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肥城市马家埠民俗博物馆

增加 11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肥城市马家埠民俗博物馆'''是在元末明初具有600多年历史的 [[ 古建筑 ]] “丁家庙”为主扩建而成,共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丁家庙”上下二层砖木结构卯榫连接,具有鲜明的元朝建筑风格,辅以青砖灰瓦,红门斗彩,以其古朴不失典雅、安静不失雄伟的气质吸引游客参观。
整个民俗博物馆收藏文物3000余件,展品年代主要集中在 [[ 清朝 ]] 中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之间,具有较高的 [[ 历史 ]] 参考价值,真正实现了“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目标。
==基本内容==
肥城市马家埠民俗博物馆是在肥城市各级 [[ 政府 ]] 和部门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下,应马家埠村民的愿望和要求建立的。肥城市马家埠民俗博物馆由安驾庄镇马家埠村民委员会承办。馆内民俗文物藏品2042件,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俗文化,感受社会进步的理想场所,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 爱国主义教育]]<ref>[https://www.sohu.com/a/355877902_120009344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搜狐,2019-11-25 </ref>的良好基地。2014年10月18日命名为肥城市青少年教育基地,是泰安市广播电视台泰山网·泰山拍客团采风基地。
马埠村自古是个数千人的大村,有数十个姓氏在此繁衍生息。北临布金山,南望大汶河,泰东公路穿村而过,是一个 [[ 人杰地灵 ]] 、商贾云集的重镇。肥城市马家埠民俗博物馆附近的重点文保单位颠仙祠已经重修,泰安山水奇石博物馆正在建设中,春天社区千亩樱花盛开,民俗文化与现代社区并立,游客来到这里,可以享受探民俗、观古迹、游社区、赏樱花、看奇石的一条龙旅游休闲旅程。
==前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 [[ 灵魂 ]]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积极向上的民俗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的社会主义<ref>[https://www.sohu.com/a/412582345_114882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搜狐,2020-08-11</ref>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马家埠民俗文化博物馆,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号召,保存好承载着地方历史文化的乡村 [[ 记忆 ]] ,保护好承载在民俗文物中的历史文化遗产。
肥城市马家埠民俗博物馆馆藏文物资料,有社区群众曾经张挂过的 [[ 毛泽东 ]] 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袖画像,有社区群众生活生产的用具,有社区群众礼仪和节庆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和戏服,有各种票证、字据、契约、碑刻,重要文物有:龙山文化绳纹陶罐、明朝松柏长青葬罐,乾隆30年马氏世系碑、乾隆4年关帝庙碑、乾隆年间六腿龙头椅、 [[ 清朝 ]] 太平车、明清顶子床、道光25年地契、民国马氏族谱等。肥城市马家埠民俗博物馆馆址的格局和风貌有远古的真实性,馆内藏品跨度由远古到明末清初至六十年代,还原了历史和近代记实,展览设置秉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理念。
==大门和影壁==
