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东涌线

增加 6,74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 5px 0; "> '''東 线22.jpg綫''' </p>|350px-| 缩略图|右|[http<center><img src="https://5b0988e595225.cdni0.sohucswp.com/imagesi.ibb.co/20180613k2rPFgH/c3f4aac851b64c1baf5a3d17f4fcb174Tseuen-Kwan-O-Line.jpeg 原图链接]pn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gadgetsclnc.comco/a%E6%9D%B1%E6%B6%8C%E7%B6%AB%E5%9C%96-%E6%9D%B1%E6%B6%8C/235437028_365037?qq-pf-to=pcqq.temporaryc2c 来自 搜狐 的图 來自gadgetsclnc]]]</small> |}
''' 线''' ([[英语]]:Tung (Tung Chung Line)是 [[ 香港 ]][[ 铁营运 鐵]]營運的[[通勤鐵路]]綫,也是[[大嶼山機場鐵路|機場鐵路]] 的一 条连接离岛区部份。來往[[大 屿 山]][[ 東涌站 (東涌綫)|東 涌站]] [[ 香港岛中環]] 中西区中环 [[ 香港站 的通勤铁路线 ]],途經[[大嶼山]]北岸、[[青衣島]]、[[荔景]]和[[西九龍填海區]],全長31.1公里 是机场铁路的一 部分 路段和機埸快線並行 线于1998 綫於1998 年6月22日 全线 ,通 车时 車時 只有6 站, 后来後來[[ 南昌站 (香港)| 南昌站]]和 [[ 欣澳站 ]] 在2003年12月16日和2005年6月1日 <ref>[https://www.sohu.com/a/235437028_365037 规划经验谈香港地铁东涌线TOD发展研究] 搜狐,2018-06-12</ref> 現有8個車站
线 是全香港首 线 裝[[ 月台幕 門]] 线 東涌綫的[[香港站|香港]]、[[九龍站 (港鐵)|九龍]]、[[ 欣澳 奧運 |奧運]] 则为全球 、[[荔景站|荔景]]、[[青衣站|青衣]]及[[東涌站 (東涌綫)|東涌站]]也是 月台 闸门 幕門 [[车 ]]
==概要==
===機場鐵路===
機場鐵路工程是[[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之一,為[[香港國際機場]]及後勤區(即[[北大嶼山新市鎮]])興建連接[[九龍西]]及[[香港島]]的快速鐵路。工程共建造成兩條路綫,即[[機場快綫 (港鐵)|機場快綫]]及東涌綫。部分路段([[西區沉管隧道]]、[[青衣站|青衣]]至[[欣澳站|欣澳]]段及[[欣澳站|欣澳]]至[[港鐵車廠#小蠔灣車廠|小蠔灣車廠]]段)由兩條綫共用兩條來回方向的路軌,其他路段則共有四條路軌。
===机场铁 本來機場鐵 ===全綫為四軌設計,但由於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機場核心計劃的造價與[[英國政府]]出現嚴重分歧。後來當英方作出多項讓步後,當中包括將機場鐵路的西隧、[[青嶼幹線]]和[[北大嶼山公路]]段更改為雙線設計([[奧運站|奧運]]至[[荔景站|荔景]]段則於通車初期為雙線,但預留四線設計,並於南昌站通車同時加建另外兩條行車線),才能達成協議。
