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75
次編輯
變更
雲林縣麥寮鄉
,無編輯摘要
'''麥寮鄉'''位於雲林縣的西北角,面積約為一百零六平方公里,北以 [[ 濁水溪 ]] 與 [[ 彰化縣大城鄉 ]] 為界,南以新虎尾溪與 [[ 雲林縣台西鄉 ]] 、東勢鄉及 [[ 褒忠鄉 ]] 為鄰;東鄰崙背鄉,西則濱臨台灣海峽。 麥寮鄉濱臨台灣海峽,海岸陸棚平坦,海底生物極為豐富,利魚類棲息繁殖,漁業發展條件良好,為居民開闢了農業之外的另一項財源。
麥寮鄉因濱海,其 [[ 潮間帶 ]] 面積約有47平方公里,海岸陸棚平坦,海底生物極為豐富,利魚類棲息繁殖,漁業發展條件良好,為居民開闢了農業之外的另一條生路。<ref>[https://www.mlvillage.gov.tw/content/index.aspx?Parser=1,9,49 地理環境],麥寮鄉-麥寮鄉公所</ref>
===麥寮行政區===
==地形==
麥寮鄉地勢平坦,轄內高度海拔五公尺以下的地區超過一半以上,近年來因 [[ 養殖業 ]] 興起,在超抽地下水的情況之下造成地層下陷,造成部份區域甚至低於海平面。 若以橋頭排水線銜接阿勸大排溝為界線,可分為以下兩種地形:
1.東側濱海沖積平原區主要是由濁水溪及新虎尾溪沖積而成,行程東高西低之坡濱海積平原,海岸陸棚緩和平坦,海底生物豐富。
2.西側 [[ 海埔新生地 ]] 成因有三種 :
*海岸隆起:因地球轉動帶動地殼移動,長時間逐漸隆起累積而成。
*沿海河口泥沙堆積:濁水溪帶來之泥沙沖積而成。
===麥仔簝榮光===
海豐港在台灣府誌中稱為海防港,雍正八年( 西元1730年)陳、張、石三姓墾首向南社社番請墾麥寮;雍正九年(西元1732年)開為島內貿易之所 ,昔日港灣水深,商船每避風碇泊,早形成店肆;乾隆末年至嘉慶初年又有泉州人向南社社番請墾橋頭、沙崙後、施厝寮、雷厝、許厝等地。至乾隆中期新虎尾溪開河口時,被溪沖壞,街肆荒廢,商勢全移於西北麥寮。 當時麥寮因新虎尾溪之故,形成一麥津渡船頭,與大陸貿易之貨物皆由此船頭進出。因當時麥寮盛產 [[ 大麥 ]] 與 [[ 小麥 ]] ,農民為運輸方便,在船頭旁搭一寮仔,專門堆放成包的麥子,當時人稱此寮為「麥仔簝」。辛亥年時新虎尾溪暴漲改道,麥津渡船頭也因泥沙堆積而淤塞,後來的人就以麥仔簝代表全麥寮。之後,又衍申為麥簝街,最後改為麥寮。
===海豐堡的誕生===
[[File:麥寮02.jpg|350px|缩略图|右|插秧[https://www.mlvillage.gov.tw/content/index.aspx?Parser 照片來自]]]
===農業===
*西瓜:濁水溪流域的 [[ 西瓜 ]] 全台聞名,本鄉土壤相當適合西瓜的生長,因此西瓜也成為本鄉重要的水果類作物。*花生:每年春、秋,正式 [[ 花生 ]] 採收的季節,隨處可見家家戶戶門前廣場曬著滿地的花生,這個時節,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花生香氣,讓人心曠神怡!*大蒜:大蒜是本鄉相當重要的經濟作物,但是種 [[ 蒜頭 ]] 也是相當耗費人工的工作,從種植到採收幾乎均無法交由機器代勞。每當採收期間,四處可見掛滿蒜頭的架子,廣場上大家同心協力忙著採收,形成麥寮特殊的景觀。
*其他:除了上述作物之外,稻米、蔥及高麗菜等葉菜類植物也是本鄉相當普遍的農作物。
*豬隻:早期農家養豬,大多屬於小規模圈養。後來在台灣糖業公司多角化經營的理念下,以企業管理方式大規模飼養,不僅品質良好也降低了成本。從此全台養殖業者紛紛朝大規模、現代化、自動化方式經營。目前養殖豬隻數量最多的縣市是雲林縣,而雲林縣中又以麥寮鄉為最大畜產區。民國九十二年麥寮鄉養豬頭數高達二十一萬七千二百八十一頭,佔全縣豬隻養殖比例為百分之十五點三二。
*家禽:主要飼養雞、鴨與鵝,根據統計資料,民國九十二年畜禽戶共180戶,佔全縣家禽養戶比例為百分之六點九。
*水產養殖:本鄉水產養殖十分發達,到處可見魚塭,養殖面積約佔全縣一點五至二成。養殖種類繁多,有 [[ 鱸魚 ]] 、 [[ 鰻魚 ]] 、 [[ 吳郭魚 ]] 、 [[ 虱目魚 ]] 、 [[ 草蝦 ]] 、 [[ 蜆仔 ]] 等,由於麥寮地區砂質地相當適合蜆苗生長,因此成為國內蜆苗最大生長地。外埔地則盛產 [[ 文蛤 ]] ,為鄉民帶來極佳收益。<ref>[https://www.mlvillage.gov.tw/content/index.aspx?Parser=1,9,51,118 鄉鎮特產],麥寮鄉-麥寮鄉公所</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