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6
次編輯
變更
华陶窑
,無編輯摘要
'''華陶窯'''位於[[ 华陶窑苗栗縣]] 位于[[ 台湾省苑裡鎮]] 苗栗县苑里镇,背倚[[火炎山]]西侧山腰,为陶艺家陈文辉夫妇的工作室,园区占地约16甲地依山而建,山上的相思树林正是烧陶的最佳天然柴薪;1984年以一份 “惜花连盆”的心意创立的华陶窑,遥望[[铁砧 (苗栗縣)|火炎 山]],俯瞰[[大安溪]][[冲积 沖積 扇平原。為[[臺灣]][[苗栗縣]] ,创 第三屆 立 即规划了法委員[[陳文輝 (台灣)|陳文輝]]和中華花藝教授妻子[[ 陳玉秀]]於1984年興建的'''台灣式人文園林'''。當時為燒製陶製花器而建古法 柴 烧窑燒[[登窯]] 与陶艺工作室、园林景观与本土 ,並種 植 物园,以“根源于土地本质” 花材 的 生活思考为起点 私人花園。後因媒體報導致大眾頻繁要求參觀 , 并以制陶、烧窑、种植、造 才開放為觀光 景 、复育原生植物的理念经营 點 。<ref>[https://bunnyann.com/bunnyann363/ 苗栗景點》江南Style,華陶窯迷人古樸村莊,穿越時空來找四爺~],bunnyann</ref>
== 外 人 文 名称: China after 庭園 ==在台灣歷史上經歷多個民族的統治,而各民族的建築特色,並未因統治者更替而消滅,而被民間保留使用並揉合各自特色,形成和諧的視覺美感。
== 1.荷蘭式砌法紅磚牆 == 地理位置: 在磚造建築中為增加磚牆承載荷重與穩定能力,以及增進牆面外表美觀,砌磚時應該遵循規則疊砌。紅磚疊砌式樣有很多:如丁砌、順砌、英式、法式、荷蘭式、美國式、花式...等式樣。[[ 台 湾省苗栗县苑里镇火炎山西侧山腰 灣荷蘭統治時期]]為1624年至1662年,當時建築的磚砌法為[[一順二丁]]形式,即從磚牆側面來看,為二縱磚上疊一橫磚反覆向上疊砌。
== 2.中國閩南式雙扇木門== 著名景点: 火炎山古中國木鎖可追溯至[[石器時代]]。據傳迄今最早的古中國木鎖出土於約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但是並無真品留存和正式的文獻記載。古中國木鎖可分為閂鎖和木栓鎖兩類。閂鎖構造簡單,只能從門內開啟和關閉,組成包括門閂和門板兩部分。開啟時,僅需把門閂水平移動至開啟位置後,以旋轉方式推動門板即可。由於構造簡單且堅固耐用,在[[臺灣清治時期]]由1683年[[施琅]]攻台至1895年[[甲午戰爭]]後割讓予[[日本]]為迄,清廷鼓勵人民來台開墾,雙扇木門和閂鎖被民間廣泛使用。
== 交通指南3.日本式黑瓦 ==[[日本]]式黑瓦又稱[[文化瓦]],[[台灣日治時期]]於1895年至1945年間日本人大量興建日式建築而傳入。早期台灣建築使用較輕薄的閩南式紅瓦,而日本式黑瓦有散熱快、透氣性佳的優點,也比傳統薄瓦堅固。對於濕熱且多颱風的台灣地理環境,黑瓦較耐久且效用較佳。
== 4.台灣原住民式屋牆植被 == 自行开车:“国道”一号:由三义交流道下,再转接13省道(往大甲 綠化屋頂及圍牆的概念,近年來逐漸成為都市建築的設計考量重點。諸多優點如:降低頂層溫度、有助散熱、減低冷暖氣耗電量20%、美化環境 、 苑里方向) 保護屋頂(減少紫外線輻射)等。早年漢人移居台灣,因風水考量 , 至55公里处右转接县道140往西走 屋頂可以吸收陽光 , 约至12公里处路口右转 趨魔除邪 , 再行驶约1.8公里即可到达停车场 而會清除屋頂及圍牆上的植物 。 “国道” 三号:由苑里交流道下 而台灣原住民生活與自然和諧共生 , 再转接县道140(往三义方向) 無此避諱。在華陶窯可見多種屋牆植物 , 至130甲县道10.5公里处红绿灯路口左转, 约行驶2.5公里可看见华陶窑停车场 如:[[木玫瑰]]、[[九重葛]]、[[薜荔]]、[[地錦]]等 。
==柴燒登窯 = 搭乘 =[[登窯]]發源於[[中國]] 大 众运输===陸,到[[台灣日治時期]]才由[[日本]]人引進台灣;在大陸稱為[[階級窯]]或[[串窯]],在台灣稱之為[[目仔窯]]或[[坎仔窯]]。[[登窯]]是由幾個長方形窯室連續排列而成,一般是依山而建,或在平地把地面逐漸墊高,使成一傾斜面,其斜角在15-20度之間,在傾斜面上依次往上構築窯室。[[登窯]]的主要結構包括窯頭的燃燒室、中間的窯室和窯尾的煙囪三部分組成,其中燃燒室是提供熱源的地方,位置最低,其後連接幾間窯室,所連結的窯室從前面到後面一級級加高,到最後的煙囪為最高點。其窯室依規模不同,從1、2間到早期商業化陶瓷產量的十幾間窯室都有。
== 搭乘台铁火车 生態植物園 == “山线” 于 “三义火车站” 下车 園裡所栽種的植栽,原本為花藝師女主人為創作花藝所使用而栽種花材 , 再转乘计程车至华陶窑亦可到达 之後積極的栽種推廣台灣原生植物 。(此线无 在佔地五 公 车可到达)頃的植物生態區中,栽植與蒐集近六百種的本土植物。近年來,更與各地農業改良場合作,積極復育台灣特有的原生植物,如[[台灣百合]]、[[鐵炮百合]]、[[金花石蒜]]、[[臺灣澤蘭]],[[臺灣原生稻]]、[[金毛杜鵑]]、[[烏來杜鵑]]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