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五棵松篮球馆

增加 69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五棵松篮球馆'''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 是2008 是[[2008 年北京奥运会 ]] 的一处重要的比赛场地,届时将承办奥运篮球和棒球赛事。奥运会结束后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将作为北京奥运会的重要 [[ 遗产 ]] 保留下来,供北京西部社区、乃至全北京市民众从事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商业活动,并将成为北京地区独树一帜的具有大面积园林绿化<ref>[https://www.sohu.com/a/328669076_750320 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及前景],搜狐,2019-07-23</ref>,融文化体育功能与商务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项目。
==建筑位置==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位于北京 长安街延长线复兴路与西四环交汇处,毗邻一线 地铁五棵松站。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处于海淀、 丰台、石景山三区交汇处,是北京规划中“西部生态带”和“体育文化区”的核心,与 [[ 北京 ]] 市“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发展构思相吻合。
建筑周边共涉及10条 城市快速路和主、次干道。从西向东依次为:永定路、 西四环路、西翠路、东翠路、西三环路;从北向南依次为: 阜石路、金沟路、 玉渊潭南街、万寿路西街、复兴路。 [[ 交通 ]] 极为方便。
==各项设施==
===防观众拥堵方案===
[[ 建筑设计 ]] 者介绍,篮球馆东、西、北三面,有六座与场馆进出口相连接的混凝土桥。由于整个篮球馆的底部是建在水平面以下10米的位置,观众 的入口处相当于是场馆的二层。为此,为了防止赛会期间的拥堵,设计师特别设计修建了出入场桥疏散观众。在奥运会时,一部分观众将从桥上进出。
在场馆南门,有一座似桥非桥、宽60米的平台,这座平台的作用与 [[ 混凝土 ]] 桥的作用是一样的,二者的区别是,混凝土大桥下面是空的,而这座平台的下面却是一座篮球训练馆。篮球场馆的南面正对着长安街,每到比赛和演出举行时,这个大平台是观众们的主要进出口。
===场桥一端留调节空间===
这六座桥在建设上很有特色,普通的桥两端都是固定的,而与五棵松场馆相连接的这六座出入场桥则只有一端是固定的。 [[ 设计师 ]] 为了防止由于热胀冷缩使桥出现裂缝,所以在出入场桥与场馆进出口的连接处安装了可调活动支座,几厘米的调动区间可以对桥进行微调。使场桥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避免桥面的裂痕。
===贵宾乘电梯直接入场===
篮球馆的东、西两面有4座钢结构 [[ 玻璃幕墙 ]] 的户外电梯间已经基本成型。这4座户外电梯间也是进出场馆的通道,是在奥运会期间专门提供给贵宾、官员和运动员、 教练员、 [[ 记者 ]] 、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使用的。
===挡土墙藏雨水收集器===
在场馆的四周,有一圈用混凝土砌成的围挡。由于场馆底部与地面有10米的落差,为了防止 [[ 雨水 ]] 下流或泥土下扬,设计者特意设置了这道围挡墙。在挡土墙的下面埋有一套雨洪泵房,可以收集雨水用来浇灌场馆外的花坛。
=== 地下车道直通商业区===
篮球馆东北角的地下环形车道入口呈马蹄形,车道全长800余米,是为 [[ 观众 ]] 的私家车通行而设置的。它在奥运会时将成为集餐饮、住宿、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商业区,总 [[ 面积 ]] 为30万平方米,观众们在看完比赛后可驾车从地下环形车库直通商业区地下停车场。
==建设内容==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是北京市体育设施 总体规划布局“一个中心,三个区域”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北京市西部社区居民文化、 [[ 体育 ]] 、休闲需要的重要场所。该项目含 五棵松体育馆、五棵松 棒球场、文化体育产业设施和商业设施。
五棵松体育馆是整个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重点建设 [[ 内容 ]] 之一,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篮球馆预赛和决赛用馆。五棵松体育馆的建设和管理既要满足北京2008年 奥运会篮球比赛的需要,同时也充分考虑了赛后的市场化运营。
五棵松棒球场是2008年奥运会棒球<ref>[https://www.sohu.com/a/497695273_120254019 棒球是什么样的,与网球的形状有啥不一样] ,搜狐,2021-10-28 </ref>比赛场地。
文化体育 [[ 产业 ]] 设施是为满足北京是益增长的文化休闲需要而致力打造的活动场所,主要包括 体育训练馆、篮球博物馆等。
商业设施是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 项目 ]] 市场化运作的重要环节。商业设施将建设酒店、写字楼、 大型购物中心等。
商业设施与五棵松体育馆、临时棒球场交相互映,相得益彰,必将使功能齐全的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成为北京西部城区一颗璀璨的 [[ 明珠 ]]
==视频==
718,2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