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州区

增加 50,023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安州区'''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安州为安县,2016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撤销安县设立绵阳…”

'''安州区'''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安州为安县,2016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撤销安县设立绵阳市安州区。

安州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绵阳市西南,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31°23′~31°47′,东经104°05′~104°38′之间,幅员面积1189平方千米。安州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节分明。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无霜期长(常年300天左右)。

安州区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05亿元、同比增长9.2%。<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安州区] </ref>

==历史沿革==

绵阳市安州区境内设县始于东晋。此前县之大部为涪县境域(涪县治地今绵阳市中区),先后隶属广汉郡和梓潼郡。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侨置晋兴、益昌、西充国三县,属巴西郡。晋兴县治地今永安乡向阳村,益昌县治地今花荄镇联丰村观斗山,西充国县治地今沸水乡街场。义熙九年(公元413年),设置西浦县,属梓撞郡,西浦县治地今塔水镇神泉村。历刘宋、南齐两朝,建置隶属均无变化。梁代撤销西浦县,设置益昌、晋兴2县。武陵王天正元年(公元552年),撤销西充国侨县,新置平川县(又称平州县),益昌、晋兴、平川3县均属巴西梓潼郡。西魏平蜀后(公元553一557年),平川县迁治西浦县故城址(塔水镇神泉村),改属万安都;晋兴县撤销并入益昌县,改属巴西郡。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撤销平川县;在晋兴县故城(永安乡向阳村)新置金山县,属安城郡;益昌县改属万安郡。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益昌县撤销并入金山县;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在平川县故城(塔水镇神泉村)新置神泉县。2县均属绵州(治地绵阳市中区)。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州为郡,绵州改称金山郡,金山县撤销并入神泉县,属金山郡。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在金山县故城(永安乡向阳村)新置龙安县;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在益昌县故城(花荄镇联丰村观斗山)新置西昌县;神泉县仍置。3县均属绵州(唐代绵州一度改称巴西郡)。五代时建置隶属均无变化。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西昌县撤销并入龙安县,神泉县仍置,2县均隶绵州巴西郡。

北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割绵州辖之神泉、龙安(宣和元年曾改名安昌县)2县与茂州辖之石泉县设置石泉军,治地今北川县治城镇,石泉军隶成都府路。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因石泉军降为军使,神泉、龙安2县还隶绵州。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恢复石泉军,辖石泉、神泉、龙安3县。南宋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石泉军迁治龙安县城(今永安乡向阳村)。元中统五年(南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升石泉军为安州,治地今永安乡向阳村。龙安、神泉2县撤销,地域由州直辖,州仍辖石泉县。安州属成都府路。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安州为安县,并迁治今安昌镇,属成都府。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绵州升为直隶州,安县改属绵州。民国2年撤销绵州,安县属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直至民国38年12月。1949年12月25日,安县和平解放。

建国后,1950年安县属川西行署区绵阳专区。1952年撤销行署区设置四川省,安县属四川省绵阳专区。1968年改专区为地区,安县属四川省绵阳地区。1985年2月撤销绵阳地区,安县属四川省绵阳市辖。2002年4月16日,安县迁治花荄镇。2016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撤销安县设立绵阳市安州区;5月20日挂牌。

'''行政区划'''

清康熙时期,安县设6乡:上清乡、辕门乡、兴贤乡、神泉乡、安仁乡、通济乡。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6乡为东、西、南、北4乡。宣统二年(1910年),全县设7乡:武安乡、浮泉乡、西昌乡、神泉乡、秀水乡、河清乡、上关乡。

民国元年~民国二十四年(1912~1935年),安县共设18个场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2月,全县设3个区,18个联保,364保,3652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联保为乡镇。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2月24日,增设兴仁乡,划出毛家、方水、曲山3乡,划入汉昌、兴隆、晓坝3乡。全县设3个行政区,19个乡镇,366保。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全县辖3个行政区,2镇17乡,355保,3686甲。第一区,区署设安昌镇,辖安昌镇、花荄镇、黄土乡、永安乡、擂鼓乡、界牌乡、桑枣乡。第二区,区署设秀水乡,辖秀水乡、汉昌乡、沸水乡、雎水乡、晓坝乡、茶坪乡。第三区,区署设河清乡,辖河清乡、永兴乡、兴隆乡、塔水乡、兴仁乡、乐兴乡。

1950年5月24日,将原3个行政区划为5个行政区,辖19个乡镇。1952年7月,擂鼓、茶坪二乡划入北川县。1953年,安县行政区划进行适当调整,全县设1个县属镇,5个区,4个区属镇,1个乡属镇;26个乡,303个村。1958年6月16日,茶坪乡复归安县;9月,区和乡镇全部撤销,成立政社合一的8个人民公社,即:城关、茶坪、红旗、塔水、乐兴、秀水、太平、河清人民公社。1959年3月1日,因罗江县建置撤消,县所辖河清乡(现清泉镇)和宝林划归安县管辖。同年,对大公社调整划小,全县为18个人民公社。1962年,全县有人民公社27个。1964年5月18日,恢复4个区建制。1983年12月8日,撤销4个建制区,县直辖5个镇、27个人民公社。12月底,实行政社分开,27个人民公社全部恢复乡的建制,成立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

