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小白玉霜

增加 74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人物生平 ==
[[File:小白玉霜剧照1.jpg|缩略图|左|250px|[http://img2.imgtn.bdimg.com/it/u=2152340829,4134273975&fm=26&gp=0.jpg 原圖鏈接]]]  
小白玉霜,评剧旦行女演员。原名李再雯,小名福子,祖籍山东,5岁随父亲从天津逃荒到北京,父母亲养不起她,就把她卖给了著名评剧演员、白派创始人白玉霜做养女,评剧新白派创始人。白玉霜请了天津有名的评剧彩旦李文质【有的版本称为李文祉】做她的启蒙老师。李文质讲究演唱技巧,板、字、气、腔都很有功夫。再雯聪明好学,刻苦用心,打下了坚实的唱功基础。后来,再雯随同白玉霜演出,在艺术上又受到很深的熏陶,逐步掌握了白玉霜的唱腔和表演技巧,继承了白玉霜的演唱风格。14岁登台演戏,在她16岁那年,白玉霜不辞而别,戏班为了维持生计,让她接替母亲担任主演,挂出了“小白玉霜”的牌子。她的演出,意外地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几年之后,白玉霜在北京病故,小白玉霜正式挑起了母亲的班子。在京津一带享有盛名。她是阳秋、玉海、新中华等评剧团的创始人。
== 个人作品 ==
她的代表剧目古装戏有:《朱痕记》、《闹严府》、《 [[ 杜十娘 ]] 》、《 [[ 秦香莲 ]] 》、《桃花庵》、《玉堂春》、《临江驿》、《打狗劝夫》、《劝爱宝》、《珍珠衫》、《红娘》、《小借年》等。建国初期主演的革命现代戏《兄妹开荒》、《农民泪》、《九尾狐》、《千年冰河开了冻》、《小女婿》、《罗汉钱》等。一九五三年中国评剧团建团后,排了《秦香莲》一剧,她塑造的秦香莲形象是她表演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一九五六年《秦香莲》拍成电影,她获得金质奖章,蜚声海内外。六十年代后,塑造了《金沙江畔》中的金秀,《苦菜花》中的母亲,《朱痕记》中的赵锦棠,《闹严府》中的严兰贞,《 [[ 李双双 ]] 》中的李双双等。
== 社会贡献 ==
[[File:小白玉霜2.jpg|缩略图|右|250px|[http://img4.imgtn.bdimg.com/it/u=2469830956,2138282902&fm=26&gp=0.jpg 原圖鏈接]]]  小白玉霜在演出现代戏方面,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建立后,她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率先演出了 革命现代戏,对评剧艺术改革和现代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解放后到“文革”前的17年里,她参加演出的现代戏有17出之多。评剧白派由白玉霜创立于三十年代,发扬光大的却是小白玉霜。她把“白派”艺术推向新高峰。后来的“白派”特指小白玉霜的“ [[ 新白派 ]] ”。小白玉霜的艺术在解放后日趋成熟,洋溢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1953年,小白玉霜加入国营剧团,在艺术上更加努力追求,不断创新。在演出剧目上,她一直坚持古装戏和现代戏同时并举。她在传统戏里扮演过许多古代妇女角色,如《朱痕记》中赵锦棠、《闹严府》中的严兰珍、《杜十娘》中的杜十娘和《秦香莲》中的秦香莲等这些性格鲜明、形象各异的舞台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她的代表作《秦香莲》,在表演上吸收并借鉴京剧、梆子、曲艺等兄弟剧种的长处,丰富了自己的表演艺术。在电影《秦香莲》的拍摄过程中,她尊重导演对剧中人物造型的需要,毫不犹豫地剃掉自己的双眉,卸装后蒙着头纱回家。此事以后被传为戏剧界的佳话。小白玉霜把评剧白派艺术提高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 艺术特色 ==
