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437
次編輯
變更
法库镇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法库镇 </big> '''
|-
| [[File:T01945242cee1439691.jpg|缩略图|居中|[ https://p1.ssl.qhimgs1.com/sdr/400__/t01945242cee1439691.jpg 原图链接][ https://liaoning.news.163.com/17/0526/09/CLBS2D2E04228EEJ.html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法库镇'''是沈阳市法库县辖镇,县政府驻地,G203国道、S106省道、铁法矿区运煤铁路线过境,交通便利。 <ref>[ https://liaoning.news.163.com/17/0526/09/CLBS2D2E04228EEJ.html 法库镇吉祥社区对接县总工会与太阳升小学共同开展“畅享端午,快乐六一”主题活动 (附图)], </ref>
=历史背景=
关于"法库"这个地名的意义和所指,晚近有三种解释:一是满洲语"鱼梁",因地形起名;二是"八户"的转音,意谓这里原有八户人家或者八姓人家居住,因名八户,衍为法库;三是因山得名,境内有法库山(俗称八虎山)。经温丽和先生研究,以第三种说法为可靠,但认为法库山恐怕不是如今保有此名的山,根据曼殊师利[[喇嘛]](?-1636)在法库山修行和圆寂之史事,应该是如今县东南部的喇嘛山。金梁《奉天古迹考》(1915):"法库本明三万卫地,为[[蒙古]]入边要道,俗称八虎道,八虎即法库之转音也。" [[法库山]]得名"fakū", 显然是山形好像鱼梁的样子。能获得"fakū"这一观感,肯定是命名者已经有关于鱼梁的日常习见经验,才会赋予之。法库则是同一对象的汉译名字,取其音声。因有"法库山"、"法库边门"。译名首先产自官书编纂行为。"发库"情形相同。都是不知意义的地名。"法库"地名非常晚近,系来自满洲语的"fakū alin"(意思是:法库山) "fakū gebungge alin"(叫做法库的山),经蒙古语口语baqu阶段,演成汉语八虎、八户、拔户等等译语。演变的经过显示这一女真生活地域蒙古化、汉语化的迅捷而曲折的历史过程。经历蒙古语的洗练,促成八户驻防、拔户移民、八虎口、八虎山故事这样一个个"历史事件"的产生。法库是边门之一,乃八旗驻防的军事据点和南北交通孔道,以此重要位置发展成边门城镇。
=经济发展=
截至2007年11月,该镇的各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完成:
[[财政]]税收实现195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2.6%;[[固定资产]]投入实现1.7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8%;规模企业产值实现2.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5.
7%;[[招商引资]]实现595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65%;新上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00%。木业加工是该镇工业发展的重点。按照县委、县政府年初下达的任务指标,该镇2007年要引进500万元以上的木业项目2个,已经落地的有2个,分别是总投资2900万元的沈阳森威木业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的沈阳金玉华木业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都已经正式投产。
=特色产业=
法库镇特色主导产业继续稳步发展,建设村肉牛、红土砬子奶牛、东门肉鸡等养殖小区得到巩固,大泉眼花卉、北门蔬菜、蛇山沟林果等种植园区在品种、质量方面更适应消费的需求。面对城镇市场,以新城堡村豆制品、建设村的肉制品为代表的各种小型食品加工业实现了产销两旺。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