====東涌綫==== 机场铁路工程是 東涌綫由大嶼山[[東涌站 (東涌綫)|東涌站]]開始,經過北大嶼山、[[青嶼幹線]],再經[[青衣島]]和[[青荔橋]]、[[西九龍]]填海區和[[西區沉管隧道| 香港 机场核心计划之一 第三條過海鐵路隧道]] 最後以位於中環填海區的[[香港 国际机场站]]為終點站,於1998年6月22日全綫通車,是首條連接[[離島區]]、[[青衣島|青衣]]及 后勤区(即北 [[ 屿山新市镇)兴建连 角咀]]的鐵路路綫,亦是繼[[荃灣綫]]後,第二條連 接[[ 九龙新界區]] 西及 的原[[ 香港 岛的快速铁 地鐵|地鐵]]系統 綫。本綫總站設於[[東涌新市鎮]],故命名為「東涌綫」 工程 東涌綫亦減輕[[荃灣綫]]在1994至96年間飽和狀態和達到分流作用。截至2020年,東涌綫 建造成两条路线 有8個車站 當中有6個為[[ 机场快线换乘站|轉車站]]。除[[香港站]]、[[九龍站 (港鐵)|九龍站]]及 [[東涌站 (東涌綫)|東 线 站]]為地底車站外,其他車站均為架空或地面車站 部分 不同於其他前[[地下鐵 公司]] 西区海底隧道、青衣至欣澳段及欣澳至小蚝湾车厂段 於2007年[[兩鐵合併|與九廣鐵路合併為港鐵]] 由两条线共用两条来回方向的 其他 東涌綫多數 路段 则共有四条 均為架空及地面
本来机场铁 東涌綫在 全线为四轨设计 綫圖中以橙色代表。東涌綫的車站位置大部分位於新發展區住宅區 但由于当时所以東涌綫在通車初期時乘客量偏低,隨著[[ 國際金融 华人民共和国心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漾日居]]、[[擎天半島]] 政府对机场核心计划的造价与[[ 英国奧海城]] 政府出现严重分歧。后来当英方作出多项让步后,当中包括将机场铁路的西隧 [[ 屿干线 衣城]]及[[東堤灣畔]]等沿綫物業相繼於1999年之後啟用及車站沿綫地區發展成熟 北大屿山路段更改为双线设计(奥运至荔景段则于通车初期为双线 本綫對[[葵涌]]及[[荃灣]]市區需求量不斷增加 但预留四线设计,并于 加上以接駁當時[[九廣西鐵]]的[[南昌站 (香港)| 南昌站 通车同时加 ]]、[[香港迪士尼樂園]]及[[昂坪360]]相繼啟用以及來往[[愉景灣]]的[[愉景灣隧道]] 另外两条路轨) 成後導致乘客量急速增長 才能达成协议 因此[[地鐵公司]]於2005年向[[韓國]][[Rotem]]株式會社為東涌綫訂購4列[[港鐵東涌綫韓製列車|新列車]]
===东 展望[[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樂園擴建及酒店增建、[[南昌站 (香港)|南昌站]]上蓋物業([[匯璽]])發展、[[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西九文化區]]及[[港珠澳大橋]]的興建、葵 线===及荃灣商貿區及[[愉景灣]]不斷發展,東涌綫的乘客量將不斷增加。因此,港鐵為東涌綫加開特別班次。於周一至周五的上、下午繁忙時間及周六的上午繁忙時間,加開短程班次往來[[青衣站]]至[[香港站]](4至5分鐘一班)。不過由於受到COVID-19疫情的嚴峻影響,政府實行的抗疫措施令乘客量大為減少,因此由2020年2月29日起,星期六全日所有東涌綫列車均暫時以[[東涌站 (東涌綫)|東涌站]]為終點站直至另行通知。
現時東 线由东涌站开始,经过北大屿山、青屿干线,再经青衣岛和青荔桥、西九龙填海区和香港第三条过海铁路 綫的班次約為每4-12分鐘一班 設計 后以位于中环填海区的 終班次為2.25分鐘一班( 香港 站为终点站,于1998年6月22日 至青衣段)或4.5分鐘一班( 线通车,是首条进入大屿山的綫)。根據[[ 铁路港鐵公司]]所指,機場鐵路兩條行車線的行車方案如下:<ref>[{{cite web|author=港鐵公司|title=機場鐵路載運力|url=http://www.legco.gov.hk/yr09-10/chinese/panels/tp/tp_rdp/papers/tp_rdp1117cb1-417-1-c.pdf|accessdate=2012-11-28|archive-date=2021-03-2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323074151/https://www.bilibililegco.gov.comhk/yr09-10/chinese/panels/videotp/av84605123tp_rdp/ hmmsim2 MTR港铁东涌线 香港—东涌papers/ 青衣(短线车)],哔哩哔哩,2020tp_rdp1117cb1-417-1-22c.pdf|dead-url=no}}</ref> 。