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圣经叙事体

增加 12,646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圣经叙事体''',外文名:Narrative,Biblical ,近代人研究圣经的一个新发展,就是重新发现叙事体裁在整本圣经的独特性,和…”
'''圣经叙事体''',外文名:Narrative,Biblical ,近代人研究圣经的一个新发展,就是重新发现叙事体裁在整本圣经的独特性,和明白当代人宗教经验的价值。这种发现直接帮助现代人表达信仰(D. M. Gunn and D. N. Fewell, Old Testament Narrative, Oxford, 1989)。

《圣经》又名《新旧约全书》,由《[[旧约]]》《[[新约]]》组成。《旧约》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来文<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7AILAJD0514R9P4.html 古希伯来字母的发展与演变],网易,2021-04-11</ref>(含亚兰文)写就,由犹太教教士依据犹太教的教义编纂而成。它囊括了犹太及邻近民族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人文历史资料。《新约》一共27卷<ref>[https://www.docin.com/p-1216167615.html 宗教文化的思想价值],豆丁网,2015-07-10</ref>。

==简介==

叙事体是透过一连串的事件(行动),或言词的组织来表达意义,这种行动与言语,均发生在[[时间]]之下,因此不像圣经其它文体,像诗歌、箴言或律例,主要是透过意象、命题或禁令来传递意义,而时间因素是不重要的。圣经叙事体多是以人物为中心,他们真实的性格、欲望、恐惧,以至与神、人、世界的关系等,均成了传递意义的重要媒介;而读者明白它的途径,就是「设身处地」,不是以智慧推敲,因此叙事体通常能达至较广阔的受众群。

明白了上述叙事体的特性,我们对圣经主要部分都是以叙事体裁写成这项事实,就一点也不会奇怪。圣经是记载神人交往的记录,它既不是宗教辩论,也不是[[道德]]伦理的论文,它的中心思想是「关系」,不是某种论题,而关系是要透过人与事件的发展来表达的。圣经记载的,是神启动了整个「关系事件」,祂要与人发展出一种以爱和信任为目的,且是可以维持下去的关系。这个目的可能暂时会受到挫折,但长久说来,是清晰又必可达到的;这是收集于圣经内的叙事体所共有的主题;无论是以预言、故事、预表,或简单的祷文形式来表达,这种主题就是叙事体共有的盼望。

圣经的叙事体,旧约是由创世记到列王纪下,新约则是四福音与使徒行传。旧约的故事是神藉一家族与人建立关系,神不仅拣选了以色列,后来还赐他们应许地和国度,好落实神对他们的爱。从人的角度来说,土地与国权是人体现远象的主要条件,以色列人有时倚靠神来体现远象(像圣战),有时则倚靠人(像与外邦结盟),这就成了他们与神之间的冲突原因︰神要求的是藉信与爱来建立关系,人要求的则是[[土地]]与身分。旧约叙事体的发展脉络乃是︰神因关系破裂而失望,人因得而复失的土地与国权,开始严肃地思考他们与神的关系。

旧约的故事怎样由神掀起第一页,新约亦是以神成为人,主动地进入人的历史而开始。神不再是站在一边呼吁,然后被动地等待人的响应;借着耶稣基督,神采取了最后的,也是最具决定性的行动︰祂宣告上帝国(Kingdom of God685Kingdom of God)已然降临,并且主动地挑选门徒去为神国奔走。四福音的结局,是主动地进入人类历史的耶稣基督,给人钉在十字架上,表面看来好像人的背叛得胜,但每本[[福音]]书都留一余绪,就是被人钉死在十架上的耶稣基督,神已使祂从死里复活。使徒行传则记述复活的基督,怎样令一个本已沮丧解体的小团体重新得力,至终成为一个改变历史的势力,就是教会。

===叙事体的体裁===

过去几百年来,圣经学者都在努力研究圣经现有的形式,一直盼望可以找出圣经的「原样」,因为他们认为现有的样子,是经过许多因素搀杂而成,他们要知道未经搀杂的那个原来的版本是怎样的。经过了几百年的努力,坦白说,成效不彰。一般所谓的来源批判(source criticism)除了产生一些大胆的假设外,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多更近原样的知识;「历史耶稣」(Historical Jesus568Historical Jesus, Quest for)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人一直希望找出真实的[[耶稣]]是怎样的,但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和福音书告诉我们的,没有太大分别。

但说近二、三百年的圣经研究没有带来更多的发现,显然是错误的,叙事体的发现及重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发现现有的故事形式非常丰富,又含义深刻,不一定需要走到故事的背后,才能发现真相。再者,现代学者发现,传统的形式批判(form criticism)也不能完全取代叙事体的研究,因为传统对不同形式的界定,不足以表达叙事体的多元性及深邃的意义。

学者在叙事体这大题目下,分了许多仔细的类别,以代表不同性质的故事︰1.「英雄故事」(saga),如创世记中列祖的故事;2.「传奇文学」(legend),如出埃及记和民数记的摩西,列王纪上下的伊莱贾和伊莱沙;3.「短篇故事」(novella),如以斯帖记、约拿书和[[路得记]];4.「起源说」(aetiologies),追述起源的故事,创世记有不少这类记载。

值得注意的是,叙事体关心的,不是现代人意念中那种历史性,某年某月某人是否真正发生过某件事。这些对叙述者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这么一个传说,而这传说能留传下来,一定有一个信息要我们得着,这个信息才是重要的。譬如传奇文学,它是特指某一民族或国家的历史中,某一时期有关的故事,它常含有几分事实,亦可能全是杜撰,这都不需要追究;传奇文学要表扬的,是英雄、圣人,或某种神奇物体,及其有关的惊人事迹,这却是我们要留心的,因为这是传奇文学留存至今的主因。就此意义而言,传奇文学与神话(Myth824Myth)就不能互相混淆,因神话多与神或鬼、仙等有关。