1986年,安县辖7镇13乡,即:安昌镇、桑枣镇、花荄镇、黄土镇、塔水镇(4月11日兴塔镇更名为塔水镇)、秀水镇、河清镇、晓坝乡、永安乡、茶坪乡、界牌乡、兴仁乡、乐兴乡、清泉乡、宝林乡、永河乡、沸水乡、高川乡、迎新乡、雎水乡。有村民委员会273个,村民小组2715个,街道居委会33个。1987年1月23日,经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迎新乡,将其所辖区域全部划归河清镇管辖。1989年4月27日,恢复迎新乡建制,辖区未变。1992年9月19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永安乡、雎水乡,设立永安镇、雎水镇。1995年12月4日,经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将沸水乡的齐心村第六村民小组并入沸水乡的三合村,将沸水乡齐心村的其余村民小组和两河村划归晓坝乡管辖。1997年4月17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永河乡,设立永河镇。1998年6月9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界牌乡,设立界牌镇。

1998年4月8日,经绵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安县花荄(长虹)配套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并与花荄镇合署办公。

2000年6月27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宝林乡、清泉乡、沸水乡,设立宝林镇、清泉镇、沸水镇。2001年11月1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乐兴乡、晓坝乡,设立乐兴镇、晓坝镇。

2002年3月20日,经绵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建立的安县千佛山、罗浮山旅游产业开发区挂牌成立,办公地点设桑枣镇。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千佛山、罗浮山两个旅游风景区及千佛山、罗浮山一线的桑枣镇、晓坝镇、茶坪乡。

2002年4月25日,经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将界牌镇永丰村七、八、九组新设立白鹤林村,划归花荄镇管辖。

2002年12月,安县辖16镇4乡,即:[[安昌镇]]、[[花荄镇]]、[[桑枣镇]]、[[秀水镇]]、[[塔水镇]]、[[河清镇]]、[[黄土镇]]、[[雎水镇]]、[[永安镇]]、[[永河镇]]、[[界牌镇]]、[[沸水镇]]、[[宝林镇]]、[[清泉镇]]、[[乐兴镇]]、[[晓坝镇[[、[[迎新乡]]、[[兴仁乡]]、[[茶坪乡]]、[[高川乡]]。全县辖274个行政村,2706个村民小组,50个街道。

2009年2月,经民政部同意,将安县的安昌镇、永安镇,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管辖。安县辖14镇4乡,即:花荄镇、桑枣镇、秀水镇、塔水镇、河清镇、黄土镇、雎水镇、永河镇、界牌镇、沸水镇、宝林镇、清泉镇、乐兴镇、晓坝镇、迎新乡、兴仁乡、茶坪乡、高川乡;234个行政村。

2012年1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对安县茶坪乡撤乡并更名建立千佛镇。安县辖15镇3乡,即:花荄镇、桑枣镇、秀水镇、塔水镇、河清镇、黄土镇、雎水镇、永河镇、界牌镇、沸水镇、宝林镇、清泉镇、乐兴镇、晓坝镇、迎新乡、兴仁乡、千佛镇、高川乡;234个行政村。

2016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撤销安县设立绵阳市安州区。安州区辖15镇3乡,分别为:花荄镇、桑枣镇、黄土镇、塔水镇、秀水镇、河清镇、界牌镇、永河镇、雎水镇、清泉镇、宝林镇、沸水镇、晓坝镇、乐兴镇、千佛镇、兴仁乡、高川乡、迎新乡。234个村、27个社区。政府驻花荄镇银河大道8号。

2017年12月,村、社区信用代码赋码,减少花荄镇白鹤林村、西岩村、圣果村、文星村。安州区辖15镇3乡,230个村、27个社区。政府驻花荄镇银河大道8号。<ref>[https://www.sohu.com/a/496826374_121107000 历史沿革] </ref>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安州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绵阳市西南,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31°23′~31°47′,东经104°05′~104°38′之间,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罗江县,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北川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毗邻,幅员面积1189平方千米。

'''地质环境'''

安州区地处四川西部地槽区和扬子准地台区结合部,地质构造复杂,分属两个一级构造单元和三个二级构造单元。即以大光包斜冲断层和北川冲断层为界,西北部属四川西部地槽区的后龙门山塑变带的前龙门山褶断带和川西坳陷区。

'''地形地貌'''

安州区西北部系龙门山脉,地势较高,山脊海拔一般在1000~2500米之间。高川乡境内的大光包海拔3047米,为区境内最高点。千佛镇境内的千佛山海拔2942.2米,雎水镇境内的大柏岩主峰海拔2417米。位于界牌镇石安村与绵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永兴镇方登寺村接界的安昌河河面海拔为490米,是区境内的最低点。根据地貌成因和地表形态,安州区地貌可分为平坝、丘陵(台地)、低中山三种类型。安州区平坝总面积为267.37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安昌河和雎水河两岸的花荄、塔水、桑枣、秀水、河清、永河等镇。丘陵(台地)主要分布在安昌河两岸平坝的两侧及秀水河以东地区,总面积为533.01平方千米,占安州区总面积的37.96%。低中山分布在晓坝—沸水—雎水一线的西北部(包括千佛镇、高川乡全部)。

'''气候环境'''

安州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节分明。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无霜期长(常年300天左右)。春来较早,夏长秋短,四季分明。降水量在四季的分配中一般有冬干春旱,夏季旱涝交错,秋多连绵阴雨的特点。区境内东南部丘陵、平坝与西北部低中山气温有较明显的差异,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西北山地气温随海拔平均每升高100米下降0.65℃,2500米以上的山峰一年积雪达四个月。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步增多,东南丘陵、平坝区常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而西北山区的千佛、高川等乡镇最大降水量达1700毫米左右。

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6.3℃。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61毫米。多年平均日照为1058.7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084.26毫米。年平均风速1.6米/秒,最大风速16.0米/秒。年平均雾日在15天左右。年平均无霜日300天,最长339天,最短261天。

