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晏鐸

增加 2,59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永乐十六年(1418年)戊戌科進士,改[[庶吉士]],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後因事谪守上高[[典史]]。和[[汤允勤]]、[[苏平]]、[[沈愚]]、[[王淮]]、[[邹亮]]、[[蒋忠]]、[[王贞]]、[[刘溥]]等并称[[景泰十才子]]。有《青雲集》。
== 參考書目史料记载==* 《明史· 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七十四》 晏铎,字振之,富顺人。由庶吉士授御史,历按两畿、山东,所至有声。坐言事谪上高典史,邻境寇发,官兵不能讨,铎捕灭之,归所掠于民。 ==后世评价== ===文武兼备的晏铎=== 晏铎,字振之,四川富顺人,生卒年不详。明成祖永乐九年(1411)乡试中举,进入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素有知人之鉴的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今校长)、一代名儒胡俨非常器重晏铎的才学,把他选入内阁读书。永乐十六年(1418年),晏铎登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福建道御史,巡按两畿山东等地。 御史任上,晏铎因“言事”获罪,被贬到江西上高县做典史,主管缉捕、监狱。在任期间,晏铎非常重视教育,大力兴办学校。同时,他还全力打击豪强和邪恶之人。在他的治理下,上高县文风兴盛、社会安定,老百姓对晏铎赞不绝口。有一年,上高县相邻某地发生盗匪作乱,老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于是官府派兵前去征讨,但无功而返。见此情景,晏铎主动接过声讨公文前去征伐,很快将这伙盗匪一网打尽,并将盗匪所偷抢的财务一一清点归还老百姓,使得境内很快得以安宁。 晏铎文学造诣很高,学识丰富,擅长作诗。时人把他与与[[汤允勣]]、[[苏平]]、[[苏正]]、[[沈愚]]、[[王淮]]、[[邹亮]]、[[蒋忠]]、[[王贞庆]]、[[ 刘溥 ]]并称“[[景泰十才子]]”。著作有《[[增孝经]]》《[[小学]]》《[[周易参同契解]]》《[[阴符经[[》《[[青云集]]》等。 作为明星级的“[[景泰才子]]”,晏铎的学问和政绩享誉全国,其事迹载入《[[明史·列 ]] 。家乡为缅怀他,在风景秀丽的富顺西湖畔建了一座“晏(铎)熊(过)祠”,并请明朝大名鼎鼎的状元杨慎撰写了一副大门对联——“才子出同乡,先后两人,文章千古;生祠超胜境,水天一色,风月双清”。如今,晏熊祠毁仅存遗迹,但已成为富顺“才子之乡”的明证。 清[[乾隆]]四十二年段玉裁修《富顺县志·乡贤上》载晏铎事迹并《九峰山行六言诗》一首: 曲径源流上下,苍苔白石磷磷。 落日唯闻啼鸟,空山更少行人。 段玉裁称赞他的诗“温柔典丽,不愧作家”。<ref>[http://www.zg.gov.cn/web/sdfzb/-11/-/articles/6424436.shtml 文武兼备的晏铎], 自贡地方志, 2017-02-27</ref> ==參考來源=={{Reflist}}
23,7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