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午仔魚

移除 10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西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 分布概況 分布調查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 潟湖 ]] 、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有毒魚類 否
[[File:午仔魚04.jpg|350px|缩略图|居中|午仔魚[https://blog.thofood.com/fourfinger_threadfin/ 照片來自]]]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頭中大,前端圓鈍。吻短而圓。眼較大,位於頭的前部;脂性眼瞼發達,呈長橢圓形。口大,下位,口裂近水平;下頜唇不發達,只有近口角部份保留唇之構造;上下頜兩側均有牙齒,其外側有小齒;鋤骨及腭骨亦具齒。體被櫛鱗,背、臀及胸鰭基部均具鱗鞘,而胸鰭及腹鰭基部腋鱗長尖形,兩腹鰭間另具一個三角形鱗瓣;側線直,且向後方緩慢傾斜,有孔的側線鱗數為82-95;側線上鱗列數11-14(通常為12);側線下鱗列數15-17(通常為16)。背鰭兩個;胸鰭中長,下側位,胸鰭條皆不分叉,下部具有4枚游離之絲狀軟條,為本種主要特徵之一。體背部呈灰色,體側銀白;胸鰭基部上緣有一黑色斑點。各鰭灰色,背、尾鰭具顯著的黑緣;胸鰭鰭膜為黑色;腹鰭白色。以前所記載之四絲馬鮁魚(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為本種之誤鑑,其鑑別特徵為有孔的側線鱗數為71-80;側線上鱗列數9-12(通常為10);側線下鱗列數13-15(通常為14);背、尾鰭的黑緣較不明顯;胸鰭鰭膜為鮮明的黃色。
 
==棲所生態==
31,7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