'''土壤环境'''

安州区境内土壤属岩层土类型。由于平坝和丘陵土壤受成土母质影响显著,山地受生物、气候及成土母质的双重作用,因此土壤形成和分布与土壤母质具有基本一致的规律。安州区土壤可分为黄壤类、山地黄棕壤类、紫色土类、冲积土类和水稻土类。

'''水文环境'''

安州区境内有安昌河、雎水河、秀水河、水河、白溪河等河流。河流汇集溪沟116条,流域面积1320.1平方千米。

安昌河,由茶坪河、苏包河在安昌镇西南的两河口汇流后得名。苏包河系安昌河正源,发源于千佛山南华岭东侧苏包山下。河道全长38.3千米,流域面积231.9平方千米,平均流量为7.29立方米/秒。茶坪河系安昌河西源,发源于千佛山南华岭西侧。河道全长45.1千米,流域面积299.8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2.8立方米/秒。安昌河自安昌镇西南苏包河与茶坪河汇流处的两河口起,经区内的黄土、花荄、界牌直至绵阳市区南山脚下汇入涪江。河道全长76.24千米,总流域面积689.45平方千米。平均流量20.09立方米/秒。<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地理环境] </ref>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截至2011年,安州区境内有动物资源1000多种。鱼类有60余种,主要分布在溪沟、河流、水库。鸟类县境内鸟类有100余种。境内有两栖爬行动物4目、15科、35属、53种。境内的野生哺乳动物有80余种。

'''植被资源'''

安州区植物资源品种达1700余种。2002年底,全区绿化率为99.6%,有森林面积6462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3.6%。地面植被以农作物为主。住宅旁植慈竹及桃、李、柑、橙等果树;路、渠、沟、堰、田埂主要栽植桑树、喜树(千丈、水冬瓜)、桤木、桉树、枫杨、刺楸、酸枣等乔木,呈网点状分布。

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西北部山地海拔高度一般在800~1700米之间,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种林木生长。主要有杉树、栎树、樟树、楠树等乔木及经济林漆树、棕树、枣皮和斑竹、白甲竹、茶树等。海拔1700~2300米的地带主要分布栎类、桦树、冷杉、鹅掌楸、刺楸、木玄榔等乔木,下层混生多种杜鹃。海拔23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以杜鹃、箭竹为主;草本植物以蕨类、吉祥草、楼梯草、冷水花、水凤仙、万年青为主;藤本植物有大小木通、木节藤、八月瓜藤、青藤、铁线连、猕猴桃等。林间湿度大,树干上多地衣、苔藓。

'''矿产资源'''

截至2011年,安州区探明的矿产有29种,矿产地100余处。主要分布在高川、茶坪、雎水、晓坝、桑枣、沸水、永安、安昌、黄土、秀水等乡镇。

'''燃料矿'''

烟煤的地质总储量为2500万吨,共探明储量为936万吨。无烟煤地质储量700万吨以上。油页岩尚未开采。石油、天然气据地质矿产部物探大队探明,地下5000米处有油、气地质构造。

'''化工原料矿'''

磷矿地质储量3268万吨。矿体含磷量平均为31%,属中高品位磷矿。硫铁矿总储量约480万吨。五郎庙和五一两个硫铁矿含三氧化二硫分别为16%~21%和38%。重晶石储量为19.2万吨。矿石平均含硫酸钡90%左右。蛇纹石属含棉蛇纹岩,厚度一般为1.4米,规模较大,氧化镁含量为53.7%,氧化钙含量为6.59%。泥炭是生产腐植酸肥料的原料。

'''建筑材料矿'''

石灰石分布在雎水、沸水、桑枣等镇,储量大,仅桑枣镇登高山一带储量就达1亿吨以上。以桑枣镇登高山的石灰石质量为佳,氧化钙含量51%~56%,是烧制石灰和制造水泥的原料。石棉分布在高川乡鱼洞口一带。石膏分布在桑枣镇马鞍山和高川乡小天池等地,石膏的质量较优,但储量不大。石墨分布在高川乡五郎庙一带。高岭土分布在沸水镇天台山和晓坝镇三岔沟等地。红花磨石分布在桑枣、黄土等镇。以黄土镇顺义、东鱼、喇叭、马村、常乐等村的岩石质量较好。高川乡产纯黑大理石,茶坪乡产浅花大理石,均是较好的建筑装饰材料。河沙分布在安昌河、干河子的河漫滩。是制造水泥预制件和砂灰砖的材料。黄粘土在县境丘陵台地均有分布,储量大,是烧制土陶及砖瓦的材料。

'''有色金属矿'''

铝土矿储量约477万吨。高川乡大竹坪铝土矿石含三氧化二铝42%~66%,铝硅比值4~8,二氧化硅8%~16%,三氧化二铁3.52%~3.6%,钛大于1%。矿区储量为182万吨,属于高品位、小规模矿床。

砂金矿永安镇矿区长2500米,宽1500米,金质为瓜子状,每吨原砂含金1.5克。安昌镇每吨原砂含金约0.75克。河床金矿分布在茶坪河、苏包河、安昌河、秀水河的河漫滩。铝锌矿,储量1.6万吨,规模小。

黑色金属和特种非金属矿,境内黑色金属矿有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和锰土矿,储量较大,但目前尚无工业开采价值。特种非金属矿即石英水晶矿,分布在高川乡长河坝一带。

'''水资源'''

