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丁光训

增加 3,916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丁光训'''(1915年9月20日-2012年11月22日),男,祖籍浙江定海,生于上海中国基督教新教三自爱国运动和现代派神…”
'''丁光训'''(1915年9月20日-2012年11月22日),男,祖籍浙江定海,生于[[上海]],[[中国]]基督教新教三自爱国运动和现代派神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前中华圣公会浙江教区主教。

圣灵降临节,亦称五旬节<ref>[https://www.sohu.com/a/142770696_103313 在捷克圣维特大教堂,邂逅“五旬节”盛典],搜狐,2017-05-23</ref>。据《圣经·新约全书》载:耶稣复活后第50天差遣圣灵降临,门徒领受圣灵后开始向世界各地传布福音。教会规定每年复活节后第50天为圣灵降临节<ref>[https://www.sohu.com/a/468219980_120092680 圣灵降临节的起源、庆祝与习俗],搜狐,2021-05-24</ref>。基督教多数教派不守此节。

==简介==

丁光训祖籍浙江定海桃夭门村,丁氏祖上在清朝康熙年间从宁波府镇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迁往定海县(今舟山定海区)。1915年9月20日,出生于[[上海]],外祖父是圣公会牧师。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在基督教青年会任职。1942年获圣约翰大学神学学士学位,被按立为圣公会会吏,担任基督教青年会学生部干事,并与郭秀梅(1995年去世)结婚。1946年,丁光训夫妇移居加拿大,从1946年到1947年担任加拿大基督教学生运动干事。随后他前往美国纽约,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和纽约协和神学院,1948年获得两校的文学和神学硕士学位,从1948年到1951年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担任干事。

1951年底,丁光训夫妇和儿子一同回到中国大陆(次子出生于1952年),参加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丁光训回国后,先在上海广学会担任总干事。1953年起,担任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1954年,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丁光训被选为常务委员。1955年与王神荫牧师一起,被中华圣公会分别祝圣为浙江[[教区]][[主教]]和山东[[教区]]主教。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他失去了牧职,只保留了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的虚衔(当时该院停办,直至1981年复校);但在1970年代又回到了重要岗位。

1980年,丁光训当选为中国基督教“两会”主席、会长。虽然圣公会组织在中国已不再存在,但丁光训仍然保留了他的主教圣职与头衔。

1980年至1989年,担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

1985年发起成立爱德基金会并任董事长。

1989年至1997年,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南京[[大学]]副校长、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

1993年以后,丁光训不断批评基督教内占主导地位的“保守落后”的神学思想,主张建设一种“积极、开放、包容、能动”的神学思想,提出淡化“因信称义”的教义和“信者与不信者”的对立(他自称在家中醒目位置陈设观音像以测试访客神学态度),倡导“伦理型、服务型和理性”的新自由神学思想,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原创研究?]

1997年初,改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基督教全国“两会”名誉主席、会长。

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6年8月,第八届世界宗教和平会议上当选为名誉主席 。

2012年11月22日上午10时,丁光训主教在南京逝世,中共对其的官方评价为“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参考文献==
[[Category:200 宗教總論]]
249,6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