叙事体中也有一类与历史的关系比较密切,起码粗略看来是如此,通常我们称之为「记录式叙事体」,就如逸事、纪年史、回忆录,以及史记等书;但要精确地分辨哪些属第一类(通常称作「想象式叙事体」),哪些属第二类,却不是那么容易。除了因为早期人对历史与传说,[[小说]]与非小说的分野不像现代人那么严格外,加上有时早期人写历史,常是怀有某种目的来写,或为警世锄奷,或为标榜某种意识形态,他们记录的及扬弃的,就会影响我们的认识。现代人说,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我们不容易透过叙事体之作者(或编者)的创造,来认识当初到底发生过什么事,就是很浅显的道理了。

===叙事体的基本要素===

叙事者(圣经作者)透过什么元素把意义传递下去?读者要注意什么因素,才能得着传递的意义?两者结合起来,正是叙事体的基本要素。

A.[[故事]]本身。叙事者透过三个主要的元素来传递思想︰人物、情节,和他自己的角度。叙事体基本上就是故事体裁,人物与情节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但我们常忽略了说故事之人的角度,他永远都不是中性的,或绝对客观的。他采用及扬弃某些资料(情节),以至他个人怎样看故事中人的关系(人物),都会影响读者对整个故事的了解。此等因素其实不难察觉,我们可以透过说故事之人不时停下来,评估或解释某个行动及情势,便知道他采取什么角度来叙述故事;有时叙事者亦会假借故事中人的直接评述,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读圣经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混淆了故事中人和叙事者的意见。要避免这问题,我们可以仔细比较故事人物自己说的话,和叙事者自己的评语;倘若同一事件有不同的版本,像创世记的创造记载,或戴维事迹,以及新约的对观福音,比较不同版本的记载,亦可以显露叙事者的不同观点。

叙事体的情节又是怎样组织起来的呢?当然是透过一连串的行动,和由此而产生的高潮(或称作戏剧张力)。这种情节一般可分作三类︰1.解释︰那是交代故事的世界,以引入一连串的行动;这个故事世界通常都是不安宁的,当中有隐伏的危机,或因人之私欲而部署的阴谋,这都是引向第二层次的事件,即是2.冲突︰它可以是个人内心的冲突,也可以是人际间的冲突,由冲突往下发展,就是第三阶段的3.决议︰即是解决冲突的办法。它可以是「邪不能胜正」式的,亦可以是一种妥协;故事的高潮通常是在决议的阶段;不过高潮也不一定是单一的,不同的观点可以有不同的高潮。譬如耶弗他的故事(士十~十二),从以色列人的观点来看,故事的高潮是耶弗他战胜亚玛力人(十一32~33);但从耶弗他及他[[女儿]]的角度来看,至终要把自己的独女献为祭,自然是更具戏剧张力的了。

要了解故事的人物,圣经读者有时过度倚靠叙事者的介绍,因而忽略了人物本身的实况。其实叙事者很少能把我们想知的尽都告诉我们。譬如,福音书作者就从来没有告诉我们,耶稣的样貌是怎样的;祂内心的[[思想]]挣扎与感情的起伏,我们也极欲知道,而作者却鲜有提及。叙事者不仅不会把我们想知道的尽都说出来,有时他们所说的,又会使我们误解真相,上面解释叙事者的角度时,已经交代过了。这样一来,我们怎样才能看到故事主人翁的真面目呢?就是透过仔细评估人物说过的和做过的事,看故事中其它人物对他的反应,叙事者的评语及解释,以及用心观察人物与环境,及与他人的互动作用,这些都能显露故事主人翁的真相。

B.读故事的人。读者能否获得故事传递的信息,与他怎样读这故事,有直接的关系,下面三项因素足堪注意。

第一,[[语言]]。它当然是主要的媒介,却是一种颇容易引起误会的媒介。首先,任何文字都有多层意义,故事人物用某个词语或句子时,却只想传递一个特别的意思,这个意思在当时、当场可以透过声调的高低,或身体语言来指定,文字却没有这方面的提示,我们不容易确知故事人物用的是哪一个意义。再者,同一个词语和言词所代表的事件,对不同时代及文化背景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含义;现代读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张冠李戴。此等问题虽属释经学(Hermeneutics556Hermeneutics)的一般问题,但叙事体与当地文化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就使此问题更形尖锐了。

第二,读者的观点。读者不是一部阅读[[机器]];他是满有经验和联想力的,因此也可以具有非常不同的观点来读故事。一个优秀的说故事的人,能诱发不同的人最大的联想力,与故事一起迈进,这正是圣经叙事体的一个特征。读者的观点,不仅是圣经叙事体容许及预设的,更是受到鼓励的,它使圣经的故事对每一时代及文化,都具有意义。

===结论===

叙事体的研究及由此发展出来的叙事[[神学]](Narrative Theology831Narrative Theology),仍属起步的阶段,因此很多问题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及澄清;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决定某些故事具有足够的「真理成分」?解释这些借故事而传递之真理的准则是什么?仅是系统神学或教义学惯用的那一套吗?提出用故事来诠释真理的人,不正是因为不满意传统系统神学那种命题式的解释方法,才尝试从叙事体找出路吗?这样看来,叙事体及叙事神学,就必须找出一套符合自己特性的诠释原则了。

无论这体裁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它本身却令人满有期许。我们老早就感到传统西方神学那种惟理、经院式的铺陈,不足以反映人生极度多元及多层次的经验,故此以故事形式作一舞台,并邀请读者一起参与,一同发展,总是比较合理和具吸引力。

==参考文献==
[[Category:240 基督教總論]]
257,1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