截至2011年,安州区境内有水资源储量1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16亿立方米,已开发2.836亿立方米;地下水3.2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5亿立方米,已开采0.29亿立方米。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441立方米。1999~2000年西南石油局所属公司在桑枣镇罗浮山下开发出1#、2#两口日产水量2000吨以上的温泉井,出口水温42~45.5℃。井深1200~2000米,产水层井控面积数十平方千米。

地表水系县境内地表水系均发源于龙门山地。年平均地表径流量13.47亿立方米;地下径流量3.19亿立方米。县境内各条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具有明显的夏洪、秋汛特点,4~6月水量逐渐增长,5月开始入汛期,7、8月达到高峰;10月水位开始下降,汛期随之结束;12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

地下水县境内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砂砾卵石层孔隙潜水和红层区裂隙水及山区岩溶水三种。

第四系松散堆积砂砾卵石层孔隙潜水,主要分布在安昌河、雎水河两岸的河漫滩及河清、秀水(原汉昌乡)部分古河床及沿岸宽阔的一、二级阶地上。人工泉堰出水量为10~100升/秒,总量为2000~3000升/秒。其补给来源由大气降水、河流、渠道和田间的渗入。地下水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呈动态变化,降水量最大的6~9月,地下水位升高,年变化幅度为1.3~5.9米。

红层区裂隙水,可分为低山区基岩裂隙水和风化带裂隙水两种。红层低山区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龙门山前山地带的桑枣、安昌、雎水、晓坝、永安、黄土等镇。在地势低洼的排泄地带可打出水量为10~1000余吨/日的承压水井。红层风化带裂隙水集中分布在县境南部丘陵地带的清泉、塔水、兴仁、花荄等乡镇的部分村。其潜水量不大,多数单井涌水量都不到10吨/日。

山区岩溶水,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北的高川、茶坪等乡镇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之中。泉水流量一般达100~1000升/秒。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的渗入。其动态变化直接受大气降水影响,3月份地下水位低,4月份水位开始上升,8~9月水位最高,以后水位逐渐下降,变化幅度在10米左右。

'''区域人口'''

2017年年末,全区总户数为189817户,户籍总人口为443347人,其中乡村人口360102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224686人,女性人口218661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68%和49.32%。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0.04‰;人口死亡率为6.39‰;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5‰。全区常住人口达到39.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33%。

==区域经济==

'''综合概述'''

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2.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9.65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0.41亿元,增长10.7%,工业化率达到29.7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99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为22.5:38.2:39.3。全区人均gdp达到33976.0元,比上年增长11.5%。

2017年,全区实现地方公共预算收入5.69亿元,其中:税收收入4.37亿元。地方公共预算支出实现21.52亿元。

'''第一产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1.35亿元,同比增长3.85%。其中,种植业产值27.0亿元,增长5.3%;林业产值1.4亿元,增长7.9%;牧业产值20.0亿元,增长1.12%,渔业产值1.78亿元,增长7.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5亿元,增长13.75%。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6.34万亩,增长0.0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0.17万亩,减少0.08%,其中稻谷种植面积31.52万亩,增长0.45%;小麦种植面积11.74万亩,减少2.0%。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6.17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25.73万吨,增长0.78%,其中稻谷产量17.40万吨,增长0.01%;小麦产量3.57万吨,增长0.28%。全年肉类总产量3.47万吨。生猪出栏29.14万头,生猪存栏19.63万头,家禽出栏847万只,水产品产量23300吨。

'''第二产业'''

2017年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9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2.05亿元,同比增长25.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60.15亿元,同比增长24.9%,产销率达到99.27%。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3%。

2017年,全部建筑业增加值达到11.17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7户,实现总产值21.54亿元,同比增长61.15%。

'''第三产业'''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17亿元,同比增长12.4%。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34.70亿元,同比增长12.3%;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38.48亿元,同比增长12.6%。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10.11亿元,同比增长12.6%;零售业零售额50.16亿元,同比增长12.2%;住宿业零售额2.55亿元,同比增长12.4%;餐饮业零售额10.36亿元,同比增长13.6%。

全年共有旅游者人数939.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3.52%。旅游总收入66.66亿元,增长38.93%。<ref>[http://www.sc.chinanews.com.cn/zttp/2021-04-26/147518.html 区域经济]

==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川剧:川剧演唱分软场面、硬场面,软场面用唢呐、竹笛、胡琴、盖板子伴奏,硬场面用打击乐——小鼓、小锣、二鼓、大鼓、大锣伴奏。相比之下,安县川剧打击乐最具特色。清末、民国年间,安县城乡表演川剧,多用打击乐喧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烘托人物命运。喜怒哀乐,风云雷电,江河湖海,山水风光均可通过巧妙的音乐设计,用合适的旋律表现出来,故有“三分唱,七分打”之说。“要打三板鼓,离不得五七人”(5~7人),有时人手不够,个别高手可同时打击两种乐器。50年代以来,仍在各大场镇流行;2000年后,趋于濒危。