小白玉霜 [[ 音色纯正 ]] [[ 音域宽广 ]] ,她的行腔柔润平稳,深沉流畅,演唱圆润隽永、低回婉转,讲究节奏的变 化及快慢、轻重的对比,形成了韵味醇厚、朴素大方的演唱特色。小白玉霜扮相大方,善用眼睛传神,表演风格轻淡素雅,细腻含蓄,不浮不泛。无论是演唱技巧的运用,还是唱腔的设计安排,她都能从刻画人物出发,细腻而真切地表达人物感情,树立好人物的音乐形象。[[File:小白玉霜3.jpg|缩略图|左|250px|[http://img0.imgtn.bdimg.com/it/u=3119733013,1269984375&fm=26&gp=0.jpg 原圖鏈接]]]  小白玉霜的艺术在解放后日趋成熟,洋溢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1953年,小白玉霜加入国营剧团,在艺术上更加努力追求,不断创新。在演出剧目上,她一直坚持古装戏和现代戏同时并举。她在传统戏里扮演过许多古代妇女角色,如《朱痕记》中赵锦棠、《闹严府》中的严兰珍、《杜十娘》中的杜十娘和《秦香莲》中的秦香莲等这些性格鲜明、形象各异的舞台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她的代表作《秦香莲》,在表演上吸收并借鉴京剧、梆子、曲艺等兄弟剧种的长处,丰富了自己的表演艺术。在电影《秦香莲》的拍摄过程中,她尊重导演对剧中人物造型的需要,毫不犹豫地剃掉自己的双眉,卸装后蒙着头纱回家。此事以后被传为戏剧界的佳话。小白玉霜在演出现代戏方面,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解放后到“文革”前的17年里,她参加演出的现代戏有17出之多。其中有:《 [[ 九尾狐 ]] 》、《 [[ 农民泪 ]] 》、《 [[ 千年冰河开了冻 ]] 》、《 [[ 金沙江畔 ]] 》、《李双双》等。在演出中,她努力塑造出一批风采各异、性格生动的新妇女艺术形象。特别是她在《小女婿》中扮演的杨香草,堪称脍炙人口,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小白玉霜把评剧白派艺术提高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67年12月21日,由于“四人帮”的迫害,小白玉霜含冤死去,时年45岁。小白玉霜英年早逝,身后并无子女。 小白玉霜老师作为50、60年代的评剧泰斗和领头羊,没有嫡传弟子,但她的唱腔却广为流传。
== 名人轶事 ==
与新凤霞的姐妹情
小白玉霜与 [[ 新凤霞 ]] ,都是上个世纪40年代,在天津评剧舞台上升起的耀眼新星。
小白玉霜出道较早,1937年年仅15岁就在天津代替养母白玉霜挑班并开始走红,但她在同龄演员中却从不摆架子,一直关照着比她小七岁的后起之秀新凤霞。当时新凤霞家庭较为贫困,刚加入戏班时,虽然从师傅小五珠处学了不少戏,也显露出艺术天赋,但却无力购置行头(戏装)。而当时戏班是不为女演员准备行头的,完全得自备。为此新凤霞终日愁锁眉尖。小白玉霜就主动把自己的行头和头饰借给她用,有很长一段时间,新凤霞就是穿着小白玉霜的行头演戏,这在人情淡漠、“同行是冤家”的旧时代,有此义举也是颇为不易的。
1968年,小白玉霜因遭受“文革”政治风暴摧残而自杀身亡,新凤霞闻讯悲痛欲绝,但处于当时情况自身难保,未能给情谊笃厚的姐姐送葬,一直成为新凤霞的一块心病。
 
[[File:小白玉霜4.jpg|缩略图|右|250px|[http://img0.imgtn.bdimg.com/it/u=1342802760,2895420078&fm=26&gp=0.jpg 原圖鏈接]]]  
小白玉霜卖字
刘萍的弟子王冠丽是白派表演艺术的第四代传人,现任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团长。
 
==视频==
{{#ev:youku|XNDA0NjQyMjUyMA|640|inline|评剧《杜十娘》小白玉霜 |frame}}
== 参考资料 ==
 
[[Category:中国女演员]] [[Category:戏曲女演员]]
15,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