院墙为波浪式仿古建筑,大门是五脊起顶布瓦砖砌,门匾是本地书法名家刘方元书写的“马家埠民俗博物馆”几个金色大字。门内墙壁上有博物馆简介、游览路线图、游客须知等。进大门以起脊砖砌影壁迎门,大门白色粉壁上书写着“保护 [[ 文化遗产 ]] 、传承中华文明”等大字。影壁前是石磨的磨棋子铺路。
院落中精心布置碑刻、 [[ 石刻 ]] 、陶器等文物,使得整个院落笼罩在历史的氛围中,可以使得观众处处感受先辈生活的气氛。高大的银杏树和低矮的绿色植物,形成适当的绿化,使得文物的色彩不再单调。
==文物展览区==
(展区面积70平方米,文物展品33件。)
【展示目的】:通过婚床和婚俗器物再现婚俗 [[ 文化 ]] ;布置桌椅板凳等,展示生活起居文化,
【展示方式】:实物,配以画龙点睛的文字说明。
【展示物品】:以 [[ 生活 ]] 起居为背景,文物有明末清初到民国的顶子床、桌椅、板凳、衣橱、衣架、钟表、瓷器等。
===历史文化厅===
(位于文物建筑原丁家庙内,展区面积268平方米,文物展品763件。)
【展示目的】:让 [[ 观众 ]] 了解真实的历史关系,看到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足迹,从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展示方式】:建筑、实物、图片。
【展示物品】:始建于元末的丁家庙,上下二层砖木结构卯榫连接,具有鲜明的 [[ 元朝 ]] 建筑风格,辅以青砖灰瓦,红门斗彩,具有古朴不失典雅、安静不失雄伟的质朴。正殿两边东西配殿,砖木结构建筑,正脊由二龙戏珠,配殿两吻相称,红门青瓦古色、古香。东西后厢房相映生辉,形成古朴典雅的配套格局。原丁氏家庙内存关公敬德和岳王神像,彰显着仁、义、礼、忠、信的内涵,是 [[ 儒家 ]] 文化和(在)民间的体现,现改建为民俗馆,充分体现着传承文化继往开来的文化内涵。
展厅内有各个历史时期的证书、证件、文书、 [[ 报纸 ]] 、房屋、地产地契和反应社会生活的文物物件等。
===生活器具厅===
(展区面积70平方米,文物展品272件。)
【展示目的】:通过展示陈旧古老的用具物件,使后人了解老一辈 [[ 生活 ]] 的方式和生存的艰辛程度,起到传承民间工艺文化和饮水思源的作用。
【展示方式】:实物。
【展示物品】:明清、 [[ 民国 ]] 、到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代老百姓使用的木质各种生活器具和锯、刨、锛、凿等木工工具。
四、农耕生产厅
(展区面积220平方米,另前墙外廊下32平方米,有运输工具分厅,文物展品209件。)
【展示目的】:农具是古人 [[ 生产 ]] 智慧的结晶,我们的祖先正是通过这些农耕工具、运输车辆的不断改进,推动了中国几千年农业生产的发展。从展览可以了解到中国优秀农耕技术和悠久的农耕文化。
【展示方式】:实物、场景复原。
(展区面积40平方米,文物展品80件。)
【展示目的】:以陈列老一辈衣食住行、衣服做成的工序?,使 [[ 观众 ]] 了解中国纺织技术的漫长发展历史,灿烂的民族服饰文化,体现的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展示方式】:实物。
【展示物品】:本展厅展示织布机、纺线机、服装鞋帽、刺绣等成品和加工 [[ 工艺 ]] 过程的道具等。
六、戏剧道具厅
(展区面积40平方米,文物展品120件。)
【展示目的】:通过展示,让观众了解繁荣的中国文艺、 [[ 戏曲 ]] 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民间戏曲文化。
【展示方式】:实物。
【展示物品】:本展厅展示鼓乐、龙灯、 [[ 高跷 ]] 、花船等道具和民族乐器、表演服装等,重点是本村戏曲故事队在节庆活动时使用过的器具器物。
七、村庄历史厅
【展示目的】:重点展示马埠社区的新旧面貌历史。
【展示方式】:图片、 [[ 书画 ]] 、模型。
【展示物品】:各种村庄荣誉奖品,反映生活和社区面貌前后变化的图表、书画、模型等。反应新旧对比的图片、 [[ 表格 ]] 等。也可以布置临时性展览。
传统民俗体验区
传统民俗体验区在大门两侧,面积260平方米,体验区和博物馆庭院共存传统 [[ 物461 物]]461 件。
在东区恢复了提水式二人拧(解放式水车)、蓄力拉水车、人推水车、脚踏水车、手摇式辘轳、木斗水车等提水机具,西区复原了石磨、石碾、石臼和人工风力分选机等老式粮食加工生产用具, [[ 观众 ]] 可以亲自动手动脚操作,能同过亲身体验旧式的劳动生产方式,感受祖辈的生产艰辛,真正让观众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视频==
724,633
次編輯