茶马古道:安州茶马古道,最早有路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这条古道向西北延伸,可进入青藏高原,甚至甘南、蒙古、中亚和西北利亚。唐宋至清,始于安州,联结青藏高原和成都平原的茶马古道,共有好几条。其中有一条在明代称为“小东路”:安州—曲山关—治城(旧为北川县城)—墩上—土地岭—茂县—松潘,这条路是松潘重镇的重要兵道、粮道。另一条:安州—曲山关—漩坪—禹里—开坪—小坝—片口—白羊—松潘镇江关—松潘。还有一条:安州—雎水关—茂县—松潘,俗语“背猪膘,上茂县”,讲的就是这条古道上发生的故事。安州地界地处番地相连,安州茶马古道是汉区与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商留的重要中转站,对于促进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一条古道上,都开有多家旅店,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当时,商贸运输主要靠人力、畜力,运输的盐茶,国家实行专卖,强化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掌控。民国以来,特别是50年代以来,由于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汉区与北川、茂县等少数民族地区建了多条公路,茶马古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在区内,一些交通不便地方,如高川、千佛等地,茶马古道的部分路段仍在发挥作用。抢救、保护、研究茶马古道,对于助推全区旅游产业发展,仍有现实意义。

民歌:安州民歌,内涵丰富,多从不同侧面反映当地人民乐观、勤劳、勇敢、坚毅的个性特征。就形式而言,多是七字一句,每首四句,二、四句或一、二、四句押韵;此外,还有隔行押韵的长短句和上百行的长诗。这些民歌,大致分为六类一一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

春社踩桥:旧时,雎水是德阳、绵竹、茂汶三地间的交通要道,每年夏秋之际,洪水暴涨,百姓渡河苦不堪言。清嘉庆4年(1799年),乡绅林贤相倡修太平桥,辛苦三载,大桥落成,人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春社这天,大家涌向大桥,参加庆典、祭祀、祈禳活动,由此演变成一方之俗,历经200余年而不衰。所谓春社,《古代汉语词典》释义:一、土地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土为社”。《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九州,故祀以为社。”引:祭祀土地神。《诗经·小雅·甫田》:“以我齐明,与我牲羊,以社以方。”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三、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土生万物,土养万民,古人崇拜土地,是最朴素的怀怀,因此,这三层意思,必与春社联系紧密。由此推断,春社作为先民祭祀土地的仪式,很可能在太平桥落成以前早就存在了。雎水春社踩桥会,是祭祀土地的仪式与大桥落成庆典相融合的产物。200余年间,在发展过程中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民间歌舞、宗教信仰之类相融合,内容日渐丰富,在全省乃至全国独树一帜,独具魅力。踩桥会的内涵,还在继续充实,不断发展,如自由恋爱和卖烧烤之类,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内容。太平桥落成以来,每年都要举办一次踩桥会,时间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均系自发参与,无人组织、宣传。参与人员遍及川西北各地,主要来自绵阳各县,也有德阳、广汉、新都、成都等地及省外、境外人士参加。届时,虎头山下、雎水河畔,少则云集数万人,多则10万人以上。

'''剪纸作品'''

剪纸:剪纸在农村是历史悠久,并且流传很广的民间艺术。中国民间剪纸最早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们以皮革、金箔、绢帛等材料,用雕镂、刻、剪各种技法制成工艺品。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是在汉代纸的出现后开始流行的。唐代剪纸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就证明剪纸的风俗开始在民间流传了。安州的民间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墙花、灯花、童娃花样、女孩花样、枕头花样、肚兜花样、儿童虎头帽、猪头帽、狗头帽等。人们将纸剪成各类吉祥图案,逢年过节或新婚喜庆时贴在墙上、门上、床上、灯笼上渲染气氛,表达祈求幸福愿望。剪纸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源远流长,植根于民间,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安州奇山秀水、迤逦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先民们懿善崇德、勤耕种、好读书的民风,追求和谐之美的审美情趣,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安州土著文化、明清移民文化及羌藏文化碰撞、融合,产生了安州剪纸艺术这门技艺奇葩。安州剪纸以其秀丽、玲珑、细腻、纤巧、兼容性强而造就了它的独特性。创作出不少剪纸艺术的珍品,培养出了徐阳、黄英、高一旭、石安珍等一批卓有成就的剪纸艺术家及大批剪纸爱好者。

'''被单戏'''

被单戏:被单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戏曲,在一张桌子的四角绑上四根竹竿,然后用一块被单之类的布围住竹竿,就搭成被单戏戏台。演员用拇指、食指、中指分别套入木偶的衣袖、头像,通过手指的活动进行表演,通过变换声音演唱,表演出生、旦、净、末、丑各类角色。同时配有锣、钹、鼓、马锣等川剧、打击乐,以及二胡、唢呐等器乐,演员灵活的变幻双脚、双手,演奏器乐和打击乐,还不时忙里偷闲伸手来敲击堂鼓,整套表演全由一个人在帷幕内操作。被单戏对演员的要求比较高,不但要将七八种乐器同时进行演奏,手脚并用,而且从始到终由同一演员表演不同角色展示人物性格冲突,可谓吹、拉、弹、唱、说得样样精通。被单戏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关于被单戏演出的记载,宋代孙光宪在《北梦琐言(卷三)》中也有记载。清代诗人在街头观看被单戏即兴吟出一首诗:“台帷如被单,一人一戏班,天下众生相,都在指掌间。”如实地记载了被单戏的演出状况。清代学者、诗人李调元之童山诗集卷三十八弄普百咏中:“击鼓其镗曲未终,街头人去忽匆匆。世间多少无穷事,尽在肩头一担中。”形象逼真的描绘了当年安县被单戏艺人的生活状态。被单戏在明清嘉庆、乾隆时期就开始在安县流行了,解放前,安县各场镇常有被单戏演出,解放后逐渐减少,1963年由安县发起举办了安县、绵阳、江油、绵竹、德阳、盐亭、北川七县曲艺观摩演出,并邀请绵竹著名被单戏邬家喜作教学表演。后来,安县桑枣的陈忠宽、陈忠卫,雎水的皮正权师从邬家喜学习被单戏,并从此开始从事被单戏表演。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电影和多种文化生活的兴起,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安县的被单戏生存困难,停止了演出。2002年,“5.12”大地震后,安县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经过多方努力才找到被单戏传承人皮正权。文化馆从经费上和生活上给皮正权以多方面资助,让皮正权修复了被地震砸得七零八碎的道具,又重新恢复了被单戏的演出。现在皮正权已是四川为数不多能够演出被单戏的传承人之一。