总站设于东涌新市镇,故命名为“东涌线”。东涌线亦减轻[[荃湾线]]在1994至96年间饱和状态和达到分流作用。截至2020年,东涌线共有8个车站,当中有6个为转车站。除香港站、九龙站及东涌站为地底车站外,其他车站均为架空或地面车站。不同于其他前地下铁路公司(于2007年与九广铁路合并为港铁)路线,东涌线多数路段均为架空及地面路段。
{| class="wikitable"! !! 方案一 !! 方案二(現正採用)|-! 班次編配| 東涌綫往[[東涌站 (東 线在路线图中以綫)|東涌]]<br/>[[ 橙色機場快綫 (港鐵)|機場快綫]] 代表。东涌线的车 往[[機場站 (香港)|機場]]、[[博覽館 位置大部分位于新发展区住宅区,所以东 |博覽館]]<br/>東 线在通车初期时乘客量偏低,随着沿线物业相继于1999年之后启用及车 綫往[[青衣 沿线地区发展成熟和本线对葵 |青衣]]<br/>重覆| 東 及荃湾市区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上以接驳当时綫往[[ 九广西铁東涌站 (東涌綫)|東涌]] 的南昌站、<br/>機場快綫往[[ 機場站 ( 香港 迪士尼乐园)|機場]] [[ 昂坪360博覽館站|博覽館]] 相继启用以及来 <br/>東涌綫 愉景湾的愉景湾隧道建成后导致乘客量急速增长,因此地铁公司于2005年向[[ 韩国東涌站 (東涌綫)|東涌]]Rotem株式会社为东 <br/>東 线订购4列新列车。綫往[[青衣站|青衣]]<br/>重覆|-! 香港站至九龍站班次| * 設計:每小時最多39班車* 實際:每小時最多33班車| * 設計:每小時最多36班車* 實際:每小時最多32班車|}
==歷史== 展望 早於1989年10月,當時的[[ 香港 迪士尼乐园度假区 政府]]已決定於[[大嶼山]] 乐园扩 [[赤鱲角]]興 及酒店增 新[[機場]],取代已經飽和,位於[[九龍城區]]的[[啟德機場]]。當時[[港英政府]]邀請[[地下鐵路公司]],即現在的[[港鐵公司]]負責興 、南昌 [[大嶼山]][[機場鐵路]],以連接新[[機場]]至[[香港市區]]。當時的機場鐵路共規劃了10個車 上盖物业(汇玺)发展、位置,分別是中環[[ 广深 香港站|香 高速铁路]] 、[[九龍站 (港鐵)| 西九 龍]]、[[奧運站|大角咀]]、[[荔景 |茘景]] 西九文化区及港珠 [[青衣站|青衣]]、[[欣澳站|陰 ]]、[[小蠔|小濠灣]]、[[ 桥的兴建 蠔|大濠灣]] [[東 站 (東涌綫)|東涌]] 荃湾商贸区及愉景湾不断发展,东涌线的乘客量将不断增加 [[機場站 (香港)|赤鱲角]]。初期媒體以「大嶼山綫」稱呼本綫
现时东涌线的班次约为每4-12分钟一班 工程最終要等待[[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國政府]]和[[英國政府]],於1994年11月達成財務及土地安排協議 並獲立法局通過後才能正式動工。最終[[大嶼山]]機場鐵路成為兩條[[ 设计地鐵]] 最终班次为2.25 路綫, 钟一班( 別是東涌綫和[[機場快綫 (港鐵)|機場快綫]]。1998年6月21日由[[ 香港 至青衣段)或4.5分钟 特別行政區]]第 班(全线) 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主持開幕儀式,並於翌日正式運作
