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耶路撒冷会议

增加 2,476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耶路撒冷会议'''又称使徒会议,或是耶路撒冷大会,大约是公元49年在耶路撒冷召开。在古代大公会议举行之前的各种会议…”
'''耶路撒冷会议'''又称使徒会议,或是耶路撒冷大会,大约是公元49年在耶路撒冷召开。在古代大公会议举行之前的各种会议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它被天主教会与东正教会视为后来大公[[会议]]的原型与先趋,而且是[[基督]]教伦理的关键部分。该会议决定外邦人归化为[[基督徒]]没有义务遵守大部分的摩西律法,包括关于男性割礼的规则。然而,会议却保留禁止吃血、带血的肉和未被适当宰杀的动物肉,禁止通奸和偶像崇拜,有时被称为“使徒法令”或“耶路撒冷四条禁戒”。

复活节是为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ref>[https://www.sohu.com/a/225444181_395813 复活节由来及传统],搜狐,2018-03-13</ref>,据《圣经·新约全书》载:耶稣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第三天复活。根据公元325年尼西亚公会议规定,复活节在每年春分后第一个圆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ref>[https://www.sohu.com/a/226907276_100118572 复活节是什么节日?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之间有什么关系],搜狐,2018-03-31</ref>。

==简介==

该次会议的目的是解决外邦人信教后,加入[[教会]]所要遵守的条件。当时有两派主张:一派以法利赛人为主,要求严格遵循摩西律法(当然是已经被祭司与文士过度仪式化的规矩),包含割礼。另外一派,以保罗和巴拿巴为代表,主张摩西律法连[[犹太人]]都觉得难以遵守,不必强求外邦人遵循。

与会者包括:

保罗、巴拿巴和安提阿[[教会]]的代表。

使徒和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包括西门彼得和雅各。

会议结论

首先,不要求信耶稣的外邦人遵循犹太人的律法。只剩下三项为外邦人必须遵守:

不祭拜偶像

不可奸淫

不吃被勒死的牲畜和血。

其次,派遣代表陪同保罗和巴拿巴去向外邦人说明,以免争议。

影响

外邦人不必施行割礼,使宣教工作更容易为外邦人接纳,福音才能广传。

摆脱已经僵化成繁文缛节的摩西律法,使信徒的心灵更加自由。

使基督教神学有独立发展的空间,而基督教不只是成为犹太教的一个教派。

开了大公会议的先例,使得以后教徒能以会议讨论方式解决教义上的争论。

==参考文献==
[[Category:200 宗教總論]]
247,2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