'''方言俚语'''

方言又称地方语、土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安州方言属四川方言分支,与邻近市县的方言有共通性,又有自己的独特性。

就其词汇,绝大多数与普通话词形相同,词义相同,也有一部分词形相同,词义差异较大。例如:普通话中“水”是名词,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在安州方言中,“水”则可以当着动词,表示欺骗,不讲信用。安州方言大约只有500~1000个普通话中没有的词汇。例如:“与人共事而没有得到相应报酬”,称为“幺赶网子”;“衣着、行为不端庄”,称为“二不挂五”;“没办法收场”,称为“幺不倒台”;“逞威风,耍霸道,随心所欲欺压人”,称为“马干吃尽”;“容貌十分相像”,称为“不脱壳壳”,等等,都须用普通话解释。

就其语音,安州方言与普通话也有一些差异。声调方面: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安州方言也有大致对应的四个声调。普通话的阴平与安州方言的阴平十分相近,如“高”,普通话读“gāo”,安州方言的发音与此差异甚微。普通话的阳平与安州方言的阳平近似,不同处在于安州方言发音更短促。普通话的上声,在安州方言中的发音近似于普通话的去声,如“姐”,普通话读“jiě”,安州方言发音近似于“jiè”。普通话的去声,在安州方言中的发音近似于普通话的上声,如“谢”,普通话读“xiè”,安州方言发音近似于“xiě”。安州方言还有几个特点:卷舌音、平舌音分辨不清;前鼻音、后鼻音分辨不清;个别地方“f”“h”分辨不清,“uang”“ong”分辨不清,如将“huāhuā”(花花)读成“fāfā”,将“huángtǔ”(黄土)“fángtǔ”,将“chuáng”(床)读成“chóng”。

就其语法,则与普通话差异不大。如“她小月了”是安州方言,“她流产了”是普通话,语法上都是由主语、谓语组成;又如“他是个夹舌子”是安州方言,“他是个口吃的人”是普通话,在语法上只是普通话多了一个定语。使用定语、状语、补语,也与普通话近似。例如:“他喝得二麻二麻的”是安州方言,“他喝得半醉”是普通话。在语法上,补语的位置完全一致。当然,也有一些特殊句式,与普通话不尽相同:其一,用“得不得”“得不”句式表示疑问,如“你得不得空?”普通话为“你有空吗?”“你来得不?”普通话为“你能来吗?”;其二,用“不得”句式表示肯定,如“我不得来”,普通话为“我不能来”;其三,宾语后缀否定词表疑问,如“饿了没有?”普通话为“饿了吗?”;其四,宾语前置与“给”合成状语,如“给他一个耳光!”普通话为“打他一巴掌”。还有一种况,即在谓语后用“呱了”表肯定,如“我走呱了”,普通话为“我走了”。

20世纪50年代后,安州方言向普通话接近的趋势愈来愈明显。究其原因,一是学校全面推广普通话;二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全民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三是80年代以来电视日渐普及;四是官方普遍使用普通话;五是报刊杂志、广播、收音机普遍使用普通话。凡此种种,潜移默化熏陶受众,故方言受到冲击。普通话逐渐取代方言,有助于和外地人交往,有助于思想文化交流。

==美食特产==

猕猴桃:被认为是营养密度最高的水果,VC含量居水果之首,成熟时还含有叶绿素被誉为“中华水果之王”,可谓鲜果中的“仙”果,酸酸甜甜,老少皆宜!

米粉:中国特色小吃,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和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因而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著名诗人岑参在《山房春事》中留下了“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的经典诗句,而此句中的笔床就是笔筒的前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品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房用具的收藏价值也越来越高...

'''木雕工艺品'''

木雕工艺品:木雕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其制作过程是及其考验制作者耐心的。安州木雕厂制作工艺精湛,作品精美,主要有金丝楠、红豆杉、檀香木、阴沉木等大型根雕壁画,及各种小木雕工艺品、仿古明清家俱、仿古建筑。

沸泉酒:安州沸泉酒业有限公司酿酒基地,座落于风景绚丽的省级旅游胜地白水湖畔。始建于康熙35年间(1696年)沸水禅院烧坊,以生产“沸泉老窖”而驰名中外,主要产品有“沸泉牌”特曲、沸泉王、沸泉春、恭喜王、老窑、大粬、沸泉香、沸泉酒等系列产品,多次荣获国家、部、省优质产奖及食品卫生信得过产品称号。

'''金佛手'''

金佛手:常绿小乔木或小灌木。佛手花朵洁白、香气扑鼻,并且一簇一簇开放,十分惹人喜爱。到了果实成熟期,它的形状犹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状如人手,惟妙惟肖。成熟的金佛手颜色金黄,并能时时溢出芳香,金佛手全身都是宝,不仅能加工成成品远销国外同时还能直接食用。

安州焦鸭子:创始人焦先祖巧遇清宫御厨,虚心好学,得到了卤鸭的精髓,制作出来的卤鸭色如琥珀、咸淡适口、香味浓郁、回味悠长、老幼皆宜,称作“焦鸭子”。近百年来,口碑甚佳,早已成为闻名与海内外的特色美食。