==视频=====<center> 另一方面,隨著[[九廣西鐵]](現[[ 铁市区线韩制列车相关视频</center>===<center> 鐵]][[西鐵綫]])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 香港 地鐵|地鐵]](今[[港鐵]])於[[茘景站]]和[[奧運站]]之間 界离岛区 建的車站[[南昌站 (香港)|南昌站]] 成為東涌綫與[[九廣西鐵]]的[[轉車站]],是全 铁东 第一個地鐵與[[九廣鐵路|九鐵]]共同興建及使用的[[車站]]。2005年6月1日,地鐵於[[青衣站]]和[[東 线</center><center>{{#iDisplay:m3070dodd2m站 (東涌綫)|560東涌站]]之間新建的車站[[欣澳站]]亦已啟用,此車站為連接[[迪士尼綫]]前往[[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和取代在[[東涌站 (東涌綫)|390|qq}}</center>東涌站]]乘坐巴士直達[[愉景灣]]。
== 参考文献=年表 ===* 1989年10月11日:香港政府公佈[[香港機場核心計劃]]。* 1991年9月3日:中英雙方簽署《關於香港新機場建設及有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 1994年11月:機場鐵路開工。* 1998年6月22日:東涌綫通車,當時設有[[香港站]]、[[九龍站 (港鐵)|九龍站]]、[[奧運站]]、[[荔景站]]、[[青衣站]]和[[東涌站 (東涌綫)|東涌站]],由[[港鐵機場鐵路列車]]的7卡列車運作。* 1998年7月6日:[[機場快綫 (港鐵)|機場快綫]]通車,香港站、九龍站和青衣站成為轉乘站。* 2003年5月:東涌綫首列8卡列車啟用。* 2003年6月2日:[[南昌站 (香港)|南昌站]]竣工,奧運至荔景4綫軌道啟用,為[[南昌站 (香港)|南昌站]]的啟用作準備。* 2003年12月16日:[[南昌站 (香港)|南昌站]]啟用,以配合[[西鐵綫|九廣西鐵]]試搭日及正式通車。* 2003年12月20日:九廣西鐵通車,南昌站成為轉乘站。* 2005年6月1日:[[欣澳站]]啟用,以配合[[迪士尼綫]]通車。* 2005年8月1日:迪士尼綫通車,欣澳站成為轉乘站。* 2006年6月12日:[[港鐵東涌綫韓製列車]]投入東涌綫營運。* 2006年9月18日:[[昂坪360]]啟用,[[東涌站 (東涌綫)|東涌站]]可步行至[[東涌站 (昂坪360)|纜車站]]。*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由[[港鐵]]營運。* 2008年9月28日:合併收費區,南昌站的東涌綫4號月台(往香港方向)和西鐵綫1號月台(往屯門方向)之間的分隔牆壁打通。* 2018年9月23日:[[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通車,[[九龍站 (港鐵)|九龍站]]可步行至[[香港西九龍站]]轉乘。* 2021年6月27日:[[屯馬綫]]全綫通車,[[南昌站 (香港)|南昌站]]改為屯馬綫轉乘站。
==路綫資料==
*站數:8個
*軌距:1,432[[毫米]]
*[[複線鐵路|雙綫區間]]:全綫
:([[九龍站 (港鐵)|九龍站]]至[[青衣站]]一段實際連同[[機場快綫 (港鐵)|機場快綫]]為[[四線鐵路|雙向4綫]],外側為東涌綫使用)
:([[香港站]]至[[九龍站 (港鐵)|九龍站]]、[[青衣站]]至[[欣澳站]]及[[欣澳站]]至[[小蠔灣車廠]]與[[機場快綫 (港鐵)|機場快綫]]共用路段)
*電化區間:全綫(直流1,500V)
*訊號系統:[[阿爾斯通]]駕駛運作及維護輔助系統(SACEM)
*保安系統︰[[ATO]]及[[列车自动保护系统|ATP]]
*列車行駛速度:最高135公里每小時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運輸倉儲通信業]]
[[Category:926 公共建築]]
[[Category:447 交通工具工程]]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
47,9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