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6
次編輯
變更
西崎崇子
,無編輯摘要
1973年[[西崎崇子]]從歐洲到香港發展,其後結婚並定居香港,經常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但發現台下的觀眾大多是外國人,有部分是本地觀眾,但已是中年人,為了吸引更多本地及青年人欣賞古典音樂,他的德國籍丈夫夏希文(Klaus Heymann)建議她嘗試彈奏一些廣為人知的中國曲目。西崎崇子在丈夫建議下,決定製作首張《梁祝協奏曲》的錄音。西崎崇子僅靠個人感覺揣摩樂曲,唱片推出後大受歡迎,除了令她名聲鵲起外,更讓《梁祝》受到世界矚目。隨後她再灌錄第二張唱片,特別邀請了《梁祝》的作曲家陳剛向她仔細解釋其曲目的要點,誰知唱片推出後,樂迷還是較喜歡第一張唱片的演繹方法。2009年11月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西崎崇子參加為四川大地震籌款的「梁祝金禧世紀情」音樂會,她以全新演繹方法演奏《梁祝》後,得到很大的迴響,而她亦認為,自己那次演出是「The best of the best」(最好中的最好)。<ref>https://www.ln.edu.hk/mcsln/20th_issue/interview_01.shtml 音樂跨越國界 西崎崇子與《梁祝》結下不解緣</ref>
== 演而優則教 ==
除了熱愛在台上表演,西崎崇子近年亦專注教學,糅合「鈴木教學法」、其父親的教學心得及自己的經驗,創造出一套獨特的教學法,強調先要用心去感受,然後再以彈奏技巧表達出來。她教授不少幼兒,由於幼兒專注力及記憶力有限,所以她會要求母親一同上課,母親不只在旁邊觀察,也必須手執小提琴,跟子女一起學習,因為課餘時間,必須靠母親在家中指導及糾正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