紫薯粉丝:紫薯又叫黑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它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对人体大有益处。益昌粉丝主要产品有紫薯粉丝、紫薯泥、紫薯全粉、紫薯饮品等。具有抗突变、抗癌、美容、减肥、延寿、降血脂及提高身体免疫等多种功能。

蛋酥花生:李氏万兴蛋酥花生,用优质的花生米为主要原料,采用祖传秘制手法生产,具有香、脆、酥、入口即化的特点,一种正如歌中所唱,妈妈煮的花生里夹杂着“爱的味道”。李氏万兴蛋酥花生曾荣获李白国际文化节地方名小吃优秀奖。

花荄牛肉:安州区花荄镇自古是回民聚居地,信仰伊斯兰教:不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未诵真主之名宰杀的牲畜。花荄牛肉不仅以美味著称,在这个食品安全堪忧的时代,它更是以健康、绿色独领风骚。花荄牛肉选料、烹制、摆盘等工序上极为讲究,首推的就是一品牛掌、大萝卜炖牛肉等。

魔芋豆腐:魔芋豆腐的制作并不复杂,首先要将其洗净并去掉表皮。随后切成小块,按照1:8的比例注入清水,并放到磨盘上进行研磨。反复研磨,魔芋变成了固液混合的糊状物。

'''无花果茶片'''

无花果茶片:无花果果实呈球根状,尾部有一小孔,除鲜食、药用外,还可加工制干、制果脯、果酱、果汁、果茶、果酒、饮料、罐头等。无花果干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味道浓厚、甘甜。无花果汁、饮料具有独特的清香味,生津止渴,老幼皆宜。错过了时长三个月的采摘期也可以在当地购买加工后果干和果汁。

油茶:安州油茶是川西北地区特有的汉族名小吃,属于川菜系,常被人们作为早餐之首选。传统的制作方法需要将大米先磨米粉,普通的大米就可以,然后用水调开,放开水里煮成稀稠合适的米浆,将米浆制成米糊糊,加上馓子、酥黄豆或花生、大头菜碎,再加上盐、花椒面、辣椒油、味精、葱花等,和匀而食,麻辣香香的非常好吃。

豆腐乳:安州豆腐乳制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为我国特有的发酵制品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魏代古籍中,就有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到了明代我国就大量加工腐乳,而今腐乳已成长为具现代化工艺的发酵食品。安州红腐乳从选料、到成品要经过近三十道工艺,从豆子选料、浸泡、豆腐熬制,完全按照祖传工艺制作,十分考究。腐乳装坛后还要继续沁润,数月后才能开坛享用,是最为传统的一种腐乳。红腐乳的表面呈自然红色,切面为黄白色,口感醇厚,风味独特,除佐餐外常用于烹饪调味品。其成分亦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以色正、形状整齐、质地细腻、无异味者为佳品。

红酥:民间俗称“干盘子”。具有酥脆鲜香、入口化渣的特点,是安州特色小吃之一,被誉为川西北一绝。红酥制作技艺在川西北流传比较广泛,尤以秀水镇红酥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红酥制作相传产生于唐代,据考在乾隆四十九年,清代著名的“巴蜀才子”李调元(今安州区人)将亲自配制的一种“肉馅呈红色,外边呈黄色,黄中透红”的食品命名为“红酥”。清末民国年间,在民间逢年过节、逢酒遇席都要摆上“干盘子”之一红酥,与“十大碗”相配,成为很有特色的传统佳肴。

包蛋:“包蛋”又名“皮蛋”、“松花蛋”古时也称“混沌子”、“牛皮鸭子”。皮蛋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安州区最为著名的包蛋要数桑枣的“张包蛋”了,关于张包蛋的来历,据考证,清光绪年间,创始人张元林曾结识一位来自江浙的云游僧人,传授给他一种包蛋独特的制作技艺。后来,张元林制作的包蛋被人们称之为“张包蛋”。而每逢载秧子、过端午,安州人除了吃粽子,就有了吃包蛋的习惯。

谷花糖:顾名思义,是用糯米谷爆炒,混入麦芽糖拌和而成。清末民国年间,谷花糖因其色鲜味美,自然香甜,深受人们的喜爱,甚至成为大户人家逢年过节,招亲待友的一道特色点心。“何氏香酥谷花糖”继承了祖辈留下的传统技艺,与现代化流水线上的产品相比,古老的食物,呈现出不一样的生命力。安州“何氏香酥谷花糖”是我区的传统美食,距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是安州区百年老字号之一。香酥谷花糖选用优质糯米谷、麦芽糖为主配料,采用传统手工艺制成,既保持了香甜适度、酥脆可口、入口即化的特点,又有健脾养胃的功效。

==风景名胜==

保护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红豆杉、珙桐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千佛山,拥有世界唯一的深水海绵生物礁群落、全国唯一的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唐代修建的佛教名地“飞鸣禅院”所在地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罗浮山,有被誉为“西蜀明珠”、“中国梦幻钓场”和西游拍摄地省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湖。

'''千佛山'''

