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利樂包

增加 1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利樂包的第一個產品是用來裝牛奶的紙板盒,這個產品叫Tetra Classic,台灣稱作利樂傳統包,為三角椎體。勞辛從1943年起一直修改設計,到1950年已經使用一種塑膠膜貼上厚紙的設計製造他的不透氣紙盒。 1952年,Tetra Classic正式上市。1963年,他為公司推行了Tetra Brik,台灣稱為利樂磚,為長方形四角柱
==發明故事==
1943年,埃里克·沃倫伯格在瑞典的隆德當地食品包裝公司-阿克倫德與勞辛(Åkerlund&Rausing) ,擔任實驗室研究的工作,時年28歲。魯本·勞辛則是公司的老闆,該公司當時提供用於乳製品, [[ 飲料 ]] [[ 奶酪 ]] [[ 冰淇淋 ]][[ 食品 ]] 加工包裝和零售的配銷運輸事業項目。當時液體飲品皆是以玻璃瓶填充配銷運輸零售,消費者再將玻璃空瓶回收,由食品包裝公司清洗後重複使用,這種方式不但物流成本高,且很難確保每一支玻璃瓶都完全清洗得乾淨。
===日用品的創新發明===
魯本·勞辛有鑑於此一重大的液體飲品配銷、運輸、零售問題,決心要找尋更節省成本而且方便、及更環保,盡可能少的包裝材料的方法,這樣才能與現行的牛奶分銷系統競爭。該研究實驗室嘗試並失敗了很多不同的解決方案,一直沒有成功,直到有一天埃里克·沃倫伯格在實驗工作的空檔休息時,突然靈光一閃,想到曾經看過母親在家裡自製香腸的情景,將豬腸子內部灌入淹漬好的豬肉,並一節一節分別綁起來,就成為一長串的香腸了。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