到了吠檀多不二论派来。但他的理论的实质却仍然属于正统的婆罗门观点,弘扬着奥义书的精神。重新解立吠陀经的权威性。而在他的有生之年,他也的确做到了这点。作为弃绝阶层的一员,一个云游僧,商羯罗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奉献出无与伦比的能力,致力于说服佛教徒接受《吠陀经》。为了行之有效,商羯罗不得不选择了较为容易的过渡,因此他创立了一种称作阿兑塔--吠檀陀的哲学,或叫绝对不二论。他天才地运用吠陀语言详加说明,并用《吠陀经》的主要经文作为证据以支持他的论点。商羯罗否定了终极真理是空的佛教信条。商羯罗辨说,真理,如《吠陀经》所宣示,是梵,是精神。同样的,商羯罗驳倒了佛教徒没有灵魂或自我的信条,重新确立了关于阿特玛(ATMA)--个体灵魂的吠陀真理。商羯罗使人们更容易接受《吠陀经》。
 
商羯罗为了说教和复兴婆罗门教的需要,在印度次大陆的四方建立起了四大僧院,保存至今。北方在喜马拉雅山中,西方在印度西海岸的德瓦拉卡,东方在奥里萨邦的海岸,南方在迈索尔邦。其中南方的角山(ZRGgeri)僧院最为重要,可以说是商羯罗的大本营,至今仍聚集着商羯罗派的教徒们。商羯罗建立这些僧院(pITha)大概是想模仿佛教的寺院精舍(vihAra)吧。商羯罗收了不少弟子,其中最知名的有4人,波陀摩帕陀(PadmapAda)、苏雷什瓦拉(SureZvara 又译修罗自在)、陀达迦(ToTaka)、呵什达摩罗(HastAmaiaka)。波陀摩帕陀对商羯罗的《梵经注》作了复注(《PaJcapAdikA》),苏雷什瓦拉对商羯罗的《森林奥义注》和《鹧鸪氏奥义注》作了释补(VArttika)陀达迦和呵什达摩罗迦也有自己的著作,但他们对后代的不二论哲学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商羯罗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的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个卓越的解释学家,他还是宗教上的一个重要的指导者。他的教派在印度知识界中有很稳定的地位,他的思想是印度现代思想潮流的源泉。在印度,甚至在世界思想史上他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人物。商羯罗最后游到了白陀里(Badari),在那里建立了祠那罗衍那天的庙(Nārāyana),终于因病后体力大损而死 。商羯罗死时很年轻,约32岁(另说32岁~38岁之间)时病逝在喜马拉雅山的基达那特。商羯罗著有大量的宗教哲学著作,至少有300部以上。他著有《梵经注》,又对主要的10部奥义书作了注,有《广森林奥义》、《歌者奥义》、《他氏奥义》、《鹧鸪氏奥义》、《由谁奥义》、《伊莎奥义》、《石氏奥义》、《 顶奥义》、《疑问奥义》、《蛙氏奥义》。还有一部《白骡奥义注》,但被学者考证伪作的可能性很大。商羯罗还注有《薄伽梵歌》,著有《我之觉知》、《问答宝鬘》、《五分法》、《示教千则》。
 
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梵经注》、《广森林奥义注》、《薄伽梵歌注》、《我之觉知》、《问答宝鬘》、《五分法》等超过300部之多。
==出生與童年==
[[商羯罗]]的父母結婚多年沒有生育。他們在喀拉拉邦Thrissur的Vadakkunnathan廟中祈禱生下一個孩子。傳說濕婆在丈夫和妻子的夢裡都出現了,並給了他們一個選擇:一個會長壽的平庸兒子,或者一個不會長壽的非凡兒子。父母雙方都選擇了後者。因此他們生了一個兒子。為了紀念濕婆(濕婆)(他的名字之一是善卡拉),他被命名為[[商羯罗]](梵文,“善良的祝福”)。
1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