千佛山,位于绵阳市安州区、北川和茂县三县交界处,面积约122平方公里,距安州城区仅50公里。横亘于岷山山脉南段,海拔3033米。她古老而又神秘,形成于远古侏罗纪。从第四纪冰川活动期间,山岳在冰川侵袭下构成了古老生物群落的避难所,成为多种动植物的保存和繁衍地。珍贵植物珙桐、银杏、楠木、樟木、红豆竟生于此,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云豹、牛羚、猕猴穿行其间,名贵中药材天麻、杜仲、黄柏、厚朴、贝母寻常可见,传奇神树"杜鹃王"、"丁木大仙"历史久远。千佛山,文化底蕴积淀厚重。千佛老祖庙唐代始建,"圣明显应唐宋创修昭千古,佛国威严清造石室垂万载"记录了千佛老祖庙年代的悠远的历史的变迁。善男信女焚香颂经,顶礼膜拜,千佛顶上香烟缭绕,云海升腾,紫气东来,佛光显现,更印证了千佛的神秘与幽远。仙女峰、马桑树、美女山、黑龙潭的传说俯拾皆是,山歌、民谣口耳相传,独具特色的开山节等民俗活动代代相继。

千佛山,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还有浓墨重彩的一页,这里还是红色旅游目的地。1935年,红军为北上抗日,红四方面军一路向西,徐向前元帅在千佛山阻击国民党川军的追剿,以保证中央红军的北上,在此打响了“千佛山战役”,激战70余天,击溃敌军,写下了中国革命历史中光辉的一页。岁月流逝,但我们还能找到当年红军战士挖的战壕,战壕四周隐约可见的炮弹坑,山顶矗立的红军纪念碑述说着对阵亡红军将士的缅怀。

灿烂文化连接了千佛山的前世今生,也正是由于有了文化的根,千佛山才日益散发出迷人的魅力,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1993年,千佛山风景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11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千佛山为国家森林公园。良好生态成为千佛山的最大资本,千佛山已经成为四川第三大自然生态景区。

'''白水湖'''

白水湖位于沸水镇,水面3100余亩,湖中大小岛屿23个,星罗棋布。湖内鱼群觅食卷浪,鱼类主要有自然野生鲈鱼、冷水雅鱼等,肉细嫩、味鲜美,食之不忘。1999年4月,《西游记》续集,选白水湖作为多集拍摄外景地。

'''姊妹桥'''

姊妹桥:位于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罗浮山温泉风景区中段的晓坝镇五福村,横跨于茶坪河上,呈南北走向,四周群山环抱,远看如巨匠清幽国画,美轮美奂。姊妹桥又名双木桥、高桥、五福桥。始建于元末明初,当时为石板桥。因茶坪河连年涨水,溺水之事时有发生,清同治十一年(1873年),乡人自愿捐资捐料请工匠改建成了这座木质廊桥。

'''文星塔'''

文星塔位于安州城区银河大道,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完工于清光绪卜五年(1889年),历时53年。文星塔,敬拜文曲星之塔。历史二百余年之古塔,汶川特大地震中损毁,今依原貌重建。传说此塔修建之时,一叫花子问:塔的四方哪方重?有人说,西方偏重。叫花子说,好。化云飘去。于是数百年来,塔的西方多出人才;一些人置业投资,亦多选塔的西方罗浮山温泉度假区是安州区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四川绵阳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的组成部分,2001年获得国土资源部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授牌,2012年被评为四川省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位于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紧邻北川地震遗址和新县城,距离绵阳34公里,距成兰铁路睢水客站10公里,交通道路四通八达,区域位置十分明显。度假区周边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种类繁多,原始森林、温泉湖泊、石林溶洞兼而有之。有全国唯一的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白水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罗浮山羌王城省级风景区,以及唐代修建的佛教名地—“飞鸣禅院”,有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羌王城文化产业园。

罗浮山温泉度假区总面积约8.5平方公里,由温泉度假板块和山地羌王城板块及桑枣镇部分区域和晓坝旅游集镇组成。其中温泉水资源更是一大特色,被誉为“浮山圣水,人间一绝”。该温泉水取自于1500—2000米地表深处,水温高达48℃,富含偏硼酸、镭、碘、锶等2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医疗价值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为全国罕见。沐浴此温泉水有降血压、血清、胆固醇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改变中枢神经的功能,有助于消化系统及肝功能的改善和恢复,对各类皮肤病、关节炎、风湿痛、心血管疾病具有特殊疗效和保健功能,是国内罕见的复合型医疗保健热矿水,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经过国家医疗卫生部门鉴定的医疗地热矿泉水,堪与法国“薇姿”温泉媲美。

'''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

绵阳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是以睢水海绵生物礁群遗址为基础,富藏砾岩岩溶地热温泉、龙门山地质构造等地质遗迹,由安州园区和北川园区组成,其中安州园区由雎水、罗浮山、千佛山三个景区构成,北川园区由寻龙山景区构成,修编后总面积87.25km2。

公园的地质遗迹核心是睢水海绵生物礁群,它属世界上极其罕见稀有的晚三叠世硅质六射海绵动物化石以及其营造的深水海绵生物礁群,这种生物礁群全世界仅发现两处。除安州区外,另一处位于德国、瑞士和法国的阿尔卑斯山脉,但其年代和规模均无法与安州区晚三叠纪海绵生物礁相媲美,欧洲的海绵生物礁产于侏罗纪地层,比安州区的晚数千万年。它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多学科综合研究海绵化石的空白,而且为进一步探究有关地质古生物学问题及世界地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公园另一富有特色的地质遗迹砾岩岩溶是龙门山地区特有的地貌现象,它构成了罗浮山、寻龙山、鹰嘴岩等奇特景观,其中卧龙洞为全国罕见的特大型砾岩溶洞,这是由距今约1亿4千万年晚侏罗纪的古龙门山山前河流冲积——洪积扇的砾岩层,经过长期溶蚀形成的奇特景观,是世界上十分独特的一种喀斯特类型。
28,9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