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緯四十度》

增加 7,006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北緯四十度.jpeg|thumb|right| [https://www.huaxia.com/upload/resources/image/2021/12/30/243499_700x700.jpeg 原圖連結] [https://www.huaxia.com/c/2021/…”
[[File:北緯四十度.jpeg|thumb|right|
[https://www.huaxia.com/upload/resources/image/2021/12/30/243499_700x700.jpeg 原圖連結]
[https://www.huaxia.com/c/2021/12/30/956269.shtml 圖片來源 ] ]]
'''《北緯四十度》'''

故事非常漫長:它始於[[戰國]]時期[[趙國]]第六代君主[[趙武靈王]],時在公元前四世紀,訖於[[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烏蘭布通之戰,歷時兩千余載。

全書所涉人物眾多,他們大多和「北緯四十度」發生了關係,所以作為地理概念的北緯四十度還是一個歷史概念。

==作者==
陳福民,男,當代批評家

1995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

現供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當代文學研究室,副研究員。

現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浙江省科普作家協會副秘書長、浙江省科幻創作研究所秘書長;浙江省航空航天學會理事;杭州市科協委員;杭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秘書長。

==個人履歷==
1961年畢業於航空學院,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國防建設工作。

1984年獲核工業部金質獎章和榮譽證書。

1978年代表杭州522廠參加全國科學大會科技成果展。

1979年獲浙江省科技成果一等獎。

1979年參加國家重點工程“748”工程的計箅機-激光漢字編輯排版系統研製,擔任激光照排機主持設計。

1981年在《計算機學報》第3期上合作發表了《激光照排機》論文,該系統工程獲1987年國家科技一等獎。
此外,在科研新品開發中還多次獲部、省級獎勵。

==作品==
《我們還能堅持多久》

《誰是今日之“拾垃圾者”》

《偉大時代的小丑之見》

《文化變遷時代與網絡文學》

《消費時代的文學觀》

有廣大影響。近年來關注並從事大眾文化視野下的網絡文學、網絡文化研究。<ref>[https://read01.com/gzN6m0.html#.YgtZ199BxZg   壹讀 - 陳福民:中國文學從馬爾克斯身上發現「生路」]</ref>

===專訪|陳福民===
對於[[陳福民]]而言,這本近30萬字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大散文集。它和他根植於年少時期的閱讀興趣有關,和他由來已久的歷史疑惑與思考有關,也和他幾十年來的寫作熱情和文學信仰有關。如另一位批評家孟繁華所言,這裡有一個“50後”理想主義者的青春之夢和文學之夢。

“直至退休之前,我的寫作範圍都是在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之內,還不是很用功的那種。和以前的寫作相比,《北緯四十度》在題材和寫作立意上確實都差異較大。”近日,陳福民就《北緯四十度》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它讓我有一種回到少年去致敬司馬遷的感覺。”<ref>[https://www.sohu.com/a/489004396_260616 搜狐 - 專訪|陳福民《北緯四十度》:文學的品性,知識的容貌]</ref>

==《北緯四十度》:文學的品性,知識的容貌==
[[File:北緯四十度一.jpg|thumb|right|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MediaFile/2021/0910/MAIN202109101521000432505142224.jpg 原圖連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10/c405057-32223729.html 圖片來源 ] ]]

在學者、批評家陳福民看來,以長城為標誌,北緯四十度絕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

在它的南方,男耕女織,安居樂業;在它的北方,飛馬馳騁,自由奔放。在那條地理帶內外,不同的族群相互打量著對方,想像著對方,也加入著對方。

他因此提出了“北緯四十度”這個跨界性歷史文化概念。<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10/c405057-32223729.htm中國作家網 - - 陳福民《北緯四十度》:文學的品性,知識的容貌]</ref>

==繪製一幅別樣千古江山圖==
以漫長的華夏歷史為經,以北緯四十度地理帶為緯,繪製了一幅別樣的千古江山圖。進行探究的文化大散文。

趙武[[靈王]]、漢帝[[劉邦]]、飛將軍[[李廣]]、大將軍[[衛青]]、青年統帥[[霍去病]]、[[王昭君]]、[[劉淵]]、孝文帝[[拓跋宏]]、[[安祿山]]……這些歷史人物,在陳福民的筆下,成為「北緯四十度」統轄的重要符號,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勾勒而出。<ref>[http://www.ydbook.com/cache/books/282/bkview-281516-839704.htm 新書速遞|《北緯四十度》:繪製別樣的千古江山圖- 新花城]</ref>

《北緯四十度》一書的立意、設想以及傳達不是主題先行,而是陳福民從漫長的歷史閱讀當中一點點建立起來的。

最早引起作者興趣的是中學時讀[[司馬遷]]《史記》描寫的戰國名將[[李牧]],也正是從《史記》發端,陳福民逐漸留意與「匈奴」有關的故事。在後來的閱讀中,故事的主人公相繼變成鮮卑人、突厥人、契丹人、金人、蒙古人等等,但故事發生的地點場域,從來沒有改變過——基本都在長城所在之北緯40°線上。

==視野獨特的歷史文化散文==
《北緯四十度》將宏大粗獷的北方氣息帶入我們的文學視野。歷史文化散文寫作,不同寫作者有不同特點,有的善於總結一個朝代的興衰得失,有的關注具體歷史場景的戲劇張力,有的為歷史人物立傳。作者獨闢蹊徑地將“北緯四十度”作為敘述對象,提供一種認識的可能性。

“北緯四十度”不僅是一個自然地理概念,還是一個文化地理概念。這裡是農耕與游牧相接的區域,也是文明、文化融合的重要地帶。

《北緯四十度》回溯了公元前300年到17世紀末的歷史,重點選取了昭君出塞、孝文帝遷都、燕雲十六州等重要歷史場景,深入到中華民族不斷融合、壯大的歷史脈絡中,呈現了中華文明內部富有活力的文化關係,並從這一角度回應了中華文明為何歷經歲月變遷而生生不息,活力奔湧。

創作歷史文化散文,既要有史學的眼光和功夫,又要有文學的構思和運筆,《北緯四十度》力求二者兼備。真實性是歷史寫作的生命。作者持續多年鑽研歷史,為了寫作該書,他翻閱“二十四史”和其他斷代史、專業史、歷史理論以及古人筆記中的相關材料。這些案頭功夫落在筆頭上,就是《北緯四十度》中以正史為主要參考的寫作方式。

對同一段歷史,作者謹慎地徵引不同史料中的敘述並加以辨析,選擇盡可能符合歷史情境的說法。比如,在評述西漢名將李廣時,作者分別引用了《史記》和《中國歷史地圖集》,對“蕭關”的行政區劃和緯度位置進行了考證。因為有了可靠的史料,生動的文學講述才有了堅固的地基。
<ref>[https://www.huaxia.com/c/2021/12/30/956269.shtml 華夏經緯網 -《北緯四十度》:視野獨特的歷史文化散文- 悅讀]</ref>

==參考資料==
72,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